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功绩不弱于朱元璋,却为何处死自己的老师?
创始人
2025-10-02 12:31:30
0

在明朝历史上,有两位皇帝都是以皇太孙身份登基,他们分别是建文帝朱允炆与明宣宗朱瞻基。这两人都曾面临一位权势与野心兼备的皇叔,但他们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建文帝朱允炆:孝心动祖父,却因削藩过急而失国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若非父亲懿文太子朱标早逝,这皇位绝不会落在他的头上。朱元璋以武功开国,渴望培养一位能以文治国、巩固大明基业的明君。朱允炆在父亲病重期间日夜守候,孝行深深打动朱元璋,使他认定这个孙子若加以教导,必能符合自己的理想。

登基后,朱允炆推行多项利于百姓的改革,但因年少气盛,在处理诸王权力时手段过急,尤其削藩之策触动了燕王朱棣的防备,最终导致“靖难之役”的爆发。建文帝在皇叔的叛乱中败亡,甚至下落不明,成为明史一桩悬案。

明宣宗朱瞻基:深得祖父喜爱,文武兼修定天下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孙。据传朱棣在他出生那夜梦见朱元璋赐玉圭并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玉圭是象征王权的礼器。这一梦虽无实据,却反映了朱棣对孙子的深厚喜爱。他亲自将朱瞻基立为皇太孙,并倾心培养。

朱棣虽然更倾向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碍于立嫡立长的制度,迟迟犹豫。直到学士解缙一句“好圣孙”点醒朱棣,他才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并让朱瞻基随侍身边,亲自教导他治国与治军之道。朱棣还曾令朱瞻基走访村落、察看农具与民生,并亲手撰写《务本训》教诲他体察百姓疾苦。多年熏陶使朱瞻基文武兼备,眼界开阔。

登基后,朱瞻基迅速平定皇叔朱高煦叛乱,宽厚待人,不加诛杀。他信任贤臣,虚心纳谏,减轻徭役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甚至赦免了曾辱骂其父的李时逸。为了提倡农桑,他亲自下地示范农耕。在他与“三杨”等文臣、张辅等武将的合作下,天下清明、经济繁荣,史称“仁宣之治”,成为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后的又一盛世。

戴纶案:仁君亦需威权

然而,再贤明的皇帝也难免有失。宣德元年(1426年),朱瞻基准备在昌平狩猎,兵部左侍郎戴纶上书劝谏,认为狩猎劳民伤财。戴纶是朱瞻基的旧师,本是出于忠心,但这次皇帝勃然大怒,将其贬至安南,又以“不满皇帝”之罪逮捕回京,牵连同样任教过皇帝的林长懋。最终戴纶被处死、家产充公,林长懋入狱十年。

为何这位以民为本的仁君会痛下杀手?民国学者李平心认为,朱瞻基此举是为了在保持“善于纳谏”声誉的同时,向群臣宣示帝王威权。戴纶与林长懋只是这场权力示威中的牺牲品。历史上,帝王虽可仁厚,但往往也需通过震慑手段来稳固统治。

结语

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英年早逝,立长子朱祁镇为太子后驾崩。纵观其短暂一生,他以民为本、政清刑简,深得史家称赞。相比仓促削藩而失国的建文帝,朱瞻基在祖父教导与个人才智的作用下,成为大明少有的贤君,超额完成了作为君王的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名家字画回收选丰宝斋:北京上门... 对于藏家而言,名家字画的变现过程,最看重商家的专业性与可靠性。北京丰宝斋专注北京地区字画收购、名家字...
北京丰宝斋上门收字画:专业鉴真... 藏家手中的名家字画,既是艺术珍品,也是心血所藏,销售时最担心遇到鉴真不专业、报价虚低的商家。北京丰宝...
中国艺术瑰宝:皇权与艺术的对话 御赏菁华:重要私人珍藏中国艺术瑰宝 当宋徽宗在《听琴图》上写下“天下一人”的花押时,中国艺术史悄然开...
原创 章... 公元前209年七月末,陈胜攻下陈城并自称张楚王。随即他调整了自己的战略部署,精心布置了多条战线,并将...
原创 得... 1960年10月,舒同突然被解除山东省委书记的职务。这个决定让他感到意外和措手不及,但他没有选择隐退...
原创 美... 铁幕降临,美苏对峙 冷战那会儿,美国和苏联俩大国掰腕子,简直就是一场没枪没炮的拉锯战,从1945年二...
从锦江到中江,“两江”当代艺术... 日前,“锦江艺术季”(第四季)第三场活动——“绘塑共生”锦江/中江“两江”当代艺术交流展在许燎源现代...
奢侈品媒体|梵克雅宝L’ÉCO... 奢侈品媒体讯:我们总是沉醉于宝石切割后的璀璨,却鲜少有机会,去凝视其诞生之初那份来自地心深处的、充满...
原创 李... 天宝五年(746年),大唐朝政发生了剧变,这场风波迅速震动了整个社会。刑部尚书韦坚和河西节度使皇甫惟...
原创 突... 日本为啥总敢挑战中国?其实这个问题,搁在历史长河里看,真挺让人捉摸的。 明明中国体量大、底子厚,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