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末,山西在一座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齐徐显秀墓原址上开了新馆——太原北齐壁画馆。
很早以前陈丹青就在《线条的盛宴》里说,他被“吓坏了”,壁画的精彩远超隋唐。
你看这幅《升仙图》,仙人的袖子、头发、胡子以及手上的麈尾好像书法中的狂草,周身环绕的云,一朵一朵像翻腾的浪花,它们都迎着风,那么飞扬、灵动、无拘无束。在这里,我看到了风的美。
你看这匹马,明明是向前奔跑,却像腾空而飞,身姿之矫健,连鬃毛都扬了起来。在北齐壁画里,我看到了无所拘束的自由。
你看她们的“飞鸟髻”,仅仅几笔线条,便勾勒出了鸟儿振翅就要比翼双飞的样子。在北齐壁画里,我看到了不多不少的简约。
实在惊喜,距离我们约一千五百年的北齐人竟这么肆意、浪漫,是备受束缚的你我难以企及的自由。
这些画给已故之人的墓室壁画,是不是也在隐喻着现世的快乐难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齐壁画,在春风沉醉的日子里,“飞扬”一下。
北齐壁画博物馆以北齐大臣徐显秀墓壁画原址保护,整合了山西境内娄睿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的北朝时期壁画。
究竟是怎样的美,让世人如此惊叹?
这不得不说到与山西息息相关的神奇朝代——北朝。
中国历史上一段足够短暂、神秘,却又极度混乱、无限包容的时期。在血与火中,文化大汇聚、民族大交融,农耕与草原文明相互渗透,来自异域的宗教扎根中土,留下了无数灿烂的遗存。
其中墓葬壁画颇为耀眼,那是被深埋在地下的光阴,也是绘在壁上鲜活的历史,为我们保留了宗教、礼仪、风俗、建筑、服饰、音乐、绘画等文化信息,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古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画卷。
而要说这个博物馆蕞核心的一个壁画,便是徐显秀墓,它是目前发现的同时期墓葬中保存至好的大型壁画墓。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内景©国家文物局
所呈现的绘画技艺、内容以及鲜明的艺术特色,代表了当时绘画的至高水平。
同时也为研究北齐历史,壁画的规制、题材,乃至社会生活、政治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被列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徐显秀墓壁画·牛车出行图
徐显秀何许人也?
曾任北齐太尉,曾追随高欢作战屡建功勋,封武安王,后历任徐州刺史、拜司空等。他的墓是继娄睿墓之后,中国美术考古和北朝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
2002年发掘时,彩绘壁画遍布全墓,气势恢宏壮观,形象生动写实,色彩斑斓如新,保存基本完整,共300余平方米。
将整个墓室看做一幅画,各个画面之间都有衔接过渡,浑然一体。以墓主夫妇《宴饮图》为中心,由演奏的乐队衔接到东西两壁。
徐显秀墓壁画·宴饮图
西壁是墓主人坐骑为中心的随从和仪仗,人物、车马、物件的形象都与现实同大,气势恢宏。
徐显秀墓壁画·备马出行图
东壁是以墓主夫人牛车为中心的侍从和仪仗,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布局错落有致,情景互相呼应。
1400余年前北齐高级官员的显赫威仪和奢华绮丽的生活场面,如在目前。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传神灵动,线条简练流畅,符合“点划离披”“简易标美”的疏体风格。
这种前所未见的壁画布局,显然经过精心设计,改变了汉魏壁画上中下分层、画面相互独立的模式,结构紧凑,过渡自然,是唐代墓葬壁画布局结构的先声。
徐显秀墓壁画·宴饮图
壁画中更是蕴含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大型仪仗出行壁画和军阵仪仗俑,显示了北朝后期官僚行政等级规范;
壁画中大量出现的西方文化元素,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实证;
侍女的衣裙上,装饰有以色笔直接点染成形的连珠纹对兽,具有典型波斯萨珊王朝风格,这在中原地区的北朝壁画中是首次出现;
墓主坐骑项下有镂雕莲花、忍冬纹和连珠纹的金属缨盖,相关实物曾出土于阿富汗;
徐显秀墓壁画·波斯锦/粟特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