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朝的一位大臣,协助杨广夺嫡,结果却被处死!
创始人
2025-10-12 19:35:11
0

张衡(?—612年),字建平,河内(治今河南省沁阳市)人。作为隋朝时期的一位大臣,张衡是西魏河阳太守张嶷之孙,北周万州刺史张光之子。隋朝建立后,张衡作为杨广的心腹,协助其夺取太子的宝座。不过,等到杨广即位后,张衡却落下了被处死的结局,这是为什么呢?

具体来说,张衡幼怀大志,有鲠直之风。张衡十五岁的时候,到太学学习。他用心学习,认真研究,被同辈人所推许。当时,周武帝宇文邕遭太后之丧,却与左右亲信出去打猎。张衡免冠露发,抓住北周武帝的坐骑,直言劝谏。周武帝嘉奖了他,提拔他当汉王侍读。之后,张衡累次升迁,到任掌朝大夫。

当然,在北周时期,张衡的存在感还是比较低的。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张衡担任司门侍郎。到晋王杨广为河北行台时,张衡历任刑部、度支二曹郎。自此之后,张衡逐渐成为杨广的心腹。杨广转而镇守扬州后,张衡又当他的总管掾。

杨广非常器重张衡,后者也尽忠竭力侍奉他。特别是在杨勇被册立为太子后,张衡帮助杨广出谋划策,从而成功诬陷杨勇,导致其被隋文帝杨坚废黜。

杨坚在位时期,熙州人李英林聚众造反,设置文武百官。朝廷以张衡为行军总管,率领步兵、骑兵五万人讨伐平定叛军。因为立下战功,张衡授为开府,缣采五百段,另加金银和牲畜。杨广成为皇太子后,授张衡为右庶子,兼任给事黄门侍郎。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值得注意的是,杨坚临终之际,曾打算改立太子。不过,杨广得知此消息后将柳述、元岩抓入狱,并让右庶子张衡入隋文帝寝殿侍疾并将隋文帝周围的侍从打发走。因此,杨广成功即位,张衡可谓是功不可没。于是,杨广晋升他为给事黄门侍郎,升任银青光禄大夫,不久任御史大夫。

在此基础上,张衡因是杨广当藩王时的故交,恩宠无人可比,很有些骄贵。大业四年(608年),杨广到汾阳宫,宴请随从官吏,特赐绢帛五百匹。当时杨广想扩建汾阳宫,让张衡和纪弘整画好图纸奏上。

张衡借机进谏说:“这几年劳役繁多,百姓疲惫,请您留点神,稍稍少搞点这类事。”诚然,张衡的建议是合乎情理的。可是,这依然让杨广心里很不舒服。杨广曾看着张衡,对侍臣们说:“张衡自以为因为他的计谋,才让我有天下。”当时齐王杨暕失爱于杨广,杨广秘密让人找杨暕的过失。不久之后,杨广找了个借口惩罚张衡,让他出京当榆林太守。

大业五年(609年),杨广又到汾阳宫,张衡正在督促劳役修筑楼烦城,因而拜见杨广。对于刻薄的杨广,厌恶张衡没有消瘦,以为他不想过失,因此对张衡说:“你长得很肥,应暂且回到郡里去。”

无奈之下,张衡又到榆林郡去。继而令张衡监督修江都宫的劳役。有人到张衡那里告监修江都宫的人,张衡不为他处理,却把状纸交给那个监工,这个人吃了监工更大的亏。礼部尚书杨玄感出使到江都,这个人到杨玄感处喊冤。

杨玄感自然认为张衡的做法不对,于是把这些事都报告给了杨广。江都丞王世充又奏张衡频频减少劳役的饭食。得知这一情况,杨广趁机发怒,把张衡关起来,送到江都,将要杀他,过了很久才放他。换而言之,张衡毕竟立下了不少功劳,杨广也不能直接处死他,于是将张衡除名为民,放他回老家乡里。当然,杨广还是不放心,于是常令亲信窥探张衡在作些什么。

大业八年(612年),杨广从辽东回到洛阳,张衡的小妾诬告心怀怨恨,诽谤朝政,杨广竟然赐他在家里自尽。不过,张衡不愿意自尽,结果被监督行刑的将士处死。到了义宁年间,因其死于无辜,隋朝追赠他为大将军、南阳郡公,谥号为“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事实上,关羽能够轻松斩杀颜良和文丑,却未能战胜庞德,主要有两个原因。张飞对此心里非常清楚。 白马...
原创 如... 说起中国和列强的那些事,得从一百多年前拉开帷幕。那时候的清政府弱到什么程度,1900年义和团运动闹起...
44年叶飞去牙医诊所看病,看到... 1944年春天,随着我军与日军的对抗愈加激烈,战争局势也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
top级连云港博云矿山机械有限... 推荐指数:★★★★★ 在矿山、陶瓷、环保等工业领域,固液分离是生产流程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原创 中... 随着福建舰的荣耀入列,中国不仅成为了三航母时代的佼佼者,更是在全球军事舞台上发出响亮的号角。最近,美...
原创 青... 青砖承文脉 短剧续茶香——《万里茶道之青砖上的密码》开机仪式侧记 作者︱孙树恒 一 “漠南古道连欧亚...
Top大角鹿瓷砖:陶瓷建材地板... 陶瓷建材行业应用场景与技术需求分析 陶瓷建材作为建筑装饰的核心材料,其应用场景覆盖住宅、商业空间、公...
原创 前... 上海的天香阁有一位名叫潘妃的女子,曾因其美丽和才情在当时的风月场中享有盛誉。潘妃其实是潘素的艺名,她...
原创 韩... 汉字文化在东亚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例如,日本、越南、韩国...
原创 陕... 古代的中国,每一片土地的名字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标记,更是古人智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