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打败了日本,迫使其战力退回本土,并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最终导致日本投降。战后,美国驻军日本,令日本感到威胁。尽管如此,日本最为害怕的,可能并非美国,而是俄罗斯。特别是在两国围绕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争夺中,日本彻底失败。
美国确实在太平洋战场上给日本造成了沉重打击,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直到战争的后半段才加入战斗。如果没有两颗原子弹,日本的投降可能会推迟。那时,日本军方并不愿意屈服。然而,面对俄罗斯,即便有时对方表现得不那么强势,整体来看,在过去一百多年里,日本一直处于俄罗斯的压制之下。
如今,库页岛归俄罗斯所有,千岛群岛完全处于俄罗斯的控制之下。日本称千岛群岛南部的四个岛屿——国后岛、择捉岛、齿舞岛和色丹岛为“北方四岛”,并宣称这些岛屿是其领土。
回顾历史,清朝曾经控制过库页岛,这片土地在很早以前就属于满清的祖先。满清的前身——女真族,曾经被称为后金、金朝,和南宋同时存在。更早之前的唐朝时期,女真被称为靺鞨,他们不仅控制了黑龙江下游,还包括了库页岛。
从时间线来看,直到十九世纪初期,日本才开始完全掌控北海道,在此之前,他们根本无法越过北海道控制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总体来看,在近代之前的两百多年里,库页岛的主权一直在俄国人和日本人之间交替。真正的主人——清朝,对此保持漠视,置身事外。
清朝关内的自然条件较好,东北地区相对封闭,清朝政权将重点放在了中原的安全上,认为东北地区的威胁较小,因此不愿过多干涉库页岛的争夺。当时间进入十九世纪中叶,日俄两国的势力开始在库页岛的中部发生碰撞,双方的争执也就由此而起。同时,俄罗斯在推进南下的过程中,对千岛群岛展开了扩张。
1855年,日俄签订《下田条约》,规定千岛群岛中择捉岛以南归日本,而择捉岛以北归俄罗斯,库页岛则维持现状。双方承认库页岛是清朝的领土。然而,次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趁着英法联军与清朝激战,俄罗斯与清朝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将库页岛及其周边地区划归俄罗斯。对于日本而言,他们自然无法接受俄罗斯对库页岛的控制,但由于自身国力的局限,最终也无力反抗。
此时,日本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千岛群岛比库页岛具有更高的战略价值。如果无法阻止俄罗斯蚕食库页岛,不如放弃库页岛,将精力集中在千岛群岛上。俄方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同意了日本的提议,于是两国在1875年签订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日本放弃了库页岛南部的主权,千岛群岛则完全归日本所有。此局面维持了约三十年。
直到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后,日本的要求有所上升,库页岛的北纬五十度以南再次被日本占据。从此,日本进入了一个相对辉煌的时期,北方领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可惜,二战结束后,苏联不仅收回了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的北部,甚至把日本宣称的“北方四岛”也收入囊中。日本对此表示抗议,但毫无办法。
如今,俄罗斯将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归入萨哈林州,并把这些领土标注在州旗上。如今的日本,或许最害怕的并非曾投下两颗原子弹的美国,而是如临大敌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