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韩林儿的父亲是韩山童,他是一位在元朝末年率先进发农民起义的领袖。然而,韩山童的革命梦并没有持续太久,最终被敌人残忍杀害。由于韩山童在人民心中的巨大影响力,他曾经的部下刘福通等人便将年轻的韩林儿迎到了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并将其立为皇帝,称之为小明王。新建立的国号为大宋,而年号则叫做龙凤,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然而,韩林儿其实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傀儡,手中并没有实权。在他的统治下,刘福通实际上掌握了政权的核心,韩林儿面临着重重困境。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最终未能抵挡住来自张士诚的猛烈攻击,导致局势日益严峻。在这个关键时刻,韩林儿虽然表面上属于大宋政权,但仍被朱元璋救了出来,被妥善安置于滁州。朱元璋表面上的救助看似出于仁义,实际上则有着深厚的政治考量。自从这个小国建立以来,朱元璋便在名义上成为了韩林儿的属下,并曾数次接受过他的封号与赏赐,这恰恰显示了他对政权的操控意图。
当然,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朱元璋的选择看似充满了风险。如果他选择不去拯救韩林儿,实际上并不会有人对此感到意外,毕竟每个人都忙于应对自身的生存危机。然而,对朱元璋来说,韩林儿的身份却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即使没有实权,他依然是名义上的皇帝,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将他控制在手中,对于朱元璋而言绝对是有利的。同时,如果韩林儿落入张士诚的掌控之下,那将对朱元璋的计划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他宁愿冒险也要将其救出。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既然已经将韩林儿救出了,为什么后来又要将其杀死呢?其实,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对于朱元璋来说,时局已然发生了变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局面。到了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派遣廖永忠去迎接韩林儿,计划将他带往金陵应天府。在前往的途中,他们在瓜步渡过长江时,韩林儿遇船致险,不幸溺水身亡。然而关于他的死亡,是意外事故,还是朱元璋的算计,至今仍无定论。当时韩林儿年仅26岁,英年早逝,这一切似乎又在揭示着历史的无情与权力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