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以前我总觉得李渊好歹是开国皇帝,玄武门出事后就算打不过,拼个鱼死网破总该行吧?后来翻了些史料才发现,这想法太天真了,简直是拿鸡蛋碰石头。
六月四日那天的血还没干呢,李渊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你想想,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都没了,连他俩的儿子全被处死,李渊眼睁睁看着亲孙子们掉脑袋,愣是救不了一个。有史料说 “高祖亦危极矣”,这话真没夸张,那会儿他自己都自身难保。
最关键的是兵权早不在他手里了。李世民打天下时就手握重兵,薛仁杲、窦建德这些硬骨头全是他啃下来的,军中将领大多是他的老部下。玄武门之后更不用说,京城的防务肯定早被他的人接管了。李渊就算想调兵,传出去的命令有人听吗?估计没人敢动。
而且朝堂也被换了血。六月七日刚立李世民为太子,没过多久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秦王府的人就全上位了,中书令、兵部尚书这些要害职位全被李世民的亲信占了。李渊以前信任的裴寂?后来还被李世民指着鼻子骂 “货贿公行”,哪还有能力帮他?这时候的李渊,说是皇帝,其实就是个孤家寡人。
有人说李渊是主动让位,深明大义。可你看看那些诏书,一会儿说 “军国庶事全归太子管”,一会儿又要当太上皇,这哪是主动?四月份还想着整顿僧道,六月份就立马改主意说 “依旧”,明显是被架着走嘛。要是真有底气鱼死网破,犯得着这么窝囊?
再说李渊自己的状态,晚年早就没了开国时的锐气,整天被妃嫔围着,政事都推给裴寂。萧瑀骂他 “当断不断” 真没冤枉他,之前儿子们斗得你死我活,他就想着和稀泥,等到李世民真动了手,他哪还有翻盘的心思?
真的,别说鱼死网破了,李渊连反抗的资本都没有。兵权、朝堂、人心全在李世民手里,他要是真敢闹,恐怕连太上皇都当不成。后来被迁出太极宫,门前冷冷清清,那才是他真实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