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处南朝陵墓石刻散布,南京、镇江协同立法保护
创始人
2025-10-01 13:04:23
0

南京、镇江两地散布着29处南朝帝王、贵族陵墓的神道石刻,是研究六朝制度的“活化石”,由于分属不同行政区域管理,存在保护标准不统一、执法力度有差异等问题。

8月28日,南京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南京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议案的说明。

此前的25日,镇江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已审议了《镇江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两市相继审议《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标志着南京都市圈首个文物保护地方协同立法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南朝陵墓石刻是南京、镇江共同的文化名片,两地人大机关通过跨市协同制定文保地方性法规,打破行政壁垒、统一保护标准、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协调联动,将为跨区域文化遗产的协同立法保护与协调发展提供经验。”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负责同志表示。

南朝陵墓石刻与北朝石窟寺呼应,在东亚石刻艺术史上地位突出,其“陵园-神道-石刻”三位一体的格局是独特的纪念性景观体系。这29处石刻距今约1500年,承载着南朝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信息,见证了江南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

位于镇江句容市的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

由于石刻分布在南京江宁区、栖霞区和镇江丹阳市、句容市,保护标准不统一,执法力度有差异。同时,保护管理权责分散,涉及文物、规划、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协同不足的情况。立法过程中,南京、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就相关条款进行充分讨论,推动两地法规既保持协同性,又有地方特色。

澎湃新闻了解到,进入首次审议的《南京市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草案)》不设章节,共23条条款,体现“小而精”的立法特点。从界定保护对象入手,《条例(草案)》拟明确南朝陵墓石刻的范围为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南朝帝王陵墓的地上石刻、地下墓葬及相关陵园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具体包括石兽、石柱、石碑等遗存,墓葬、神道、陵墙及相关附属建(构)筑物等遗存,以及周边环境及其历史风貌。

《条例(草案)》拟提出,“南京市人民政府应与镇江市人民政府加强在南朝陵墓石刻保护协同、资源整合、价值挖掘、制度衔接、工作协作等的沟通与合作,尤其要共同推动南朝陵墓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以形成跨区域保护合力。

保护区划内的精细化管理是保护工作的关键。《条例(草案)》拟构建起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地下埋藏区、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递进的分级分类保护体系,确保本体、结构功能、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划定“行为红线”,细化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禁止性行为,保护范围内禁止挖山取土、修建坟墓。同时,划定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对南朝陵墓及石刻进行整体性保护,明确由市文物主管部门及时组织考古调查和研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博士茶馆哲宁老师传统企业家的思...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传统企业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时代的浪...
一年两次输给中国U22男足 韩... 11月15日,U22国足在2025年“熊猫杯”比赛中以2比0击败韩国队。而且,这是他们今年第二次击败...
原创 郑... 名声往往遮掩了真实的平凡,而华丽的外表也可能只是空洞的装饰。这个道理十分明显,甚至历史上的皇室人物也...
原创 朱... 朱德,大家都称他为福将,他一生经历了无数战斗,却从未受过重伤,似乎总是能化险为夷。很多人认为,朱德作...
点画:书法审美的基石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自叙帖(书法·局部)怀素 祭侄文稿(书法·局部)颜真卿 丧...
原创 民... 这是一组民国初年的天津老照片,拍摄时间大约在1912-1914年,拍摄者是一个活跃在天津的英国记者,...
原创 猪... 古代有一类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人,他们精通天文地理,能够一眼看透他人的命运,这些人便是相士。他们的世界...
强化艺术智性与人工智能的协同 段卫斌 自古以来,艺术与科学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至新阶...
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今晚... 新安徽风起,皖韵映华章。11月15日晚,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黄山市隆重开幕。本次盛会嘉宾云集...
被俄军打崩了!乌军防线正全线崩... 打崩了!南顿涅茨克方向,俄军攻占了位于扎波罗热州境内的新佩诺夫斯科耶村。目前乌克兰军方高层十分关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