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著名的宦官高力士曾经评价牛仙客,认为他的才能其实不适合担任宰相。当然,是否适合做宰相这个问题暂且不提,但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牛仙客出身于小吏家庭,能够成为宰相,这在唐朝历史上已经堪称奇迹。
那么,牛仙客作为一个小吏,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宰相的呢?
1、牛仙客的官运
牛仙客来自甘肃,生于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他年少时在家乡担任官府的小吏。很多书籍提到牛仙客出身贫寒,但这里的贫寒其实是相对于贵族官僚而言的。对于那些自耕农和雇农家庭来说,牛仙客的家境并不算差。因此,如果有人觉得牛仙客真的是贫穷到需要共情的程度,那就大可不必了。
牛仙客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当时鹑觚县(今甘肃灵台)县令付文静非常器重他,把许多事务交给他处理。后来,付文静升迁了。因为牛仙客是个得力助手,付文静也带着他一起活动。做官的人需要交际,这让牛仙客扩大了自己的人脉圈。通过这些交往,牛仙客结识了不少官员,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赏识。
大约在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牛仙客的人生发生了一件看似平凡,但对他一生影响深远的大事。当时,牛仙客的上司在战场上阵亡。于是,唐朝政府派萧嵩担任河西节度使。萧嵩到任后,认识到牛仙客非常有才华,于是把许多军政工作交给他处理。这一事件为牛仙客与萧嵩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关系。虽然牛仙客当时并没有特别重视这一点,但这件事后来证明是他人生的一大幸运。
两年后,萧嵩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成为宰相的萧嵩一直向皇帝推荐牛仙客,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才。玄宗皇帝听从了萧嵩的建议,指派牛仙客前往长安,担任朝廷的太仆少卿,同时代理河西节度使的工作。
牛仙客并没有辜负萧嵩的推荐。在工作中,他确实表现出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得到了唐玄宗的高度赞赏。
实际上,牛仙客从小吏到朝廷官员的成功,除了他的才能外,运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正是通过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萧嵩,才为他的仕途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2、擅长做人的牛仙客
后来,唐玄宗不断重用牛仙客,但在此之前,张九龄曾经对牛仙客的过度提拔表示反对。张九龄认为牛仙客的能力最多只能做些地方官,担任京城的高级职务他并不胜任。然而,随着张九龄的失势,牛仙客被唐玄宗调任到京城。
在京城,宰相李林甫对牛仙客非常器重,甚至主动向玄宗皇帝建议进一步重用他。李林甫发现,牛仙客不仅有才干,而且特别擅长在复杂的官场中保全自己——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在工作中尽量避免得罪人。这对于李林甫来说,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于是,在李林甫的支持下,牛仙客终于成为了宰相。
虽然牛仙客与李林甫同为宰相,但在朝廷中,牛仙客几乎与李林甫没有发生过任何直接的冲突,这为李林甫的权力运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当然,在此期间,牛仙客也做出了不少政绩,但这些政绩大多集中在实际的工作方面,比如对生产建设的指导和税收管理。然而,牛仙客对于李林甫在唐朝官场上带来的腐化风气并没有做出制约,这也成了后人批评他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