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和毛泽东之间的恩怨大家都非常清楚。蒋介石不但每天想方设法与毛泽东作对,还时刻担心着内部的威胁。他的一生中,曾三次因部下压力被迫辞去职务,退出政治生活。尤其是第三次辞职,这对蒋介石的影响最大,因为它标志着国民党军队的失败。说到蒋介石被迫下野,白崇禧这位被誉为“小诸葛”的桂系军阀也不得不提一下。
白崇禧与蒋介石的关系可以说非常紧张,甚至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也不为过。白崇禧曾三次逼迫蒋介石下野,这种勇气和底气可谓非常大。那么,白崇禧凭什么有这么大的底气呢?他又是如何迫使蒋介石下台的呢?
一、桂系第一次逼蒋介石下野
1924到1928年间,全国以及两广地区正处于风云变幻之中。那时,国民革命逐渐兴盛,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人成功打败了旧桂系的势力,并从中分裂出去。他们在短短两年内统一了广西,并决定投向国民政府,从此走上了国民革命的道路。接着,他们举行了梧州起义,占领南宁,并与国民政府确定了两广统一的方案,新桂系就此崛起。
从那时起,白崇禧与蒋介石开始了合作。由于白崇禧在作战上非常有一套,他被人称为“小诸葛”。然而,白崇禧与蒋介石并非总是合作愉快,两人多次发生争执。在一些时候,白崇禧和蒋介石甚至站在对立面。比如,白崇禧曾配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北伐,1926年3月下旬,桂军被改编为国民党第七军。北伐初期,蒋介石希望白崇禧担任总司令部参谋长,但白崇禧因为责任重大而不愿接任。李宗仁则认为,白崇禧不能离开广西,因此不让他走。
蒋介石见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次邀请白崇禧,最终白崇禧被蒋介石的诚恳态度所打动,决定出征。当武汉被攻下后,由于蒋介石的嫡系第一军在浙江一带失利,蒋便指派白崇禧作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协同其他队伍进攻孙传芳和张宗昌部队。白崇禧通过巧妙的战术,成功占领了杭州,并逼近上海。
3月下旬,蒋介石让白崇禧负责上海的清党工作。在两人协商完毕后,白崇禧联合其他力量,重整作战装备,准备进攻工人武装。4月12日,中华共进会的暴徒突然袭击了上海等地的工人纠察队,造成了2700多人的工人武装被击溃,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这次冲突中丧命,这就是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随着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他与汪精卫代表的武汉国民政府的对立逐渐加剧。汪精卫愤怒地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6月末,唐生智带领部队攻打南京,蒋介石调集主力军与之对抗,结果却因兵力不足,被迫向南撤退。唐生智再度要求蒋介石下野,蒋介石决定召集李宗仁、白崇禧商议。李宗仁表示,蒋介石此时应下野。
蒋介石不愿轻易放弃权力,便召开党政军要员会议,提出让白崇禧出兵对抗武汉,继续北伐。然而,白崇禧直接表示,当前应先与武汉达成和解,再作打算。蒋介石愤怒地回应:“你们想和解,就去吧。”白崇禧却毫不退让,称:“和解有助于党内团结,总司令暂时下野,也是为了大局。”李宗仁也表示支持白崇禧的意见,最终蒋介石不得不辞去职务,并于8月13日发布辞职宣言,交出军政大权。
蒋介石虽然辞职,但国民党内部依然动荡不安。白崇禧和李宗仁在蒋介石的辞职后,成功扭转了局势,最终平息了南京和武汉之间的矛盾。
二、桂系迎来转机,白崇禧掌握兵权
1929年,蒋介石决定精简部队,其中首先选择削减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军队,这引发了蒋桂之争。蒋介石的这一决策激怒了桂系,导致了白崇禧再次逼迫蒋介石下野。这时,国民政府开始加大对桂系的打压,李宗仁和白崇禧不得不采取低调策略,暂时不敢扩充军力。
然而,到了1936年底,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桂系逐步恢复了实力。抗日战争爆发时,桂系获得了扩军的机会,并成为了抗战的主要力量之一。到1938年,桂系的总兵力达到了16万余人,1945年时更是达到了24万多人。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对桂系的态度虽然是合作的,但他一直试图架空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权力。他将白崇禧任命为“国防部长”及陆军一级上将,并撤销了桂军多个军团的番号,逼迫李宗仁和白崇禧暂时隐忍,等待翻盘的时机。
三、白崇禧再次逼蒋介石下野
1947年11月,桂系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蒋介石派白崇禧在九江设立国防部长指挥所,负责统一指挥中原五省的兵力,试图阻止刘邓大军的推进。白崇禧这时终于得到了蒋介石的实权授权。他带领部队作战,但在战争过程中,桂军表现得极为残暴,对共产党干部和革命群众进行屠杀。
尽管白崇禧一度失去兵权,但他仍旧通过整编部队,迅速恢复了军力。1948年6月,蒋介石将白崇禧调任华中剿匪总司令,并指挥华中、徐州两个剿匪总部。蒋介石的这一调动实际上反而给了白崇禧再次掌握实权的机会。白崇禧开始与李宗仁联手,逐步积累力量。
随着蒋介石的失势,白崇禧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蒋介石无力回天,最终在1949年1月21日,再次被白崇禧等人逼迫下野。而此时,白崇禧的底气正来自于桂系的强大军力和美国的支持。
四、桂系扩展实力,但结局依然惨淡
白崇禧在桂系内部的地位越来越高,趁机扩充桂系的兵力。1949年初,桂系的军队已经拥有数十万兵力,整个中南地区几乎都被桂系控制。然而,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桂系军阀的局势逐渐恶化,最终未能抵挡住解放军的进攻。
尽管白崇禧一度凭借桂系的强大军力逼迫蒋介石下野,但最终的结局依然是桂系的惨败。白崇禧和李宗仁最终都未能保住自己的权力,一个流亡美国,一个成为了光杆司令。
白崇禧三次逼迫蒋介石下野,给蒋介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让蒋介石不得不屡次辞去职务。可以说,正是桂系的强大实力,赋予了白崇禧与蒋介石抗衡的底气。如果没有桂系的强大支持,白崇禧也不可能轻易让蒋介石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