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即便在朝堂上并未身居高位,却依然能够见证或影响国家的命运。比如说,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父亲、儿子和孙子都曾成为皇帝,自己却仅是朝廷中的一名一品大臣,这种情形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奇特的人物,正是光绪皇帝的父亲奕譞(xuan)。
奕譞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作为皇子中的老七,他在兄弟中极具人气,深得父皇的宠爱。道光皇帝甚至曾考虑将他立为储君,但面对兄弟中的两个强劲对手:长子奕詝和六子奕欣,奕譞的雄心终究难以实现。奕詝乃是嫡出的皇子,自出生便拥有天然的皇位优势,而奕欣则以其卓越的才能令人瞩目。最终,老四奕詝荣登皇位,成为咸丰皇帝,也因此奕譞未能如愿以偿。
既然奕譞没有成为皇帝,那么为何他的后代还能出任皇位呢?事情的经过非常复杂,充满了权力斗争的戏剧性。
咸丰去世后,继位的是一位年仅六岁的小皇帝同治。由于年纪太小,同治自然不懂如何治理国家,这便给了那些有野心的人可乘之机。权力斗争也因此而产生,慈禧太后通过政变手段,夺取了八位顾命大臣的权力。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奕譞凭借其掌握的军权,选择站在了嫂子慈禧的一边。当慈禧掌权后,考虑到奕譞的忠诚与亲属关系,便任命他为宫廷警卫,负责保障皇帝和整个皇宫的安全,这一举动可见慈禧对他的信任。
然而,命运总是多舛。当同治皇帝仅活到十九岁时,他的意外去世使得皇位出现了空缺,急需寻找接班人。于是,慈禧从众多王府中物色接班者,最后锁定了奕譞年仅四岁的儿子载湉。选中他的原因不仅在于奕譞受信任,更因为载湉的母亲恰是慈禧的胞妹。皇后出于亲情与信任,选择了自己的外甥,继位后载湉便成为了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的登基,虽是家族的崛起,却也注定了奕譞的失势。慈禧太后理解如果继续重用奕譞,这将形成奕譞父子联合的威胁。因此,虽然没有彻底排斥他,慈禧还是将奕譞调到海军负责建设。奕譞在海军建设方面确实做出了一些贡献,但为了奉承慈禧,他将大量军费挪用于兴建颐和园,建造这个气派的皇家园林。
奕譞最终活到了五十一岁,寿终正寝。在他的墓地上,有一棵银杏树静静矗立,然而被慈禧得知后竟被下令砍倒。慈禧的理由相当离奇:银杏树又被称为白果树,而奕譞是王爷,\"白\"字下有一个\"王\",因此在她看来,这棵树似乎象征着皇权的侵犯。
不料,光绪去世后没有留下子嗣,继任者的选择再一次回到了王府的争夺之中。最终,慈禧又挑中了奕譞的孙子——宣统皇帝。整个家族的命运仿佛在历史的波涛中起伏,而奕譞的传奇一生,也在这种波动中展现了其独特的历史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