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引进来”,“留得住”“干得好”应该是续写招商引资“下半篇文章”的应有之义,更是招商、安商的“赢商”之道。相传管仲担任齐国国相时通过采取税收优惠、开展政府服务、维护市场秩序、支持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使齐国商业空前繁荣。
今年以来,峡山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深入实施“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秉承企业“困难时帮一把,疑虑时助一把,起势时推一把”的原则,从企业需求出发,以真心实意服务,助推企业“留得住”“干得好”。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叮铃铃......”今年6月份,知识产权专项服务小组接到一通急切的电话。电话中,山东龙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代春龙称,公司现拥有33个发明专利、5个实用新型专利、1个外观专利,目前,企业发展急需要资金,想知道能否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获得贷款。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放下电话后,知识产权服务专项小组第一时间协调并组织金融机构上门与企业开展“面对面”交流,现场解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常见形式及贷款额度等,解答企业疑问,根据企业实际,为其制定最适宜融资方案。方案确定后,专项小组便协助企业开启了融资申报、质押登记之路,通过“手把手”开展申请指导、协助准备登记材料、登记填报等,仅用7天时间就助力企业获得1001.66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此次融资的快速到账,是峡山区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又一实践。
如何在企业起步的“关键阶段”、萌芽成长的“关键环节”,送上货真价实的“关键帮扶”?聚焦解决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痛难点的“服务企业专员”“服务企业专项小组”机制应运而生。构建区街两级服务企业专员包靠企业机制,选派区领导、部门主要领导、街道党政正职49人、街道科级以上干部79人组成服务企业专员队伍,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162家。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11个区级服务企业专项小组,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用工、能耗煤耗、审批服务等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精准解决用工、资金、订单等各类诉求135个,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终点并不是解决“一个问题”,而是推动由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今年以来,峡山区以服务企业专员、专项小组收集到的诉求为切入点,坚持知识产权申报、运用、保护并重,综合运用开展“知识产权大走访”发放《惠企政策明白纸》、联合市级专家开展“十院百企千人”知识产权服务行与“知产惠智”创新人才专项服务、打造“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铁拳行动等方式,帮助7家企业争取到知识产权类补贴18.12万元、为21家企业系统讲解专利申请中常见的问题缺陷,解答疑问32项、办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3起,罚没款1.29万元。截至目前,峡山区高价值发明专利59件,比值43.07%,比值率全市第一。
好办易办、高效办成
校外培训机构办理办学许可延续,需要多久?在峡山,答案是“最多3个工作日”。
在峡山政务服务大厅,上演了高效办成的“样板戏”。峡山希望美术在内的6家校外培训机构当天办理完成办学许可延续。“如果不是工作人员短信提醒,我们都已经忘记办学许可证要到期了,本以为要在多个窗口跑好几趟手续,没想到只在1个窗口提交了一套申请材料,当天内便完成了延续,让我们6家机构得以正常开展业务。”暖心的服务与高效的办事效率,让6家校外培训机构赞不绝口。
“在此之前,办理办学许可证延续需要跑教育、消防等多个部门提交5套材料,每个部门单位需要排队等待。不仅如此,还需要进行现场勘验,一个办事周期至少15个工作日。”6家校外培训机构代表、峡山希望美术培训机构负责人王培彬回忆。
办学许可延续高效办成的背后,是经营主体从“找部门”到“找政府”的转变,是从“一件事”多次办到“高效办成一件事”转变。峡山区从经营主体准入准营、经营发展、工程建设、注销退出等急难愁盼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打破部门、条线界限,将经营主体信息变更、迁移登记、项目审批、办托育服务等20个跨7个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像拼积木一样拼接起来,通过线下综窗受理、线上政务服务网通办、数据信息内部流转等方式,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推动经营主体办事时限平均由118天压缩至15天,办事效率平均提升87%。
如果说“高效办成一件事”是制度和模式创新,那么“政务+园区”则是服务升级。峡山区打破传统的政务服务场所限制,将窗口搬进园区,实现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高频事项“墙内事墙内办”“园区事园区办”,平均跑动次数压减40%、办理时限缩短50%,推动以“政事高效”赋能“企事有解”“企事优解”,企业满意率达95%以上。
服务前移、护航加速
山东省公布的2025年度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潍坊坤泰沃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优梦生物科技(潍坊)有限公司、圣荣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回想起当初区经发部门主动提醒公司进行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并安排‘企业管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反复指导完善,提升了申报材料专业度。政府这种把企业事当成自己事,真心实意为企业争牌子,助力企业提高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让我们刮目相看。”圣荣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浩由衷赞叹道。
马志浩口中的“企业管家”正是峡山区为了护航企业发展壮大,开展服务前移的生动实践。峡山区筛选33家重点企业纳入重点企业培育库,建立“一企一档”梯次培育动态清单,申报前,通过“指标解读+专家问诊”的攻坚模式,提前制定企业升级培育计划;申报中,针对企业政策申报共性问题,整理成“明白纸”重点讲解,针对个性问题,“企业管家”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报专利申请、积极争取省市主管部门指导等方式,提高材料申报的专业度。截至目前,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7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达20家。
同时,为了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当好“零号员工”,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找订单”“组主场”等系列活动,帮助龙安泰、圣荣电子等78家企业获得融资5.17亿元,促成龙安泰、华信纤维素等优质企业1-7月份实现互配互采额3亿余元,高效办结人才住房、子女入学、政策咨询等各类诉求200余项,消除企业后顾之忧,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鲜活的案例,折射出峡山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体现政企勠力同心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峡山区将立足实际统筹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落实,着力构建“无事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政商新生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李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