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的谍报战场上,有一位女性宛如夜空中独特的星辰,闪耀着别样的光芒,她就是姜毅英。1908年,姜毅英出生于浙江江山县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聪慧的她,在学习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中学毕业后,她顺利考入浙江警官学校,也正是这次入学,为她的人生开启了一段充满惊险与传奇的谍报生涯。
1933年,姜毅英被军统特务组织的核心人物戴笠发掘。戴笠看中她不仅具备女性特有的细腻,还有着不输男性的果敢,便将她纳入麾下,成为特务训练班的核心成员,并亲自为她改名为“毅英”,期许她在未来的特工生涯中坚韧刚强。在特训班里,姜毅英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特务技能,射击、化妆、侦察等无一不精,还精通外语,为她日后的情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久后,姜毅英接到了一项艰巨任务——与搭档伪装成夫妻,潜伏在厦门开设秘密电台,同时负责密码破译工作。她将通信器材巧妙地拆卸成零件,分别藏于内衣、小饼干盒等处,成功躲过敌人眼线,完成建台任务。在厦门期间,她时刻保持警惕,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技能,及时为组织传递了诸多重要情报。
1941年,注定是姜毅英人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这一年,太平洋战争的阴云密布,各方势力暗流涌动。12月4日,已怀孕八个月的姜毅英在重庆铜锣湾防空洞内,像往常一样监听着日军的密电。突然,日军外务省密电中的异常代码引起了她的注意。凭借着多年从事密码破译工作积累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直觉,她发现密电中的“北方晴”“东南有雨”等看似普通的天气预报词汇,实则是舰队坐标暗语,而“夏威夷连续30日无暴风雨”则是气象战密码。
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姜毅英,顾不上腹中胎儿带来的不适,全身心投入到破译工作中。接下来的72小时,她不眠不休,与时间赛跑,在密密麻麻的代码和符号中艰难寻找突破口。终于,她成功锁定关键信息:“12月7日,目标珍珠港” 。此时,剧烈的胎动引发了她的腹痛,但她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将电文仔细密封,通过戴笠直送蒋介石案头。
离日军偷袭珍珠港还有72小时!这份珍贵的情报经军统驻美站长肖勃转交五角大楼。然而,当时的美国对中国情报能力充满轻视,并未重视这份来自中国女特工破译的警报。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军按计划突袭珍珠港,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事后,美军解密封存65年的档案证实,姜毅英情报中标注的日军航母坐标,与事后测绘的袭击路线完全吻合。姜毅英凭借一己之力,用智慧和坚韧在二战情报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也因此从一名中校破格晋升为少将,成为军统中唯一的女少将。
此后,姜毅英继续在情报战线上发光发热,持续破译日军密电,为抗战事业做出了更多贡献。抗战胜利后,军统格局发生变化,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死亡,姜毅英在调查其死因时遭遇重重阻力,逐渐被边缘化。1949年,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姜毅英也前往台湾,结束了她跌宕起伏的谍报生涯。
晚年的姜毅英定居台湾,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其孙女继承了她的美貌,成为台湾名模。2006年,这位传奇的女特工在台湾去世,享年98岁。姜毅英的一生,是在战火与谍影中穿梭的一生,她以女性特有的智慧和勇气,在男性主导的谍报世界里闯出一片天地,虽历经争议,但她在珍珠港情报破译等事件中的功绩,无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