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亚人熬夜加班“996”,而欧美人却可以躺平,是我们不够努力?
创始人
2025-10-11 04:31:58
0

清晨七点,北京或者东京的地铁里人潮汹涌,那些挤在车厢里的面孔大多带着困意,手里攥着昨天没来得及看的文件,还没清醒就要奔赴新的一天。

而同一时间,在伦敦街头的咖啡馆,西装革履的人坐在窗边啜着卡布奇诺,慢悠悠翻着报纸,似乎一天的节奏从容而笃定。

为什么欧美人看起来更洒脱,更享受生活,而我们却总觉得身上背着千斤重担?是我们不够努力吗?显然不是。

想要弄懂这一切,首当其冲就要从历史说起。

欧美人能潇洒,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更懂得享受,而是因为他们更早一步站到了起跑线上。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完成工业化,而当时的亚洲大部分地区,依然依赖人力与土地过活。

更关键的是,英国帝国在殖民时代扩张到极致,殖民地面积一度达到本土面积的一百多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在别人还在辛苦种田时,就已经靠殖民掠夺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这种起点上的差距,几乎在一开始就决定了此后长达两个世纪的世界分工。

工业革命让欧洲国家掌握了机器与现代生产技术,他们用蒸汽与钢铁建立起新的秩序。东亚则不得不承受后发的沉重压力,只能拼命追赶,而同时,资源的天生分配不均进一步放大了差距。

挪威全国人口不过五百多万,却拥有占整个西欧差不多一半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加拿大情况也类似,地下也躺着数不清的石油。

换句话说,他们负责“躺着数钱”,资源就像一张底牌,给了他们安稳和余裕。

而东亚的处境截然不同,日本96%的天然气、99%的石油全都需要从国外搬回家,韩国的粮食自给率甚至在20%上下浮动。

人口庞大,土地有限,资源稀缺,必然让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卷得更紧,而越是资源不足的地方,越要通过勤奋来弥补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到大习惯奔跑、习惯竞争。

历史和资源是背景,更严重的现实问题藏在全球产业链里。

欧美人之所以能轻快,归根结底在于他们牢牢抓住了产业的高端环节,把利润吃得满嘴流油,却把最辛苦的活分配给了别人。

拿苹果公司来说,它的模式简直是现代产业格局的缩影。

新产品研发、设计都由美国团队完成,这部分利润一般都会占到一半以上,而芯片生产交给台积电,组装交给富士康,生产环节分散在东亚各地,钱却大头落入美国人的口袋。

真正高薪稳定的岗位留在欧美,而东亚工人则要在生产线上加班熬夜,微薄的报酬远远比不上他们创造的价值。

这种产业“剪刀差”其实是全球资本主义最冷酷的面孔,高污染、低利润的工厂被转移到东亚,高附加值的环节却被牢牢掌握在美欧手里。

于是,欧美资本流动到哪里,财富就自动流到哪里,他们甚至不必劳动,就能完成一次财富收割。

再加上美元霸权的存在,更形成了一种看似天然的割裂,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通过加息与降息的“美元潮汐”,轻松掠夺全球辛苦积累的财富。

无论东亚各国人多努力,一旦华尔街轻轻拨动利率杠杆,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就可能转瞬外流,大家说一句“事倍功半”,背后就是这样的结构性原因。

资本还通过股权渗透深入本地企业,韩国的三星就是超过一半的股权被外国投资者掌控。

结果就是,哪怕东亚企业拼命研发、拼命生产,欧美资本家也能分走利润,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实现了真正的“躺着赚钱”,而真正辛苦的背影,留在了东亚的工厂和办公室里。

但仅仅是产业与资本,并不足以解释我们为何感受到如此沉重,文化与制度差异,让这份沉重被无限放大。

在欧美,个人幸福与生活质量被摆在显眼的位置。

北欧国家甚至年年霸榜“全球最幸福国家”,他们有丰富的节日,有健全的福利体系,重视个人生活的精神层面追求。

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人生苦短,应该多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当英国试行一周四天工作制、且不降薪时,很多东亚人看得瞠目结舌,心酸又艳羡。

而在我们这边,儒家文化的基调是责任与上进,儒家文明强调一个人要上进,要把事情做好,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所以活得累。

从小到大,从十岁女孩清晨奔向学校,再到成年职场人接受“996”的常态,每个人似乎都被放进了加速器里,不断被要求跑得更快。

劳动权益的差距同样明显,在欧美,如果雇主让你加班却不给加班费,是违法的,员工敢于维权。

而在我们习惯的职场语境里,“加班”甚至成为了忠诚与能力的印记,一个成年人下班后看不见夜色,因为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反观巴黎的街头,傍晚时分已经鲜有人影。

那是两种生活质量,背后同样是两套文化与制度。

当东京地铁清晨的困意与伦敦咖啡香气并排在一起时,它们不仅仅是风景差异,而是历史、产业、文化交织出的巨大鸿沟。

但是这几十年,不光是中国人,东亚很多国家都在一直拼命努力,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不光要把日子过好,还要在各个领域追上甚至超过欧美。

大家都明白,只有踏实肯干,才能真正改变命运,正是凭着这种劲头,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比如,咱们的高铁跑遍大江南北,速度和舒适度让世界都惊讶,5G 技术的应用,不少国家都得向中国学习。

咱们的新能源车在马路上越来越常见,已经成为出口的新名片,航天事业也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跑”,探月、探火一步接一步。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就是中国人通过努力打拼换来的底气,大家都坚信,只要继续保持这种拼劲儿,中国在更多领域一定能站到世界最前列。

终有一天,咱们也能拥有不再被透支的白天和宁静的夜晚,毕竟,生存只是基础,生活才是目的。

我们不该被困在永无止境的奔跑里,终有一天,也该坐在街头的咖啡馆里,安静享受一杯属于自己的清晨。

信源来自

中国网:《iPhone都是富士康生产的?库克:你太天真了》
央视新闻:《“美元潮汐”收割全球:降息放水推高通胀 加息收网转嫁危机》
新华网:《列國鑒·挪威|記者觀察:“油氣大國”挪威的綠色轉型之路》
南方工报:《做到“五不”,“上四休三”不妨一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柬埔寨大手笔!购买20架中国客... 最近,柬埔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布将购买20架中国商飞制造的C-909客机,并且已经支付了其中一半...
天津一高速未批先建,知名企业疑... 紧锁的铁门贴满泛黄封条,厂区里杂草快没过膝盖,生锈的设备在风中沉默 —— 这是天津滨海新区绕城高速旁...
【青年夜校】陶瓷绘画主题活动成... 11月8日,由团县委举办的青年夜校“陶瓷绘画主题”活动在歙县艺景陶艺圆满落幕。活动特邀国画大师、陶艺...
艺术森林、研学客厅、活力绿廊…... “您听这二胡拉的《朝阳沟》,在这公园里一拉,味儿都不一样了!”北京青年报副中心新媒体(微信号:fuz...
全运会|艺术体操湾区“起舞”:... 新华社广州11月10日电 艺术体操湾区“起舞”:种下热爱 绽放梦想 新华社记者丁乐、黄浩然 8日至1...
原创 满...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和清廷的统治者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战争爆发前,慈禧太后曾被要求拨款建设...
原创 7...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朝的开国功臣李善长和他的家人共七十余人遭到了残酷的处决。这个消息传到京...
陈氏祎川堂:一部有温度的家族史... 陈氏祎川堂一脉的故事,被细细镌刻于《陈氏家谱·一九八七年六月手抄版》中。2025年,族人以原谱为基校...
原创 三... 右将军是古代武将的一种官职,起源于战国时期。作为右将军,其主要职责包括守卫京城和防守边疆。在东汉时期...
超百场活动,打造流动艺术盛宴!... 11月10日下午,由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北站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的“艺术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