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帝王的后宫通常笼罩在奢华之中,后宫的美丽妃嫔往往被视为皇帝的骄傲。三宫六院的制度下,这些妃子个个是如花似玉,国色天香,是所有美貌女子中的佼佼者。但到了清朝晚期的光绪年间,这种传统的景象发生了颠覆。光绪皇帝的妃子们并不出众,许多甚至外貌平凡,远不如普通百姓的女子。与以往皇帝拥有丰富的后宫不同,光绪的选择却显得格外简单,仅有一位皇后与两位妃子。
在1888年11月,慈禧太后亲自安排光绪皇帝的选妃仪式,光绪面前呈现的五位秀女中,包括了礼部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最终分别成为后来的珍妃和瑾妃。还有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即后来的隆裕皇后,以及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位女儿。慈禧太后本希望自己的侄女们能够全数成为光绪的嫔妃,以巩固权力与亲情,但光绪并未如她所愿,仅将叶赫那拉静芬立为皇后,而选择了一后两妃的阵容中,礼部侍郎的女儿引起了他的兴趣,这实则暗含着光绪对慈禧的反抗。
当时珍妃年仅13岁,瑾妃15岁,而隆裕皇后已经20岁。初入宫的珍妃并未受到繁琐宫规的束缚,展现出一种青春无畏的反叛精神,性格活泼开朗,引起了光绪的注意。她不仅有才词的才华,书法也颇具造诣,这些才华更加吸引了光绪。而相较之下,瑾妃则表现得相对内向,入宫后不久就染上了严重的甲亢,外貌平平,缺乏珍妃那种娇俏可爱的气质,文学才华更是无法与隆裕皇后相提并论。
光绪对瑾妃的选拔,实际上更多反映了他对慈禧的潜在复仇心理。隆裕与光绪是表姐妹,小时候两人常在一起,隆裕对光绪的关照颇多。然而,慈禧将隆裕指定为光绪的原配,使得曾经的玩伴变成了正式的妻子,这让光绪感到非常不适应。尽管隆裕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却由于其身形略显丑陋,驼背且身材平坦,缺少珍妃那种激情和反叛的个性,逐渐使光绪对她产生了排斥感。
从历史照片可以看出,光绪定会对珍妃产生特别的兴趣。虽然珍妃的外貌也并非绝世佳人,但在瑾妃和隆裕之间,她的形象无疑更符合光绪对美的审美标准。更重要的是,珍妃的性格特质与光绪的心灵需求完全契合。在戊戌变法的关键时刻,珍妃不仅全心全意支持光绪,还激励他勇敢追寻理想,使光绪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知音之情。因而,珍妃在光绪心中注定是最受宠爱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