司马懿如何才能在魏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并确保自己在魏国的存在价值,以避免被那些虎视眈眈的敌人攻击呢?他的办法就是要让诸葛亮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每当诸葛亮出征时,司马懿就能利用这些机会发挥作用。而魏国的那些权力集团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们不会轻易对司马懿下手。然而,司马懿又不能让诸葛亮的力量过于强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魏国的存亡。
因此,司马懿身处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他必须要让诸葛亮有一定的力量,但又不能让诸葛亮变得太强。正因为如此,司马懿才将诸葛亮逼入了空城,而当时没有人想到,司马懿并没有立即进攻空城,背后真正的原因就隐藏在这里。
司马懿是一个在复杂局势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角色,可以称他为历史中的英雄。与诸葛亮相比,司马懿无疑要强大得多。他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体现了他深厚的军事智慧。
至于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是否识破了呢?根据小说的描述,司马懿并没有揭穿空城计,这主要是为了塑造诸葛亮的英雄形象,突出他超凡的才华。然而,实际上,司马懿与诸葛亮在战场上长期对抗,已经非常熟悉对方的战术。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一生从不轻易冒险,因此没有理由去设置空城计。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判断非常谨慎,他也相信自己永远无法占到诸葛亮的便宜。因为诸葛亮一向是深思熟虑,从不做冒险的事,所以司马懿对他心生疑虑,认为即使空城计是真的,也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司马懿来说,空城计是否有陷阱,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毕竟,万一空城背后真的隐藏了伏兵,等待自己的将是致命的危险。司马懿并不敢轻敌,因此他决定宁可错过机会,也不愿冒险。
诸葛亮一生中的最大失误就是失去街亭,错误地任用马谡导致西城空虚。面对司马懿的进攻,诸葛亮内心充满自责,但自责并不能改变局面。于是他只得想方设法拖延时间,最终决定使用空城计。空城计并非诸葛亮的惯用手段,他深知司马懿谨慎沉稳,不会轻易上当。站在司马懿的角度,诸葛亮料定司马懿认为自己不会采取冒险之计,因此城中肯定埋伏着敌军,司马懿必然不敢轻易进攻。与其陷入战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倒不如避开。
诸葛亮决定孤注一掷,赌一把。如果空城计成功,那就是侥幸;如果被揭穿,后果就只有一战到死。这是他唯一的选择了。然而,司马懿是否真的没看穿空城计呢?怎么可能!他的儿子都发现了空城计,作为司马懿,怎么会看不出来?
但他并没有进攻,这背后其实有他的深层次考虑。对于司马懿来说,诸葛亮的存在也正是他价值的一部分。假如没有了诸葛亮,他也就没有了继续存在的理由。曹操对他缺乏信任,曹魏的后继者也不看重他。诸葛亮活着,就意味着还有战争可以打,自己依然可以发挥作用。正因为如此,司马懿出于某种自私的考虑,选择放过了诸葛亮。最终,诸葛亮在与司马懿的长期对抗中耗尽了生命,而司马懿也不得不通过装疯卖傻的方式,骗过了曹爽。司马懿所在的司马家族凭借高超的智慧,最终取代了曹魏,晋朝开始了。
下一篇:薛岳:我杀了十万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