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去世后,汉武帝在晚年表现出了深深的悔意。在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帝王罪己诏《轮台罪己诏》中,汉武帝提到了已故皇后卫子夫,表示自己对当年的决策深感内疚,并借此表达改革之意。卫子夫去世后,汉武帝做了两件事来昭示自己的悔过:一是修建思子宫和思子台,以此寄托对她的哀思,希望她的灵魂能够归来;二是清算当年害死卫子夫之子的江充,江充全家被满门抄斩,苏文在横桥被活活烧死,丞相刘屈髦则在长安东市被腰斩。
汉武帝登基后,他的首任皇后是以“金屋藏娇”故事著名的陈阿娇。这个故事虽然流传甚广,但实际上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记载,它源自魏晋时期的小说《汉武故事》。陈阿娇在成为皇后后性格多疑,脾气暴躁,因无法为汉武帝生育子嗣,最终逐渐失去了宠爱。为了弥补这一点,平阳公主想到了收养一些大户人家的女子,培养她们来供皇帝挑选。这其中就包括了卫子夫,她是平阳侯家的一名女子。
有一天,汉武帝祭扫归来,经过平阳侯府,平阳公主为他准备了众多美丽女子,想让皇帝挑选。汉武帝当时心情不好,不愿看这些女子。然而,当一位歌女献歌时,他的目光却停留在了卫子夫身上。卫子夫不仅容貌自然美丽,且气质与众不同,于是汉武帝选择了她。
不久后,卫子夫被送入宫中,而陈阿娇对此心生嫉妒,甚至将卫子夫贬为宫女。然而宫中的女子众多,武帝虽然以风流著称,但却常常忽视那些宫中美丽的女子。卫子夫被贬后,生活一度沉寂。然而,一年后,汉武帝决定清理宫中一些年老色衰的女子,卫子夫哭着请求离开,但汉武帝心生怜悯,不仅不让她离开,反而再次宠幸她,最终卫子夫怀孕了。
陈阿娇得知此事后更加嫉妒,而她的母亲刘嫖更是担心女儿失宠,决定绑架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并图谋害死他。幸好卫青被及时救出。此后,武帝得知此事,极为愤怒,召回卫子夫的家人,并封卫子夫为夫人,从此卫家开始显贵。
公元前128年,卫子夫为武帝生下皇长子刘据,随后被立为皇后。公元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卫子夫的荣宠达到了巅峰。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卫子夫的容颜开始衰老,武帝的宠爱逐渐转向了其他年轻的妃子,如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等。
汉武帝晚年,因年老多疑,给一些有心人以可趁之机。江充,这个与太子刘据有仇的水衡都尉,看准武帝身体不佳的时机,企图除掉太子。江充用巫蛊之术陷害刘据,称太子施巫蛊害武帝。武帝信以为真,命江充调查此事。江充将太子宫内抄家,并找到了一些桐木人偶,随即将太子陷害为巫蛊之罪。起初,太子不以为然,准备向武帝解释,但在甘泉宫外被江充拦住。
太子深感自己的生命受威胁,决定首先除掉江充。他联系母亲卫子夫,在她的支持下,调动了中厩的兵马,与江充展开激烈的战斗。最终,江充被杀。武帝在得知消息后,误以为太子谋反,决定亲自前往前线,派丞相刘屈髦讨伐太子。太子最终未能成功集结兵力,逃入湖县,最后自缢身亡。
卫子夫在得知儿子之死后,不愿受辱,决定以死为子报仇。她自尽时,汉武帝下令将她的遗体埋葬在长安城南的桐柏亭,这一地方离宫殿并不远,也是一个风水极佳的地方。卫子夫去世后,武帝为她感到深深的懊悔,建思子宫、思子台祭奠她,并开始追查当年误杀太子的真相。
几年后,汉武帝终于认识到当年太子刘据起兵的原因其实并非叛乱,而是因江充的陷害。于是,他命人追杀江充及其同党,最终彻底清除这些奸臣。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武帝决定为卫子夫重新安葬,并为她定谥号“思”,成为最早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至于一些历史观点认为汉武帝对卫子夫的冷落源于她的干政,或许过于片面。卫子夫并没有越权,只是凭借其谨慎谦和的态度,获得了武帝的宠爱。至于她最终失宠,更多的是因为她年华已逝,而武帝的宠爱转向了新的妃子。
卫子夫的一生,最终未能得到与她曾经的荣耀相匹配的葬礼,直到后来的汉宣帝即位才为她改葬。她的一生,不仅体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交织,更深刻反映了帝王之情与权力斗争中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