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塔里木河爆改死亡之海,新疆不能没有塔里木河,看完泪目!
创始人
2025-10-13 07:03:13
0

当百川入海,就让我去拥抱沙漠。

不认命,就是塔里木河的命。

这里黄沙漫天,被称为“死亡之海”,酷热、干旱与荒芜是它的代名词。

但就在这片看似生命禁区的沙漠中,却有一条大河硬生生地劈开了一条充满生机的水路,

它就是塔里木河,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01

天崩开局:绝境中的初生

塔里木河的诞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艰难。

它身处亚洲内陆腹地,距离任何一片大洋都有1500公里以上,遥远的距离使得水汽难以抵达。

而塔里木盆地又被三面环山,仿佛是一座被围困的孤岛,水汽进入更是难上加难。

年均116.8毫米的降水补给,仅仅是长江流域的1/10左右,全国平均的1/6上下,这样的水量对于一条河流来说,实在是太过微薄。

更糟糕的是,大部分地区的蒸发能力高达800-2200毫米,水分在酷热的沙漠中迅速消散,这对塔里木河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果没有外界的支援,这样的环境下,塔里木河根本没有生存的可能。

但命运似乎又给了它一丝希望,在千里之外的高山之上,有一群“真神”降临。

它们是帕米尔高原上雄伟的慕士塔格峰,被人们尊称为“冰川之父”;

是天山山脉中以主峰托木尔峰为中心四散奔流的冰川群;

也是昆仑山脉中覆盖上百平方公里的谷利亚冰川,它们一望无际,沉默而又强大。

塔里木河流域内的高山冰川占到全国冰川总量的近一半,它们就像是一支沉睡的军队,等待着出征的号角。

每逢夏季,炽热的阳光成为了冲锋的号角,冰雪加速融化,再加上山中的暴雨,汇聚成144条大小河流。

它们如同千军万马一般,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冲出群山,向着最干旱的沙漠腹地奔去。

在短短4个月内,为塔里木河支援了全年7到8成的地表水量。

但这场千里驰援的征途注定充满了悲壮。

绝大部分河流在离开山脉后,还是没能扛住沙漠中剧烈的蒸发和下渗,大多数出师未捷,消亡在半途中。

最终,只有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和田河这三路最强大的援军,在大漠之中历经千辛万苦,成功会师于新疆的阿拉尔市,并从这里开始,成为了塔里木河的干流。

从这一刻起,塔里木河带着千里之外高山冰雪的所有期待,踏上了更加孤独的征程,独自面对它宿命中的对手——塔克拉玛干沙漠。

02

生命奇迹:与沙漠的对抗

面对强大的沙漠,塔里木河没有退缩,它开始寻找对抗干旱的方法。

它发现,尽管沙漠环境极其恶劣,但有一种高大挺拔的乔木能在这里绝处逢生,那就是胡杨。

胡杨天生就是对抗干旱的王者,它们特殊的根系不仅可以向下深扎20米,寻找地下水源,还能在水平方向上连成一体,延伸数十米。

只要某一株胡杨的根系获得水源,其他的胡杨同样可以正常生长。

因此,只要河水能够蔓延得足够广阔,就能创造更多的生机。

在沙漠地带,河床和沿岸的泥沙较为松软,极易被水流冲刷,这使得塔里木河的河道可以剧烈摆动,极尽曲折盘桓。

在某些极致弯曲的河段,拐弯处不断受到水流冲击,直到被某次洪水裁弯取直,最终原本的河道被废弃,形成了一片形似牛轭的水域,称为牛轭湖。

而夏季的洪水,更是成为了塔里木河的“秘密武器”。汹涌的洪水借势冲出河道,四处漫溢,甚至让河流改道。

这样一来,更大面积的沙漠得到了水源的滋养,流水聚集在低洼处,便孕育出了小型的湖泊和湿地。当流水渗入地下,又能补给地下水。

如今,塔里木河流域分布着近1700万亩天然胡杨林,占全国天然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

加上河边的芦苇,河岸远处的红柳、梭梭等,在两岸十几公里宽的区域,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从行星尺度上看,你也能一眼找到塔里木河的位置,它和一众支流形成的绿洲一起,不仅没有被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包围,反倒成了包围沙漠的绿色长城。

也正是这些绿洲,为人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家园。在古代,这里是秋瓷、姑墨、疏勒、莎车、于阗等煊赫一时的西域36国,它们前后串联便是丝绸之路。

而在现代,这里是阿克苏的苹果、库尔勒的香梨、和田的大枣,是中国的棉花、小麦、辣椒种植的超级基地,

它们前后串联,同样形成了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纽带,也让塔里木河成为了一条民族文化的长河。

03

危机与重生:人类的救赎

但塔里木河的战斗并没有结束。

随着流域人口的增长,用水需求也迅速增加,加上过去粗放的用水方式,逐渐让河流水量不堪重负。

到20世纪7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数百公里开始断流,这一断就是30年。

河流之力退却,沙漠大军便卷土重来。

到21世纪,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已经锐减一半以上,两岸绿洲濒临崩溃。曾经战胜了干旱、荒芜和隔绝的塔里木河,此时却因为人类的活动而陷入了困境。

气候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它有限的水量,尽管流域面积达到长江的一半以上,年径流量却只有长江的1/200。

塔里木河已经尽力了,它迫切需要新的战友。

为了拯救塔里木河,人类开始行动起来。

自2000年起,开都孔雀河和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和田河一起翻山越岭而来,向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至今已连续输水25次。

2024年计划为塔里木河流域沿岸胡杨林区补水5.1亿立方米,截至9月9日,已完成3.46亿立方米。

9月9日11时,第25次塔里木河集中生态输水,通过大西海子水库泄洪闸向下游补水,已累计下泄水量1.05亿立方米,生态输水水头成功到达台特玛湖,再次实现塔里木河全线通水。

在上游山区地带,一座座大坝拔地而起,如镇守在叶尔羌河上的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坝高164.8米,能拦截超过20亿立方米的河水,被称为“新疆的三峡”。

它和田河上的乌鲁瓦提、阿克苏河上的大石峡以及众多支流峡谷中的大坝一起,不仅能防洪,还能将多余的水量存蓄起来,以备灌溉之需。

相较于平原水库,这些山区水库更少地蒸发、更少地渗漏,更大程度地节约了珍贵的水源。

凡是有水经过的地方,都暗藏着节水的玄机。

所有引水闸门都实现了自动化,精准地控制进入每条灌区的水量;

所有输水渠道都经过防渗改造,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耗;

在田野中,传统的大水漫灌被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替代,每年可节约1/3以上的灌溉水量。

整个流域就像从上到下都穿上了铠甲,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节水系统。

经过20多年持续生态输水,曾经干涸的台特玛湖保持常年有水,有效维持了适宜的水面面积,两岸地下水位回升6-8米,沙化面积减少700多平方公里,植被恢复和改善面积达2300平方公里,濒临死亡的胡杨林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受损的生态得到初步修复。

塔里木河沿线两岸灌区3464万亩耕地全部实现适时灌溉、应灌尽灌,为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保障生态用水的同时,南疆地区的农田面积不断拓展。

2024年新疆粮食总产量2330.2万吨,比上年增加211.1万吨,增长10%;棉花产量再创新高,总产量568.6万吨,比上年增加57.4万吨,增长11.2%,连续7年稳定在500万吨以上,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比重达92.2%。

节约出的水量同样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留出了更大的空间。

在库尔勒市、喀什市、阿克苏市,这些被沙漠环抱的绿洲城市,如今组成了新的环塔里木经济带,推动着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即使在最荒凉的地方,也能绽放出生命的光芒。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机,让塔里木河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历史历史冷知识科普

文字来源@ 星球研究所 的视频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市瓷暖家陶瓷设计有限公司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瓷暖家陶瓷设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严梓跃,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写生路上的思政课 4月23日,甘肃省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思政课教师韩笑与同学们正在进行写生交流。受访者供图 清晨五点,...
每周股票复盘:豫园股份(600... 截至2025年11月7日收盘,豫园股份(600655)报收于5.46元,较上周的5.56元下跌1.8...
不到48小时,乌军打了20次突... 俄乌在红军城的争夺战已进入尾声,俄罗斯军队在红军城的包围圈合拢,缺口已不足1000米。俄罗斯媒体《军...
普京召集全体高层,俄媒暗示拉夫... 最近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缺席了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讨...
002480,重大资产重组! 【导读】新筑股份拟13.92亿元出售资产并以58.14亿元购买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切尔西2球领先!佩德罗破门,埃... 在11月9日的英超第11轮比赛中,切尔西迎来了与狼队的较量。这场比赛不仅是两支球队争夺积分的重要战役...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李秀成,站在苏州城内的忠王府,望着外面黑压压的清军淮军,内心充满了深深的绝望。凭借...
原创 相... “一家亲,何必那么急?”——为什么苏联、华约和俄罗斯总喜欢对“小弟”下手?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历史原...
办公室客厅字画傅继英书法“一帆... 文/澜清 画作/傅继英 “一帆风顺” 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美好祈愿,它并非简单寄托着 “无波无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