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苏联要援助有多难?蒋介石访苏都没能要来,为何多亏苏联顾问?
创始人
2025-10-12 18:31:02
0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请知悉。

儒雅的孙中山,脆弱的中华民国。当1913年袁世凯以重兵接管中华民国,成为第一任大总统时,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终于意识到,革命不能没有武装。直到孙中山生涯的最后十年,军事建设才成为重中之重。

中国的1920年代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乱时期,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属于真正的政治真空时代,各地军阀各自为政。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推翻清朝后,虽然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力依然有限,国民党的力量也不够强大。

孙中山认识到,要实现中国的统一和稳定,必须建立一支忠于革命的武装力量,以对抗各地的军阀势力。要实现武装建设,必然需要外部援助来增强国民党的实力。在当时的中国,政治权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事力量的支持。

孙中山希望通过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推动国民党内部的改革和现代化。其次,革命成功后,需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来维护新生的共和政权,防止反革命势力的复辟,确保革命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

黄埔军校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军校,是孙中山军事力量的培养皿。

成立军校何其困难。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并没有控制到全国大多数地区,自然就没有办法正常征税,哪来的钱置办武器、军事演练、请军事专家授课呢?孙中山早年游历海外,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也都对孙中山有所耳闻。

于是孙中山发挥自己优秀的游说能力,开始向西方国家求援。但大多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内政事务漠不关心,更关心的是自身在华的利益。不得已,孙中山只能去苏联碰碰运气。而苏联一开始也并没有想要支持孙中山。

苏联在十月革命后,正处于国内内战和对外干涉的复杂局面,急需巩固国内政权,因而对外援助的能力和意愿都受到限制。当时,苏联对中国复杂的政治局势进行评估后,发现各派势力犬牙交错,难以确定哪个势力更适合成为可靠的合作伙伴。

因此,苏联在早期对中国局势采取了观望态度。从孙中山方面来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北伐战争之前实力较弱,控制的地盘有限,苏联对孙能否成功实现全国统一存在疑虑。再加上孙中山又是一个儒雅书生,搞军事确实不在行。

促使苏联改变想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当时刚成立不久,尚属于襁褓婴儿。对苏联来说,这是亲儿子,但自己没办法带大,也不能看着刚出生的孩子没奶吃,长不大。

苏联于是列举了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支持孙中山。例如从国际角度来说,苏联在十月革命后,积极推行革命外交政策,支持世界各地的反帝国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孙中山进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正好符合苏联的外交战略目标。

另外,中国在亚洲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如果能够在中国建立一个亲苏的政府,就能够在亚洲建立一个强大的盟友,进一步对抗西方列强,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影响力。

这不仅有助于苏联的安全,还能够为未来在亚洲的政治和军事行动提供有力支持。从意识形态来说,孙中山和国民党一直强调反对帝国主义,追求民族独立。这与苏联的反帝国主义立场高度一致。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虽然与马克思主义有所不同,但在反帝国主义、社会改革和追求人民福利方面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再加上那时的中国,孙中山拥有较高的声望和广泛的支持者,这使得他成为苏联寻找合作伙伴的最佳选择。

随后双方开始正式接触。1921年,苏联通过远东共和国与中国南方的革命势力进行了初次见面。1922年,苏联派遣代表越飞,即阿多尔夫·亚非姆维奇·越飞,访问中国,与孙中山进行会谈。双方在广州举行了越飞——孙中山会谈,这是苏联与国民党正式建立联系的开始。

在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的会谈中,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和越飞共同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

根据《孙文越飞宣言》,苏联向国民党提供军事援助。作为援助的条件之一,苏联要求国民党容纳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种“联俄容共”的策略是苏联希望通过国共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一部分。

一切看起来非常顺利,但国民党和苏联确立了援助协议后,苏联开始了骚操作。毕竟在苏联看来,这次援助并不仅仅是面上说的那么容易,假设给了武器,而孙中山并没有把军阀如吴佩孚等拿下,反而让其他军阀吞并了,那么这就是白扔钱。

苏联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双头鹰”。无奈,孙中山只能又派人去莫斯科进行和谈。1923年,孙中山派遣了一个由国民党高层成员组成的代表团访问苏联,主要成员包括蒋介石、李大钊、张太雷、廖仲恺、林伯渠等人。

这些成员既有国民党的核心人物,也有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当时的蒋介石是孙中山手下的重要人物,后来又成为国民党的党魁,就这样的人去了苏联,依然没有打动苏联开始援助。

随后,孙中山又和苏联进行了多次书信往来和联系,终于在1923年5月,苏联向国民党提供了第一批包括步枪、机枪和弹药在内的武器,并派出了军事专家、军事顾问到广州。

也正是凭着苏联的这些援助,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岛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就是黄埔军校。

苏联派遣了一批政治和军事顾问前往中国,帮助国民党进行军队和组织的现代化改造。主要的苏联顾问包括米哈伊尔·鲍罗廷、瓦西里·布柳赫尔和鲍里斯·舒米亚茨基等人。这些顾问在黄埔军校的建立和运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联顾问指导建设的黄埔军校的课程包括军事理论、战术训练、政治教育和体能训练等。他们不仅在课程设置上提供建议,还直接参与授课和训练。布柳赫尔担任军事教官,负责教授现代战术和军事指挥,鲍罗廷则负责政治教育,传播共产主义和反帝国主义思想。

黄埔军校初期的师资力量和武器装备几乎全部来自苏联援助。在这种联合之下,黄埔军校为国民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这些人才在随后进行的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北伐则是国民党军事力量收割军阀的有力典范。

黄埔军校后来还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其毕业生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力量,为中国的统一和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黄埔的成功多亏了这些苏联的顾问们。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来龙去脉 来源: 北京日报 2012年12月24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事实上,关羽能够轻松斩杀颜良和文丑,却未能战胜庞德,主要有两个原因。张飞对此心里非常清楚。 白马...
原创 如... 说起中国和列强的那些事,得从一百多年前拉开帷幕。那时候的清政府弱到什么程度,1900年义和团运动闹起...
44年叶飞去牙医诊所看病,看到... 1944年春天,随着我军与日军的对抗愈加激烈,战争局势也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
top级连云港博云矿山机械有限... 推荐指数:★★★★★ 在矿山、陶瓷、环保等工业领域,固液分离是生产流程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原创 中... 随着福建舰的荣耀入列,中国不仅成为了三航母时代的佼佼者,更是在全球军事舞台上发出响亮的号角。最近,美...
原创 青... 青砖承文脉 短剧续茶香——《万里茶道之青砖上的密码》开机仪式侧记 作者︱孙树恒 一 “漠南古道连欧亚...
Top大角鹿瓷砖:陶瓷建材地板... 陶瓷建材行业应用场景与技术需求分析 陶瓷建材作为建筑装饰的核心材料,其应用场景覆盖住宅、商业空间、公...
原创 前... 上海的天香阁有一位名叫潘妃的女子,曾因其美丽和才情在当时的风月场中享有盛誉。潘妃其实是潘素的艺名,她...
原创 韩... 汉字文化在东亚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例如,日本、越南、韩国...
原创 陕... 古代的中国,每一片土地的名字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标记,更是古人智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