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没棉被的冬天咋过?宋朝前老祖宗靠纸衣汤婆子抗冻,智慧绝了
创始人
2025-10-13 00:01:50
0

前几天降温翻出羽绒服,突然就琢磨起一个事儿 —— 古代没棉被,冬天不得冻得打哆嗦?后来查了点资料才发现,咱老祖宗的抗冻招儿可比想象中妙多了,宋朝前尤其离不开纸衣和汤婆子这俩宝贝。

先说这纸衣,刚听说时我还犯嘀咕:纸做的衣服?一撕就破,咋御寒啊?其实真不是咱现在写字的薄纸。宋朝人特爱用楮树皮造纸做衣服,这树皮纸韧劲足,耐磨得很。而且做的时候讲究多了,得先把纸用胡桃、乳香煮一遍,要么就蒸熟,这样处理完的纸又软又结实。我看到记载说,还有专门的手艺人把纸卷在箭杆上反复揉搓,弄软了再裁剪缝补,有的还会加层衬里,看着跟布袄没两样。

山居的道士和和尚最爱穿这玩意儿,说是不穿 “蚕口衣”,算一种修行。后来士大夫也跟着穿,觉得洁白轻软的样子特清雅。你别说,这思路真绝了,既省钱又保暖,比粗糙的麻布强多了。不过我猜下雨天肯定不敢穿,纸一泡水不就废了?估计古人冬天也得盼着晴天出门。

再讲汤婆子,这玩意儿简直是古代版热水袋,但比热水袋精致多了。大多是铜或锡做的圆壶,往里面灌上沸水,塞被窝里能暖一整晚。我老家现在还有类似的锡壶,奶奶说以前冬天全靠它,就是灌开水的时候得小心烫手。听说隋炀帝当年南巡,受不了南方的湿冷,特意让人做了这物件,后来宫里嫔妃都当成宝贝。想想在没有暖气的古代,睡前把汤婆子塞进被窝,脚一碰到那暖乎乎的壶身,得多舒坦啊。

除了这俩,还有熏笼也挺有意思。就是个竹编的小笼子,放火炉上熏衣服,烤得衣物带着炭火和香草的味道,穿身上都是暖的。跟现在的暖风机比,这股子烟火气反倒更亲切。不过普通人家估计用不起,还是纸衣更实在。

其实唐朝就有纸衣了,佛教兴盛后,僧侣们觉得穿丝帛要杀蚕,干脆改穿纸衣,反倒把这手艺推得更普及了。直到后来棉花慢慢多起来,纸衣才渐渐没人穿了。现在想想,要是搁宋朝,冬天穿件浸过乳香的纸衣,怀里揣个手炉,脚边放个汤婆子,也未必比现在差多少。

真的,老祖宗的智慧太让人佩服了。没有高科技,就靠着对材料的琢磨,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些看似简陋的物件,藏着多少过冬的学问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重庆市中小学学生艺术... 11月8日,2025年重庆市中小学学生艺术活动月现场集中展演在重庆大学举行。据悉,该活动吸引了全市所...
原创 诸... 提到空城计,你脑子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 城楼上,诸葛亮羽扇轻摇,笑容淡定。他身边的童子捧着古...
原始档案揭露侵华日军战犯冈村宁... 《控诉敌寇暴行》由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政治部于1945年收集整理。档案中明确记载,1942年7月...
天水市博物馆瓷器科技保护展“破... 科技赋能,让文物重获新生。近期,“文物修补界的神仙审美”“文物修复赋予灵魂”等话题席卷各大社交平台,...
原创 形... 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025年11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一场近三小时的口头辩论,让特朗普政府引以为...
原创 因... 勃列日涅夫是苏联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位领导人,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并不显得特别出众,甚至可以说相对平庸...
原创 元... 元朝统一中国是在1279年。之前400年,南北反复拉锯,北面是辽、金、西夏,南面是宋朝、各地割据势力...
浙江宁波:奉籍华人画家回乡作品... 11月8日,参观者驻足观看徐鸣的作品。当日,“千里报春晖——奉籍乡友徐鸣/徐楠伉俪回乡作品联展”在浙...
第二届宁夏残疾人文化艺术展演汇... 11月6日,2025年残疾人文化周暨第二届宁夏残疾人文化艺术展演汇报演出在位于宁夏银川市的宁夏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