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离不开皇帝对于这些权臣的宠信,但即便这些权臣的势力滔天,顶多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状况不免让我们产生好奇,既然这些权臣的势力滔天,却为什么始终无法架空皇帝呢?本期我们就来具体聊一聊这其中的原因。
严格意义上来说,古时候的封建社会其实是极其标准的以皇帝为中心的集权制,真正的封建其实就是分封制。但是从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后,秦朝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王朝,这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权利完全在皇帝手中。
再加上科举制度的兴起,所有的官员都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而来,很多家庭都慢慢步入了仕途生活,这一点就导致皇权更加集中,就更不要说出现权臣架空皇帝的现象了。
而科举制度本身也意味着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诚,科举制度不仅让平民家庭有了出头之日,同时也让官员们被深深禁锢在这个思想的牢笼里,皇帝就是他们唯一的真爱。
清朝皇权集中的现象更为明显,所有人都要将“皇帝万岁”四个字刻在脑袋上。像是制定法律、以及任免官员、又或者说是颁布诏令这一系列的操作,全都是皇帝一个人来做。
再加上皇帝另外还配有军队和财政大权,一方面可以很好的监督财政,另一方面也可以监督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手中握着这么多大权,让权臣很难去摧毁皇帝的意志。
其实说到底清朝是一个权力狂欢的时代,清朝皇帝为了让皇权更加集中,竟然削弱了官员的权力。这其中就包括废除宰相这个职位,过去宰相这个职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清朝不但废除了这个职位,还另外新设立了军机处。
军机处担任的就是宰相的职责,可以说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但要论起具体的官员层级,军机处其实是个“小官”。设立军机处之后皇帝更累了,拥有这样的权力让皇帝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折,据说雍正皇帝就是因此累死的。
虽然说清朝允许汉人做官,但其实对汉人官员还是十分提防的,在重要的职位上还是满人说了算。除此之外,汉人还被要求不能与满人通婚,就是为了杜绝满人被汉人同化的这种可能性。
当然清朝时期的官员们在上朝时期也有非常多的繁文缛节,包括上朝时的跪拜姿势和手势,不同的官员上朝的方式也不同。
就拿乾隆年间的和珅来说,和珅那是非常受皇帝宠信的,不仅自身的威望十分高,敛财的能力也是无话可说,但是乾隆一死,和珅的好日子也紧跟着到头了。这么看来即便这些权臣再怎么权倾朝野,没了皇帝的庇护,也只能落得个自尽的下场。
综上所述,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这些权力之所以无法架空皇帝,除了自身有一定的威望,还要有军权在手,但这两点无论是哪一点都得要得到皇帝的青睐。当然皇帝本身也是老油条了,不断的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哪儿能轻易就让权臣架空了。
纵观历史这个坐标轴,这期间诞生的朝代众多,且每一个朝代的君主都致力于开疆扩土。从夏朝开始的210万到如今我们烂熟于心的960万平方公里。时间见证了所有历史朝代的兴衰,如果要说起所有朝代到今天所有的疆域面积的话,那么如今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能排第几呢?本期我们就来具体聊一聊单从疆域规模来讲,如今的版图排名第几。
从大禹建立的夏朝开始,领土面积约有210万平方公里,就当时的朝代来讲,是通过势力来表示当时朝代的影响力。商汤灭夏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时代,当时的疆域面积有330万平方公里。由周武王姬发建立的周朝极盛时期疆域面积达到340万平方公里。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极盛时期的疆域面积总共有215万平方公里,这个时期的秦朝整个疆域范围相比起现在辽阔的疆域还是有些小的。
西汉时期的疆域面积达到610万平方公里,西汉时期的雄风可以说是震撼了整个中原,东至朝鲜半岛,南至越南北部,西逾今天的帕米尔高原,北抵蒙古高原。
西汉时期的扩张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发展,奠定了汉朝疆域的基本范围,同时初步勾勒了华夏疆域的大概轮廓,也为后代疆域面积打下了不少坚实的基础。
只不过东汉时期有些可惜,东汉时期因为当时国力变弱的原因,整个疆域面积只剩下了580万平方公里。
自打东汉时期开始,华夏的疆域开始出现了缩减,西晋时期疆域面积达到540万平方公里;东晋缩减至280万平方公里;隋朝时期达到470万平方公里。主要缩减的原因还是因为国力变弱,且经历了乱世大乱炖时期,这样缩减的疆域面积一直到唐朝。
提起唐朝大家都会想到大唐盛世,单从领土面积来说唐朝的领土当时就达到了整个华夏的巅峰状态,据研究显示,唐朝国力鼎盛的时候疆域面积达到1237万平方公里,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北包贝加尔湖,可以说几乎整个东亚区域都被唐朝的疆域囊括其中。
而唐朝这样辽阔的疆域并没有维持下去,后期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的疆域面积已经缩减到了不到900万平方公里,所以到北宋时期疆域面积剩下了280万平方公里,南宋更是仅仅剩下了200万平方公里。
到了元朝时期华夏版图迅速崛起,蒙古铁骑踏遍整个欧亚大陆,元朝极盛时期的疆域面积达到1372万平方公里,元朝创作了版图之最,是整个历史上疆域面积最辽阔的阶段。
元朝的疆域面积超越了汉唐盛世,不仅体现了其蒙古铁骑的扩张能力,也为华夏历史上的多民族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总的来说元朝的版图在整个历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
到了明朝的极盛时期的领土面积剩下997万平方公里,但实际上明朝完全掌控的版图区域还不到400万平方公里。
清朝时期因为康雍乾这三位皇帝的呕心沥血,经过一系列的军事和外交活动,在乾隆年间疆域面积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清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能够同时控制东北、西藏、新疆、台湾、内蒙古等多个地方,奠定了如今中国版图的基础。
由于1840年战争的硝烟突如其来,让华夏丧失了不少领土,一直维持到现在中国的疆域面积,也就是960万平方公里。
综上所述,如果单单从领土面积来说,中国现在的版图面积排在整个历史的第四位,在元朝、清朝和唐朝之后,但总的来说,疆域面积不能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全部因素,当然也不能通过疆域范围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价值与意义。
提起琉球,我们就会想到二战时期日本对东亚甚至东南亚所造成的伤害,可以说那个时期日本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而琉球也不是国际上承认的是属于日本的领土。
1945年所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上写的十分清楚,要求日本武装军队无条件投降,这也就意味着日本必须放弃在二战期间占领的其他领土,这其中就包括琉球群岛,那么历史上的琉球群岛为什么会被日本吞并?如果琉球独立,对如今的中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琉球群岛上过去也存在着琉球国,它位于中国大陆的东方,也就是今天台湾岛的东北方,并且这个国家在一百年前还有自己的语言,因为水路比较便利的原因,琉球国被用来作为邻近国家的贸易枢纽。
其实隋朝时期琉球被称为琉虬,元朝的时候又被叫做琉求,一直到明朝时期才被叫做琉球,并且当时琉球实际上是属于中国的属国。
据记载历史上琉求国 的统治者都是向中国的皇帝请求册封,以此来正式确定君臣关系,明朝时期1372年之后,琉球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并且文书和一些正史等记载,都是用汉字所写,明清时期琉球王国一直派遣使者向中国学习语言。
历史上琉球国还帮助中国抗倭,然而随着日本在朝鲜战争中失败后,日本将目光彻底放在了琉球王国身上,所以在1609年,琉球王国第一次遭到了日本的侵略,此后日本对于琉球王国也开始产生了吞并之心。
1875年日本用武力侵占了琉球岛,并且要求琉球不再向大清进贡,且禁止琉球接受大清册封,要求琉球废除中国年号,一向软弱无能的大清在琉球的问题上却始终没有让步,一直坚持琉球为中国所有。
甲午战争中国作为战败方,更是对多个岛屿的领土主权问题没有发言权,所以对于中国拥有琉球群岛部分领土的事实也被大家所遗忘。在二战期间,美方也认为日本通过武力征服的领土必须放弃,美方不承认琉球群岛属于日本,但也没将其交给中国。
最让人觉得惊讶的是,美方没有将琉球岛归还给中国,转而在1972年将其转交给了日本,让日本管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琉球独立了,对于我国有哪些影响呢?
从日方和美方的态度可以看出,琉球群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如果琉球独立成立的话,那么最受益的就是我国的海洋事业,因为琉球群岛位于东海和太平洋之间,是航运往来的战略要地。
琉球独立的话可以清除美日在琉球群岛上的军事存在,以此来保障中国东海进入太平洋的航道安全,让中国的战略空间在太平洋大大扩张,反观日方对于太平洋的影响只会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琉球群岛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琉球独立后还能让中国和琉球在贸易、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琉球独立是一定会加强我国尽快完成统一的进程,而那一天,也正是无数人所期待的一天。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我们对历史上诞生的各个朝代褒贬不一,但其实最让大家接受不了的还是清朝。尽管清朝时期为中国带来了不少领土的贡献,连如今的版图都是由清朝所奠定,但晚清时期对于中国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且纵观多个朝代来讲,清朝整个朝代都是比较软弱无能的,再加上最后一任亡国之君不够有气节,当然还有清朝时期黑暗的统治都让大家不认可,本期就来具体聊一聊清朝口碑不那么好的原因。
首先从亡国之君这个角度来看,溥仪可以说是所有亡国之君里面苟延残喘的一位。整个历史长河里亡国之君有被大臣背着跳河的,也有自缢于煤山的,但溥仪就比较例外了。
清朝亡国的时候溥仪三岁,但亡国之后溥仪还是苟活残命没有殉国,被人撵出紫禁城后依旧苟延残喘,被人捉去当傀儡,做汉奸儿皇帝的时候,溥仪还是没有殉国。
经历了被人抓去当囚徒当筹码,以及被人押上国际法庭当众丑态百出,溥仪还是苟延残喘的活在这世上,也终于熬到了成为中bd.kl3.BiZ96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那一天。总的来说,但凡溥仪能够表现的刚烈一些,从观感上来看也会不一样。
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满汉对立,清朝最开始是由满族建立的国家,从始至终一直由满族统治汉族。并且清朝初期,还强行要求剃发易服,这样不合理的政策引起了众多汉人的不满,以此加深了两个民族之间的隔阂。
更可怕且又疯狂的理论就是清朝始终奉行的是满汉不通婚,同时将汉人封禁,再刺激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以此来互相牵制,这样就能保证八旗的特权。一直到辛亥革命时期汉人才真正打破了满清民族隔阂的牢笼,才真正走上正轨。
不仅如此,汉人在清朝连上朝都不会得到优待,重要职位都受制于清朝。当然清朝大肆宣扬满族文化的同时,压制了汉人文化,可以说清朝的统治被大家看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所以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再加上清朝时期皇权统治更加严重,一些文字狱和其他的手段完全压制了百姓的思想自由,这也让一些知识分子比较反感。
最让大家接受不了的就是晚清时期,清朝内部开始逐渐腐败,国力也逐渐衰弱,面对这样的境况,不少百姓对此产生了质疑,这也就是为什么外蒙和一些国家选择脱离清朝的原因。
当然还有清朝面对列强的侵略,此时清朝是无力应对,并且在鸦片战争之后还签订了不少不平等的条约,甚至是割地赔款,这让不少民众对清朝更加愤怒。
综上所述,大家对清朝不满的原因除了文化、还有民族矛盾、以及晚清时期的腐败无能。虽然说清朝在开疆拓土、以及文化融合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清朝时期的统治也不被世人接受。
总的来说,为什么泱泱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大家唯独看不起清朝?大概率是因为清朝太菜,菜才是原罪。
我们一提起清朝开疆扩土,就不得不提起准噶尔部,毕竟清朝疆域达到极盛时期的时候,就是在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后,总面积达到1316万平方公里。而准噶尔在1678年成为了西北草原上的一股强大势力,那么为什么如此强大的准噶尔部会输给满清皇帝呢?本期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这背后的故事。
其实说到准噶尔部的强盛,就不得不提起准噶尔部强盛时期的人口以及骑兵,准噶尔强盛时期的人口大约在60万-100万之间,能动员的骑兵有10万人左右。17世纪到18世纪的准噶尔部控制天山南北,强盛时期的地盘非常大,伊犁河谷到阿尔泰山脉这些都归准噶尔部。
并且当时准噶尔部统一其他部落后,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强大政权,还创造了专门属于他们的文字。18世纪初期的准噶尔军事能力强到什么地步,它的扩张还触及了俄国和哈萨克等众多势力的边界,当时的沙俄还是准噶尔部潜在的敌人。
准噶尔初期时候还拥有比清朝还要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当时从沙俄进口得到的火枪。实话讲准噶尔听起来可以说是十分厉害,但是在同一时期的清朝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康熙时期的人口在当时大约有1.5亿,再加上随着当时双方战争的持续,清朝也改善了自己的火器装备,同时也拥有更加严密的军事组织。
除此之外,在清朝这个皇权更加集中的时代,它拥有极大的财力和源源不断的兵力,哪怕是在战场上也清朝也能够迅速恢复战斗力,反观作为游牧民族的准噶尔部,却没有相应的财力与清朝相匹敌。
再加上准噶尔内部局势的不稳定,清朝当时通过了多个手段分化了当时蒙古各部的力量,比如说通过联姻、封赏等政策,以此成功削弱了准噶尔部的联盟基础。
我们总说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准噶尔的地理位置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一定的优越性,因为准噶尔部处于西北地区。
可以说他们的地理位置既是屏障也是牢笼,夏暖冬凉用来形容这个地区最合适不过,昼夜温差太大,并且地壳运动频繁,降水量又十分稀少,平均每年的降水量连200毫米都没有。
当时西北地区的气候变迁和有限的水草资源让准噶尔部在生存空间上受到了限制,也就是说在清朝军队能够补给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兵力的时候,准噶尔却无法找到补给。再看当时的大清,不仅雨量充沛而且拥有肥沃的土地,可以说有充足的后勤保障。
综上所述,从康雍乾三代70年的时间里,可以说大清和准噶尔进行的拉锯战多次胜败交替,而最终在很多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准噶尔还是没能维持住这场战力,从而被清朝彻底击败。其实通过当时准噶尔部和大清的对比,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内部因素,我们不难发现当时清朝的成功其实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领土从夏朝的210万开始到如今的960万,历经几千年的变化,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张缩减。而历朝历代的疆域变化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如今中国的版图达到960万平方公里,但这960万也离不开先辈们的付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也并不是只有汉人。
中国大概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依靠侵略却获得辽阔领土的国家了,能拥有如此辽阔的领土,也不仅仅只靠武力征服,当然还有中国独特的“柔性扩张”方式。那么为什么古代看上去侵略性不强,却能获得这么大的领土呢?本期我们就来具体聊一聊。
自古以来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做“师出有名”。纵观整个历史,从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开始,此后的每一位皇帝,都将大一统刻进了自己的DNA里,仿佛实现大一统就是他们毕生的心愿。
而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修建了万里长城。其实外族入侵早在秦朝之前也有过先例,比如西晋时期发生的五胡乱华,正因为西晋当时发生了内乱,让匈奴趁虚而入。
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不仅有匈奴入侵、还有鲜卑、羌族等众多外族入侵中原,对于当时汉人的天下是造成了不小的破坏。除此之外,还有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的灭亡,除了有内部原因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军外,当然还有外族后金的入侵。
正是因为有外族政权的入侵,开始侵占领土,汉人不得已开始反击,可以说每一次出征都有正义的理由。
回望整个历史长河,虽然说汉人一直在挨打,但疆域却在不断扩大。其实对于一个国家入侵另一个国家这样的现象,造成的结1a.kl3.BiZ96果无非只有两种,一种就是胜出的一方吞并输掉的一方,侵略者逐渐融入中国,将自己的领土也融入中国;另一种是胜出的一方单纯掠夺物资,或者输掉的一方谈判双方议和。
由此可见,历史上入侵中原的结果都是被中原所同化,并且多个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当今的中华文明。
其实自古以来,汉人主张的都是建设文明,所以当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之后,开始逐渐接受儒家文化,并且开始学习汉语。忽必烈就是一个例子,一建立元朝之后就下令让大家开始学习汉语。
当然也包括与汉人通婚,最终融入整个汉文化体系,而汉文化让周边的民族也纷纷归附,这也就是为什么“征服者反被征服”的原因。
此外,中原的气候非常宜人,物产丰富,不像北方民族处于苦寒之地,南方却非常湿热,这种天然的地理环境让周边的外族纷纷而来。当然中原也不着急用武力吞并其他外族,而是选择修路或者通商,再加上移民来实现对其他外族的渗透,最终实现了文化的整合。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之邦,即便总是遭受外族侵略,但还是会以自己的方式让其他外族融入中国,并且顺便将他们的领土也纳入了中国的版图。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领土面积才会越来越大。
从夏朝开始的中国历史历经几千年的更替,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经历了多个王朝的兴衰交替,历史也见证了每一个王朝的沧桑变化。那么在这几千年时间里所诞生的王朝中,究竟哪一个是最强盛的呢?本期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历史长河里最强盛的三个王朝。
首先我们如果提起一个王朝的强盛,那么对于这个王朝不可忽略的就是它的人口、军事力量、文化影响、以及这个王朝的疆域面积和经济实力,综合来看得分最高的王朝就是最强盛的王朝,反之就是相对来说比较弱的王朝。
元朝极盛时期的疆域面积有1372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高达9000多万人。我们提起元朝,就不得不说元朝的疆域面积,是整个历史朝代中的疆域之最。
而这些当然都是蒙古人多次征战打下来的领土,当时蒙古的铁骑都已经踏到了欧洲,元朝的疆域面积也可以说是占据了整个东亚。
元朝军事的影响力强悍到什么程度呢,蒙古人一直向西打到欧洲,可以说几乎征服了整个亚洲。虽然说元朝时期军事力量十分强大,但综合来看,元朝的影响力其实比不上汉唐,所以元朝排第三。
唐朝极盛时期的疆域面积有1237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有8000万人。如果说提起历史的朝代,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唐朝了,大唐时期的盛世繁华,百姓安定富足,是整个历史长河里统一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如果说有一次穿越回古代的机会,想必大家都会选择唐朝去领略风采吧。
首先唐朝军事力量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先是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紧接着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灭掉了东突厥,后来又继续征服了吐谷浑,征服了高昌、打通了西域。
有了李世民时期征战高句丽留下的基础,终于在唐高宗时期灭掉了高句丽,从而将朝鲜半岛纳入唐朝版图。
而唐朝时期的文化也达到了新高度,不少文人墨客都在这个时期涌现,像李白、杜甫等诗人,他们的作品可以对扩大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此之外,唐朝时期还诞生了武则天这样一个女皇帝,可以说是整个封建社会中最开放的思想。还有多个国家派人去唐朝学习文化,如今国外的唐人街也是得名于唐朝,总的来说,唐朝是历史上第二大强盛的王朝是当之无愧。
汉朝极盛时期的疆域面积有568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有6300万人。要说汉朝的强盛,就不能不说汉朝时期的军事力量。
谈起汉朝的军事力量,就不得不说汉武帝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等众多著名将领在整个对抗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其实汉朝时期正是匈奴最嚣张的时候,双方在武力值上硬碰硬,汉武帝凭借着军事力量硬是打退了匈奴,这也就展示了汉朝强大的军事能力。
最著名的就是霍去病创造了整个华夏军事史的最高战绩,“封狼居胥、禅于姑衍”就是用来形容霍去病的战绩,在匈奴人的祭祀圣地进行封禅,这让匈奴人是打心底里恐惧。
也就是这个时期汉武帝打通了河西走廊,开辟了丝绸之路。除此之外,人口数量的增长也让汉朝经济的发展达到了黄金时期,再加上汉朝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相对来说都比较成熟,国内外贸易也很开放,并且当时汉朝的儒家文化给整个汉朝带来了长治久安的现象。
综上所述,结合多个因素来看,无论是从文化影响上还是军事实力上,汉朝都是整个历史长河中最强盛的王朝。
西汉时期最著名的就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但除了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人物被大家忽略,这个人就是冯2b.kl3.BiZ96嫽从陪嫁侍女到成为外交官,冯嫽曾经遍访西域三十多个国家,并且帮其平息干戈,冯嫽的故事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也成为了我们前进的榜样,本期就来聊一聊中国第一个女外交家冯嫽的故事。
西汉时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来后,于是向汉武帝建议可以与乌孙结盟,为了一起对抗匈奴,汉武帝决定和西域诸国里最强大的乌孙国联姻。
汉武帝后来将楚王刘戊的孙女封为了解忧公主,并且将刘解忧下嫁给了军须靡。当时冯嫽作为刘解忧的陪嫁侍女,一起前往乌孙国。到达乌孙后,冯嫽成为了刘解忧的得力助手,并且凭借自己对汉朝历史的理解很快就适应了西域的环境。
虽然冯嫽身份卑微,但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很快在乌孙国崭露头角。为了更好的完成使命,冯嫽开始努力学习西域语言,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冯嫽就已经熟悉西域诸国的语言文字,并且适应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真诚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
除此之外,冯嫽还擅长写隶书。当时西域的多个国家已经被匈奴控制,冯嫽就意识到这对于汉朝是非常不利的,于是奉朝廷之命,以自己的使节身份代表刘解忧去访问各国。
访问的同时,冯嫽还带了众多赏赐巡防于各国,以此来彰显汉朝的大国风范,并借此宣扬汉朝教化。每一个国家的君臣看到冯嫽的一介女子还能作为使节出使,并且还大方谦恭,对冯嫽是真心夸赞。
最让大家惊叹的是,冯嫽在和大家交谈的时候连翻译都不用,这让各国的君臣对冯嫽开始不住夸赞。冯嫽出使时的大方谦逊,善于言辞很快获得了各个国家君臣的信赖,冯嫽也因此名声鹊起,大家都尊称冯嫽为“冯夫人”。
冯嫽也因此获得了乌孙右大将的喜爱,乌孙右大将欣赏冯嫽的从容与智慧,并求娶冯嫽。选择从大局出发的冯嫽,一切都是为了汉乌之间的和谐,最终欣然同意。
而冯嫽的丈夫和乌就屠关系很好,但乌就屠却叛变。冯嫽临危受命前往北山去劝降乌就屠,冯嫽站在各个角度向乌就屠分析了一番。一旦汉朝与乌孙开战,受苦的只会是两国的百姓,这一仗即便乌就屠赢了,却也未必会获得百姓的爱戴,更是连好名声都没有。
乌就屠因为知道自己不是汉朝的对手,便就着冯嫽的台阶而下。冯嫽劝说成功后,乌孙国就此成为了汉朝的藩属国。
叶青版冯嫽
而知道冯嫽劝说成功后的汉宣帝无比高兴,诏令冯嫽回国,汉宣帝也是未见冯嫽真容,向来只闻其名。冯嫽回到阔别四十年之久的长安,心中百感交集。冯嫽因为劝降乌就屠成功,以此被封为正使,再次出使乌孙。
冯嫽可谓巾帼英雄,当时巡防西域各国时,就有人称赞:“此汉朝奇女子,性情疏阔不输男儿,细致伶俐更胜一筹,此乃当世巾帼是也”。
纵观整个历史舞台,在舞台上有不少闪闪发光的优秀女性,她们的身影倒映在整个历史长河里,指引我们向前。而作为后辈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让她们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也希望在她们的指引下,我们能发出新的光亮。
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中国的版图也在每一个朝代发生了变化,纵观整个历史,中国的版图在历史上有扩张也有缩减,有收3c.kl3.BiZ96复也有流失。然而提起土地的流失我们不得不提起清朝,清朝由于自身国力衰弱腐败的原因,再加上当时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导致有很多土地都割让给了其他国家。
而在我国历史上丢失的最后一块土地就是唐努乌梁海,这是中国最大的一块飞地,它的丢失至今让人痛心疾首,本期就来具体聊一聊我国丢失的最后一块土地唐努乌梁海。
说起唐努乌梁海,其实它和中国的渊源应该追溯到汉代时期,汉代时期其就已经有了我国国民的活动痕迹。唐朝时期其归属安北都护府管辖,这个时候就已经纳入中国版图。
宋金时期的时候还不叫唐努乌梁海,当时其属于西辽政权,被称为谦谦州,元朝的时候被称为益兰州,明朝属于蒙古瓦剌部,一直到清朝时期才被称为唐努乌梁海。
清末图瓦地区地图
唐努乌梁海在清朝时期位于外蒙古的西北处,是蒙古族的聚居区。一直到17世纪初期的时候,沙俄势力开始不断向唐努乌梁海侵蚀,虽然在1727年双方通过谈判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这则条约虽然说遏制了沙俄的公开扩张,但沙俄对于想要征服这片土地的野心并没有消失。
1860年一直到1869年这段时间里,沙俄通过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的条约,以此扩张了唐努乌梁海的西北部分领土,以及面积有4万平方公里的优质草地。
后来沙俄不满足于条约的签订,转而改成了掠夺,通过非法途径不断向唐努乌梁海渗透。一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时候,沙俄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工商和矿业已经高达80家。
除此之外,1912年面对外蒙独立的时候,唐努乌梁海地区也被影响。最主要的还是受到了当时沙俄势力的挑唆,沙俄本质上也并不是想要让唐努乌梁海独立,而是想要吞并它。
当代外蒙古与唐努乌梁海地图
一直到1914年,沙俄表面上对唐努乌梁海进行保护,实际上已经侵占了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也成为了沙俄的殖民地。
但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却给了中国收复失地的机会,中国借此机会以武力收复了唐努乌梁海,虽然说回归了祖国,但其还存在分离的趋势,当时驻守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中国驻军大部分都遇害。
收复唐努乌梁海的路线图
1921年唐努乌梁海选择独立,建立唐努图瓦共和国,1926年改为图瓦人民共和国。1945年苏联加强了对唐努乌梁海的控制,虽然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继承了在唐努乌梁海这件问题上的主张,但是1950年中苏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让唐努乌梁海被划给了苏联。
1991年苏联解体,图瓦人民共和国成为了俄罗斯联邦的一个主体,一直到1994年图瓦人民共和国进行公投选择脱离俄罗斯联邦,成为独立国家,这一次图瓦人民共和国真正在法理上脱离了俄罗斯。
综上所述,过去的唐努乌梁海如今已经成为了图瓦共和国,这片土地拥有丰富的资源以及多元的民族文化,同时也面临着贫困和落后等问题,它不仅仅是中国流失的最后一块土地,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遗憾。
在中国的历史上疆域变化一直是让大家热衷的话题,中国的领土在历朝历代都通过不同程度的扩张和收缩,其中元朝和清朝的疆域是最为可观的。
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也因为各种原因经历了挑战,在这个时期我国的一些领土丧失。一部分是被其他国家占领,一部分是在外部条件的干预下选择了独立,本期就来聊一聊从我国独立出去的这五个国家现状如何。
首先提起领土的丧失,我们就不得不说起清朝,清朝在乾隆年间的疆域其实是非常可观的,在康雍乾三代帝王的努力下,清朝平定准噶尔后的疆域达到黄金时期。
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南达南海、西南达西藏等地区、西抵葱岭、巴尔喀什湖、东北抵外兴安岭,库页岛等,东南包括台湾等。当然清朝当时的版图为海棠叶状,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的版图。
然而清朝面对这么多的领土,却无暇顾及,除了当时列强的侵略,其实清朝本身也面临着腐败,国力逐渐衰弱,导致清朝最终无法守住这样一块巨大的版图。所以多重原因让清朝不得不放弃大片领土,也就是蒙古国和吉尔吉斯地区先后脱离独立。
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个部落,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后,又由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中国,这使得蒙古地区成为了元朝的一部分。
元朝逐渐衰弱后,蒙古国陷入了分裂状态,一直到后期伴随着清朝内部的腐败和国力逐渐衰弱,蒙古国虽然表面上受制我国,但其实内心已经有了想要脱离的心思,再加上这个时候苏俄还在其中干预。蒙古国最终在1911年宣布独立,一直到1946年中国才对蒙古国独立予以承认。
独立后的蒙古国如今不仅面临着经济问题,这同时也面临着内部制度和法治保障问题,这些都阻挡了蒙古国的发展进程。并且蒙古国由于过度伐木和开采煤矿,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土地也逐渐干旱。
从唐朝时期开始吉尔吉斯斯坦就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当时的吉尔吉斯斯斯坦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可以说是见证了历史的辉煌。并且诗仙李白也是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境内,足以可见这确实是一处好地方。
清朝时期吉尔吉斯斯坦将这片领土纳入了版图,而随着沙俄势力的不断扩张,吉尔吉斯斯坦也被吞并,终于在苏联解体后的1991年宣布独立。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也是面临着和蒙古国一样的发展困境,主要原因还是太过于依赖自然资源的出口,一直到2022年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黄金矿场发生了严重的灾难,导致很多水体都受到了污染。经济方面除外,独立后的吉尔吉斯斯坦还屡经政变。
这些都是要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的问题,吉尔吉斯斯坦和蒙古国一样,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来解决挑战。
从秦始皇南征百越时期开始越南就已经被纳入版图,五代十国时期已经独立。后来在历史上越南一直作为藩属国存在,一直到近代在20世纪中叶选择独立。
独立后的越南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的问题,虽然说越南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但其实越南内部还是存在着不稳定和不平衡的问题,但越南人民还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唐朝时期塔吉克斯坦作为安西大都护府的一部分,因为这个身份也见证了整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近代时期塔吉克斯坦被俄国所占领,最终在20世纪选择独立。
早在汉朝时期哈萨克斯坦就已经归属其版图,到唐朝的时候还属于当时的都护府管辖,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哈萨克斯坦这片8u.kl3.BiZ96地区也随之流失。但清朝的鸦片战争之后,哈萨克斯坦被沙俄占领,终于在1991年脱离中国。
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有着相似的历史,现状也极其相似。近年来塔吉克斯坦不仅面临着经济困境,同时还有恐怖主义威胁。
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现状还比较复杂,经济水平和相邻国家比起来还是略微逊色,还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整个国家级经济提供支撑。
综上所述,历史已经成为必然,对于这五个已经独立出去的国家来说,无论是肠子要悔青了还是保持着庆幸的态度,现如今还是把握好当下,一起携手与共建设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