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奎
发生在公元前200年的白登之围,是汉高祖刘邦一生经历的两次重大危机之一。
这次危机,距他开创西汉王朝仅隔一年,因韩王信反叛,联合冒顿单于麾下的左右贤王南下进攻广武和晋阳。
刘邦决定御驾亲征,统率32万大军北上收拾叛军,再教训统一北方草原的恶狼冒顿单于。
那时56岁威不可当的刘邦,正如下山之猛虎,一心想解决边患,一路势如破竹之下,士气轩昂的汉军迅速击溃未来得及休整的匈韩联军,一时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刘邦由此打算乘胜追击,一举打败强盛的匈奴帝国以除后患,便亲率一万骑兵部队先行出发,追杀匈奴残兵到平城。
然,冒顿单于没有正面硬刚,却将计就计,来了个故计重演的诱敌深入,以示弱的方式,引诱刘邦孤军深入伏地,也就是平城附近的白登山,以期团团包围就地绝杀。
求胜心切的刘邦果然上当。原来他所派的十几路探子都回报说,匈奴已是强弩之末,可以放心的直捣龙庭。
兼之匈奴故意派一些老弱士兵交战,这些老弱士兵哪里敌得过刘邦亲率的精锐骑兵?纷纷向北逃跑。
唯有从匈奴回来的谋士娄敬看出玄机,提醒刘邦穷寇莫追,故意示弱的冒顿单于必定有精锐埋伏。
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刘邦这时飘了,认为匈奴不堪一击,不仅没有采纳娄敬的建议,还以扰乱军心之罪将他下狱。
雄赳赳气昂昂的刘邦于是大手一挥,就将大部队甩在身后,一路穷追不舍,将匈奴残兵直追到白登山。
突然,白登山四个方向出现四色雄壮的战马,瞬间将刘邦所带的一万骑兵部队团团围住。
狡猾的冒顿单于已然在这里设下埋伏,将号称四十万的匈奴特骑悄悄安顿在白登山的四围,就等刘邦这头猛虎钻进来,打算一举击杀。
于是,冒顿单于的所谓四十万匈奴精兵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达七天七夜,那可是围得水泄不通。
眼看处于绝境,刘邦手下以"毒士"著称的陈平,在关键时刻再次闪亮出场。
他献出了一个不硬拼强敌的妙计,先秘派手下精于外交谈判的相士,扮成匈奴人,携重金和一张美人图混进匈奴大营。
随后悄悄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故意拿出美人图说匈奴大军包围有神助的汉高祖刘邦,对匈奴是祸,更对阏氏大祸临头。
因为冒顿单于得到了汉帝国的美人,一定会疏远甚至不再理会阏氏,还可能被打入冷宫从此受到冷遇。
冒顿单于的阏氏害怕这样的结果,便向冒顿单于吹枕边风,劝他见好就收,撤军讲和。
冒顿单于爽快的听从了阏氏的建议,就故意在包围圈开了一个角,任刘邦带领无粮草军械补给的汉军突围出去。
这就是后世传得神乎其神的陈平献美人计巧解白登之围的经典传奇!
刘邦因此摆脱困境,得以火速赶往平城与主力部队汇合,不再考虑与匈奴决战。
安全回到长安的刘邦从此实行和亲政策稳住强盛的匈奴,先休养生息恢复西汉初年并不雄厚的家底才最重要。
由此可见,白登之围有多凶险,陈平献计巧解白登之围可说是关键之至。
不过,一个让人困惑的追问来了。
白登之围果真是这样巧解了吗?陈平的美人计就那么厉害,刘邦真的有神助?让冒顿单于和阏氏如此轻易相信?
要知道冒顿单于可是一条冷血无情的恶狼,他当年为了上位亲手弑父,为培养手下的精锐骑兵竟不惜箭杀自己的侍妾。
他会在意阏氏的建议?还是劝他撤军放刘邦这番经不起推敲的说辞?
很显然,阏氏的枕边风只是表象。
冒顿单于哪可能把到手的肥肉硬生生舍去,必然有深层次的内因影响所致。
事实上白登之围远没有传言之中的夸张恐怖,虽说匈奴特骑将刘邦亲率的先头部队围了七天七夜不假,但匈奴特骑并没有四十万,冲其量也就十万人马。
刘邦所率的先头部队尽管只有一万,也是精锐骑兵,战力还在匈奴之上。
兼之白登山地势险要,并不利于强攻。
故冒顿单于将刘邦围了七天七夜,自己损失也很惨重,一时也奈何不得。
周勃率领的三十万援军却马不停蹄地从代地赶来驰援刘邦,一旦到达就可以来个更为惨烈的反包围。
冒顿单于的骑兵纵然了得,毕竟人数有限,并不占绝对优势,一旦在反包围中耗尽有生力量,汉匈双方都将是两败俱伤。
到那时,冒顿单于还会是北方草原的一匹狼?
显然很难。必然反叛的草原各部落,一定会将他营心经营的大本营搅得天翻地覆,还可能一夜之间使之灰飞烟灭。
若遭受如此重创,肯定不是枭雄冒顿单于想要的。
正是反复权衡之下,无奈的冒顿单于才网开一面,假意顺从阏氏的枕边风,实则与刘邦达成了秘密的讲和协议,刘邦突围出去后,不再与匈奴决战,还以优惠条件请和:
也就是送给匈奴大量财物,还陪嫁公主。
这样,占了上风的匈奴既可以体面收场,还摆脱了潜在的危险,在收获满满中达到了保存实力待价而沽的目的。
如此看来,冒顿单于的顺势而为,才是白登之围得解的根本内因。
当然,陈平献计也很关键。
因为对局势有深刻洞察力的陈平为刘邦和冒顿单于两个狠人巧妙提供了和解的台阶,核心就在于汉匈双方处于僵持阶段,都不想两败俱伤使别人渔翁得利。
很明显,后果更不利的刘邦更不愿搭上自己宝贵的生命。
能屈能伸的刘邦审时度势,自然会接受屈辱的和亲政策。
这也说明,刘邦与冒顿单于两个狠人都是懂得顺坡下驴的雄主,知错就改的刘邦更是厉害的一代传奇。
他临危不乱,关键时刻没有意气用事,不像西楚霸王项羽那样"仗义",败走垓下后不愿过江,还以"无颜见江东父东"的内疚感洒泪自杀。
而是豁达地接受轻敌冒进误入圈套的事实,毅然同意屈辱的讲和,此刻面子和尊严哪有活下去重要?毕竟被砍了脑袋什么都没有了,怎么忍辱负重实现东山再起?
这就是嘻笑怒骂的刘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别平庸的过人之处,他确实是封建帝王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刘邦突围返回长安后,当即转变战略思想。
强盛的匈奴现在霸气侧漏,自己不惜嫁女也得稳住这个暂时不能得罪的邻居,如此才能换来初立的西汉休养生息。
将来西汉百业兴旺军事强大后,才有实力一较高下彻底打败犯我汉家天下的匈奴。
为此,清醒过来的刘邦当即向之前关押的谋士娄敬道歉,不但亲手释放,还封为关内侯,切实听取采纳他缓和匈奴关系的韬光养晦政策。
又封陈平为曲逆侯,以表彰他在白登之围中的计谋贡献。
可见刘邦看似粗痞实则气魄胸襟远超常人,他自警自省知错就改的认知和能力,永远值得借鉴和学习。
综上而言,陈平巧解白登之围,这只是陈平洞察局势的深刻算计,真正危机的破解实则是刘邦和冒顿单于两个狠人不愿两败俱伤,不得不顺势而为,无奈讲和的政治握手。
是为记。乙巳年十一月十七日于湄水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