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东晋虽然偏安一方,但却积极北伐?
创始人
2025-10-01 12:02:42
0

在华夏历史上,存在三个比较著名的偏安王朝:东晋、南宋和南明。当然这三个王朝对于北方强敌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东晋对于北方强敌坚持“晋贼不两立”的态度,坚决不和北方强敌共存。比如石氏赵国(十六国后赵)的君主石虎在位后期,有感于东晋的底蕴,知道东晋的底蕴不是石氏赵国能比的,也知道北方人心都归向东晋,所以石虎派人到江东向晋廷送礼,表示希望晋廷能承认石氏赵国对北方的统治。不过这个请求被晋廷拒绝:什么胡虏王八,也配来送礼?

南宋对北方强敌的态度是反复的:比如宋高宗选择向金廷认怂,但是宋孝宗却选择北伐。之后宋孝宗眼看宋兵打不过金兵,于是选择妥协。后世又有宋廷打算北伐,但情况和宋孝宗时代差不多。

不过总的来说,南宋多数君主还是渴望能收复中原的。

而南明的态度则尴尬了:从南明一开张,对清廷的态度就是软弱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东晋虽然偏安一方,但是北伐却十分积极?

1、权臣的盘算

华夏君主的集权,其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一定漫长的演化,最终导致皇权失去制约,到了明清时代,封建专制抵达巅峰。

东晋皇权暗弱这一点在华夏历史上是很出名的。而在华夏历史,往往存在这个现象:那就是皇权一旦暗弱,总会有野心家打算取代原先的皇帝,自己上位。因此东晋历史上野心家不断。

不过在那个年代,权臣想要取代皇帝做新的皇帝,手里得有资本:说白了,就是你凭什么取代原先的君主?你都立下什么功劳了?比如曹丕代汉的理论就是,汉末天下大乱,生灵涂炭,黄河流域百姓十不存一,而曹操扫平群雄,为天下换来稳定,还得天子带来了体面。所以如今曹丕希望汉献帝能顺天应人禅位。

汉献帝虽然不肯,但一方面朝廷都服从曹丕号令,加上曹丕理由充分,所以汉献帝只好乖乖禅位。

这个逻辑在东晋十分适用。所以,东晋的权臣想要捞资本问鼎地位,就得在军事上找点成就。所以东晋历史上,有过著名的桓大司马北伐、刘裕北伐——事实上,刘裕也确实因为对外战争立下的功劳,攒够了推翻东晋的政治本钱。

2、信心问题

当然,东晋武将积极北伐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北方的敌人,综合实力并不是太强。

东晋时期,北方的胡人君主在中原的统治,或者存在根基不稳的情况,或者就是割据很小一块土地的小国。因此这方便桓大司马、刘裕这样的将领逐个击破——比如刘裕灭掉的南燕,其实地盘就相当于东晋的一个州,实力并不大。

而南宋面对的局面就尴尬了:一方面皇帝猜忌武将,担心武将做大以后威胁皇帝。同时北方的金廷军力不弱,所以南宋的北伐政策首鼠两端。而南明本身就是军头拥立下的傀儡,军头惧怕清兵,所以当然没条件搞北伐。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作业对象的难度系数,很大程度影响积极性和信心。因为东晋面对的对手,主体来说,实力都不强,所以这给了东晋将领很大的信心。这也是东晋将领热衷北伐的原因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前言 南北朝时期,南陈政权一度强盛,但最终却在陈后主的领导下走向了灭亡。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个曾经辉...
原创 赤... 最近有空又翻阅了一下《三国演义》,突然产生了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想法:为什么刘备会放弃荆州而选择益州呢...
原创 1... 1879年是光绪五年。还是慈禧垂帘。这是一组当时北京的街景老照片,不仅看出当时朝廷的无能,也看出对城...
诗墨相生意更浓——从《上阳台帖... 诗墨相生的人文精神在中国艺术的璀璨星河中熠熠生辉,李白以不朽诗篇光耀千古,被尊为“诗仙”。然而其书法...
川渝台生华彩寻踪:彝乡文化与千... 中新网成都11月16日电 题:川渝台生华彩寻踪:彝乡文化与千年陶艺里寻两岸情缘 作者 王利文 “彝族...
指尖皆可创 非遗传艺记——指尖... 2025年11月15日上午,通辽市图书馆内暖意融融、创意满溢,“指尖皆可创 非遗传艺记——指尖陶艺活...
新书《货币新局》出版 注:2025年10月,《货币新局:国际金融格局重塑与人民币新机遇》一书在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这本书的缘...
原创 历... 伊默尔王朝的崛起 伊默尔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世纪初的德国,当时他们定居在今天的赫塞尔省一带。...
当艺术遇见全运,“艺创全运”新... 11月15日下午,广州迎来了一场艺术与体育交相辉映的文艺盛会,“艺创全运”新大众文艺优秀作品展在广州...
美国大使给中方发来通牒,要求交... 最近,美国驻希腊大使吉尔福伊尔公然要求中国“交出”比雷埃夫斯港的控制权,这一荒谬的要求不仅让人哑口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