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虽然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但美军的航空母舰幸免于难。与此同时,美国的“企业号”航母也成功支援杜利特轰炸机编队,成功轰炸东京,这让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更加坚定了一个决心——彻底消灭美国海军的核心力量——航空母舰。
在很多人眼里,美国是全球最强的军事大国,但在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海军的实力一度超越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特别是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海军实力大幅削弱。
战后的海军力量对比更是悬殊:日本拥有超过88艘舰船,而美国只有28艘。山本五十六指挥下的日本舰队拥有十余艘航空母舰、二十余艘战列舰,还有众多潜艇和巡洋舰;而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手下,只有“企业号”、“大黄蜂号”、“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四艘航母。
然而,谁也没料到,尽管日本的海军看似强大,最终却被美国海军打败。1942年夏天发生的中途岛海战,成为了日本海军的一个“遮羞布”。面对明显的优势,为什么日本海军反而败给了美军呢?
珍珠港事件已经过去一个月,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少将依然忧心忡忡,时常回想起庆功宴上山本五十六说的话:“只要消灭美国舰队,战争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结束。”
这段时间,宇垣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山本的战略目标。他提出了一些作战计划:比如进攻澳大利亚,但这会需要大量陆军支援,不太现实;或者是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交通线,袭击斐济等南太平洋群岛,虽然可以孤立美国,但这种方式并未直接打击美军。最终,宇垣认为,日本应该专注于攻占夏威夷。
夏威夷是美国西海岸的防线,也是太平洋防线的核心,一旦被占领,日本海军将能在太平洋称霸。但夏威夷距离日本远,而且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和大量航空兵力都驻扎在此,因此,日本军方决定把目标放在了距离夏威夷较近的中途岛。
中途岛位于日本与夏威夷之间,距离东京约2250海里,距离夏威夷珍珠港约1140海里。虽然它面积小,只有东岛和沙岛两个部分,但岛上有一座飞机场,驻扎着100多架美军飞机,其中包括当时最先进的B-17重型轰炸机,还有一个重要的港口。中途岛因此成为了一个战略要地。
如果日本直接攻击夏威夷,必然会遭遇两面夹击:来自中途岛和夏威夷的联合防守。然而,如果先攻击中途岛,日军可以将战略前沿大幅向东推进,吸引美军的反应并为接下来的作战提供有利条件。宇垣认为,美军绝不会放任中途岛被占,届时,美军必定会派遣舰队来支援,而这正是日本舰队的机会。
但中途岛距离日本太远,供应线成了问题。日军陆军对此提出疑问,但海军却坚持认为,只要占领中途岛就能摧毁美军航空母舰,这是更为直接的打击目标。对于守岛问题,海军选择暂时搁置不谈。然而,这个决策隐藏着严重的漏洞——即便日军最终占领了中途岛,美军随时可以反扑。
美军对此有清楚的判断,他们不仅知道日军的计划,还准备好应对。珍珠港战后,美军成功破解了日军的通信密码,找到了日军的弱点。通过截获的密码本,美军得知了日本的作战目标,其中包括“AF”这一代号。美国情报部门故意传播中途岛缺水的假消息,从而确认了“AF”指的就是中途岛。如此一来,美军几乎掌握了日军的所有战术细节,并能及时作出应对部署。
中途岛海战当天,美军在情报侦察方面远远领先于日军。双方的侦察机发现对方舰队的时间差仅为两小时,而美国的精准情报让他们能够快速采取行动。日军的侦察则显得迟缓,给了美军反击的宝贵时间。
最终,美军发动了突袭,5分钟内击沉了日本的三艘航空母舰,重创了日本舰队。最后剩下的“飞龙号”航母也在随后的战斗中被美军击沉。中途岛海战不仅摧毁了日本海军的精锐力量,也导致了300多架战机和大量经验丰富的航空人员的损失。自此,日军的海军力量急剧下滑,再也未能恢复。
这场战役的结果,证明了丘吉尔的一句名言:“密码破译者是战争中下金蛋最多的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