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本不应被视作周朝的诸侯国。虽然周天子最终承认了楚国的诸侯身份,但实际上,楚国是一个自立的国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独立征服众多小国的国家必定是极为注重军事的。楚国便是这样的国家,他们崇尚战斗,且战斗力异常强大。楚国的军队建设被视为国家的重中之重,军事实力也非常强劲。
按理说,这样的国家应当对加强军力、进行军事改革持积极态度,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楚国从国君到王公大臣,几乎所有人都一致反对进行军事变法。吴起曾在楚国推行过一场军事改革,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令人失望。吴起不仅没有成功推行改革,甚至在最后连性命都未能保住,最终在异乡死于楚国之地。那么,为什么楚国如此重视军队,却不愿进行军事改革呢?
吴起,大家都知道他曾在魏国进行过一场军事变法。他所培养的魏武卒曾一度名震天下,战力强悍,堪称魏国的骄傲。如果吴起来楚国训练军队,或许楚国的军力能够与魏国相媲美。可是,楚国人并未接受这一提议,原因在于楚国与魏国的国情差异巨大。
魏国虽然是由晋国的赵、魏、韩三家瓜分而成,但从政治制度上来说,魏国依然属于西周诸侯国,政治体制与其他周朝诸侯国相似,制度框架也较为清晰。尤其是在李悝进行改革后,魏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明确。
然而楚国则不同,楚国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并不完全掌握在国君手中,实际上,楚国的大部分权力掌握在贵族手里,军事权力也在贵族的控制之中。换句话说,楚国的贵族可以直接统兵作战。如果没有贵族的军事支持,战国后期项氏一族也不可能带领江东的子弟兵成功打退秦军二十万大军。因此,吴起的改革目标是在魏国实现了军权集中,直接将军事指挥权交给大将军,从而间接将军事权力回归国君。但在楚国,情况大不相同,楚国的军事权力主要由贵族掌控,吴起如果想在楚国实行与魏国相同的改革,首先就得动摇贵族的根基。而这对吴起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阻力可想而知。
实际上,楚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如果强军变法能够成功,楚国或许真的有机会一统中原。然而,由于楚国贵族对变法的强烈抵制,无论是吴起还是后来屈原的改革,最终都没能取得任何进展。在战国时期,从立国到灭亡,唯一一个始终未曾改变其政治制度的国家,便是楚国。
不仅如此,无论是谁想在楚国进行变法,首要解决的并不是经济、农业或军事问题,而是必须先解决由贵族掌控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结构造成的政治阻力,使得楚国的改革失败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