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因为一场未遂的刺杀,苏联政局引发大变动,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机会
创始人
2025-11-09 11:01:58
0

勃列日涅夫是苏联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位领导人,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并不显得特别出众,甚至可以说相对平庸。1964年,勃列日涅夫在推翻赫鲁晓夫的事件中并非最具声望和权力的人,但最终却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当时,苏联高层的两位实权人物,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了争夺最高权力而陷入僵持局面。为了避免内部分裂,双方最终做出妥协,推举勃列日涅夫出任最高领导人。起初,大家对勃列日涅夫的期望并不高,认为他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傀儡人物。谁能想到,他居然在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18年。

在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苏联的内部矛盾加剧。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任人唯亲,在许多重要岗位上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这导致苏联的官僚体制充斥着贪污腐败,效率低下。经济方面,他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反而加剧了原有结构的僵化,使得整个经济体系陷入困境。虽然苏联的军事力量在他任内变得非常强大,但除了军事外,这18年间苏联似乎没有太多亮眼的成绩。甚至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苏联入侵了阿富汗,这一举动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因此,现在很多人认为苏联的灭亡与勃列日涅夫有很大关系。 不过,勃列日涅夫真的从一开始就只是一个热衷于收集勋章的领导人吗?并不是。勃列日涅夫其实意识到了苏联的问题,并试图进行改革,让国家变得更好。然而,一次未遂的刺杀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立场和决策。

1965年末,勃列日涅夫掌握实权后,某一天他与《真理报》的副主编散步时,谈到了苏联的种种问题。谈到激动时,勃列日涅夫说:我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军人,战场上的牺牲我们都不怕,难道还怕改革吗?我们一定要为国家做些实事,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他确实有这种想法,并开始着手实施改革。他重用了经济专家柯西金,并赋予了他很大的权力,开启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第一阶段——新经济体制。 在改革初期,效果相当不错。苏联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提升。虽然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但大部分苏联人民相信国家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然而,这种良好的局面在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后发生了变化。虽然布拉格之春被镇压,但苏联内部开始反思改革的利弊。勃列日涅夫显然不希望因为改革而被推翻,于是改革进程渐渐停滞。

1969年1月22日,发生了一起刺杀事件,直接导致了多年的改革成果付诸东流。 那天,勃列日涅夫在科伏努科沃机场为苏联航天英雄鲍里斯·沃林诺夫等人举行欢迎仪式。由于事先有广泛的宣传,数以百万计的苏联人民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现场直播。就在仪式进行时,电视信号突然中断了一个多小时。重播时,勃列日涅夫始终未出现,所有人都感到极为不安,甚至有人猜测勃列日涅夫是否已经去世。实际上,勃列日涅夫并没有遇害,而是差点成为刺客的目标。

原来,勃列日涅夫的车队即将启程时,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临时调整了车队的安排。安德罗波夫让勃列日涅夫从第二辆车换到第三辆车上,而将一名外表与勃列日涅夫相似的航天专家别列戈沃伊安排到第二辆车。与此同时,电台不停地传达最高领导人就在第二辆车的信息。就在车队行驶途中,一名穿警察制服的枪手突然朝第二辆车开火,导致别列戈沃伊和另一名宇航员受伤,但勃列日涅夫所在的第三辆车因刹车过猛只造成了些微擦伤,幸免于难。 事后,这名枪手被迅速制服,虽然事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其背后的影响深远。更令人疑惑的是,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似乎早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刺杀?

安德罗波夫确实早有预料,甚至克格勃副主席谢苗·库兹米奇·茨维贡也事先知晓了刺杀计划。但茨维贡因内斗心态,并没有阻止刺杀的发生。茨维贡看到一个机会,认为这次事件可以帮助他除掉安德罗波夫,自己取而代之。他在收到有关刺杀的情报后,选择了隐瞒,甚至直到事件发生前的14小时,他才将不完全的消息报告给安德罗波夫。 安德罗波夫的反应迅速而果断,最终让勃列日涅夫避开了这次刺杀,保全了性命。事后,勃列日涅夫愤怒不已,指令安德罗波夫彻查此事。

然而,安德罗波夫巧妙地处理了此事,并没有揭露茨维贡的幕后操作,而是将其解释为一名年轻军官因不满个人处境而选择刺杀报复。勃列日涅夫虽然不相信这一说法,但他也意识到背后必然有更大阴谋,特别是来自高层的威胁。于是,他决定首先拿掉谢列平。谢列平曾是赫鲁晓夫被推翻的主力之一,且曾担任过克格勃主席,在苏联的影响力巨大。勃列日涅夫认为,谢列平威胁过大,必须除掉他。很快,谢列平被架空,并被安排到一个无关紧要的教育部门,最终被迫退休。 解决了谢列平后,勃列日涅夫并不满足,他接着发起了对波德戈尔内的打压。波德戈尔内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主席,手下有一群忠实的支持者,但他仍然无法与勃列日涅夫抗衡。勃列日涅夫将波德戈尔内的亲信们逐渐剥夺实权,最终波德戈尔内也被以健康原因解职。 最后,勃列日涅夫将矛头指向了柯西金,这个曾与他合作推出新经济体制的改革功臣。尽管柯西金在苏联经济建设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在勃列日涅夫的权力斗争中,他成为了一个冤大头。勃列日涅夫通过安插亲信,成功阻碍了柯西金的改革,最终在公开场合指责柯西金的改革无效。 经过这些斗争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进入了停滞阶段,苏联的经济再次陷入困境。勃列日涅夫在最初推动新经济体制时,可能确实有过激进的想法,但当改革触及到他自身的根本利益时,他的态度迅速冷却了。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勃列日涅夫开始任用亲信,他的亲戚们即使没有能力,也能迅速上升至高位,甚至肆意贪污。这导致了苏联政府内部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成为了后来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来看,勃列日涅夫一开始确实是个有理想的领导人,然而一旦他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胁,他立刻展现出另一面,冷酷无情,最终使得他自己和苏联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如果他能将斗争的能力用在治国理政上,苏联或许会有不同的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相... 近日,中国的军事海洋版图迎来了重大变革,福建舰,这艘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正式入列,象征着中国海军迈...
北京丰宝斋旧书籍收购+字画回收... 手中有闲置名家字画、旧书籍想出手,却因担心“被坑被骗”迟迟不敢行动?北京丰宝斋深耕北京本地字画收购行...
北京丰宝斋字画收购:名家珍品上... 手中的名家字画、旧书籍想变现,却因担心“遇骗子”“被压价”犹豫不决?北京丰宝斋作为北京本地正规字画收...
北京丰宝斋上门收字画:专业鉴真... 藏家手中的名家字画、旧书籍,既是岁月沉淀的珍品,也是值得珍视的资产。销售时最担心遇到“压价坑人”“鉴...
原创 这...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的几个村民在挖土时偶然发现了几个陶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就这样重见天日。...
原创 夏... 良渚文化,是一个神秘的古代文明,深埋在中国的大地上已经有几千年之久。1936年,施昕更,这位浙江省立...
艺术涂料品牌怎么加盟?国内艺术... 跑了3家小区样板间,客户一听是‘小众艺术漆品牌’转身就走,说‘没听过不敢用’;好不容易谈成一单,施工...
原创 他... 周纯全:传奇“独眼将军”的坎坷人生 回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摄影技术还不如今天这么普及,每一张照片...
民国上海吃喝指南|卡夫卡斯:品... 屡经迁徙的俄式名餐馆 相比文艺复兴,卡夫卡斯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它很长时间并不在霞飞路上,但有一...
杨斌谈江南以南的严州与地方史书... 杨斌(蒋立冬 绘) 《江南以南:被湮没的严州府》是历史学家杨斌最近出版的新书,是他为家乡浙江建德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