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叛徒出卖何基沣,为何告不倒?蒋氏赠剑表示信任,提为军长
创始人
2025-10-10 11:34:02
0

延安惊变:一个叛徒引发的连锁反应 1939年10月初,延安收到一封北平发来的加急电报,内容令人震惊:中原局友军工作部部长项乃光叛变投敌。 周公的忧虑 得知消息后,周公(周恩来)眉头紧锁,心中暗叹不妙。他深知项乃光掌握着大量机密,尤其是对蒋军统战工作的核心信息。这位年仅24岁的年轻干部,16岁入党,22岁就担任北平南区区委书记,能力出众,深得组织信任。抗战爆发后,他负责与蒋军的秘密联络工作,对双方往来人员了如指掌。如今他叛变,意味着许多潜伏人员将面临灭顶之灾。

何基沣:危险的焦点

周公最担心的是西北军将领何基沣的安全。何基沣1898年生于河北藁城,是西北军中少有的热血将领。1937年大名府失守时,时任77军179师师长的他深感耻辱,竟举枪自戕,所幸被救回。养伤期间,他读到斯诺的《西行漫记》,对延安心生向往,于1938年秘密访问,次年1月秘密入党。回到部队后,他多次向八路军输送军饷和武器,而项乃光正是这些行动的联络人。

叛徒的背叛

项乃光叛变后,为表忠心,立即向第五战区政治部主任韦永成告密,声称要面见蒋介石。他透露了中原局及多支军队中的地下组织情报,尤其强调何基沣“通敌”的证据——连号法币和枪支编号。韦永成如获至宝,火速上报李宗仁。 叛变的荒唐理由

面对李宗仁的质疑,项乃光道出叛变的“苦衷”:他因妻子被调离而耿耿于怀,怀疑她移情别恋,甚至以“相思成疾”为由向组织申请调回妻子,遭拒后竟选择叛变。这番说辞看似荒唐,实则是其意志薄弱、贪图安逸的借口。

何基沣的化险为夷

李宗仁派人调查何基沣时,西北军同僚冯治安暗中报信。何基沣迅速让军需官携款潜逃,并坚称是下属私自所为。李宗仁虽恼火,却无从追究。项乃光不甘心,转而向蒋介石告状,但何基沣的兄长何基鸿早年曾资助蒋介石,又通过何应钦、陈诚等人周旋,最终蒋介石以“用人之际”为由,不仅未惩处何基沣,反而让他官复原职,甚至赠剑以示信任。 历史的讽刺

1948年淮海战役中,何基沣与张克侠率2万余人起义,给蒋介石致命一击。而项乃光逃往台湾,在孤岛潦倒余生。何基沣则在新中国担任要职,荣获一级解放勋章。这场因个人私欲引发的叛变,最终在历史的洪流中成了正邪对决的注脚。

(改写说明:通过调整叙事顺序、补充细节和人物心理描写,增强故事性和可读性,同时保留核心事件和人物关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家庭饮茶的环境以及茶具的搭配 饮茶是很多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家庭饮茶环境的选择,对饮茶时的整体感受十分重要。家庭饮茶环境总...
原创 美...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这个世界上似乎有个“老二魔咒”。不管是谁,只要一坐上“世界第...
“笔墨世界”跨文化艺术对话在丹... 新华社奥斯陆11月10日电(记者张玉亮)哥本哈根消息:中丹文化交流项目“笔墨世界”跨文化艺术对话近日...
原创 这... 在非洲的广袤土地上,有一种水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它不仅能够激发味蕾...
原创 被...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外国政要来华访问时,能进入毛主席的小书房被认为是极为荣幸的...
原创 她... 曾宪植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备受尊敬的传奇女性,她不仅拥有出众的才智和美貌,还因其杰出的贡献和坚定的革...
原创 诸... 谈到诸葛亮,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在茅庐中便推演出天下三分的局势,或是他在与曹魏对抗时的巧妙计谋——草...
原创 1... 在清朝时期,外蒙古一直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然而,随着沙俄的干预,外蒙古逐渐走上了独立建国的道路。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