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解析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为什么不先收回荆州,再北伐中原?
创始人
2025-09-28 16:31:39
0

诸葛亮曾经是否有过先收复荆州再进行北伐的想法?对此可以肯定地说,他确实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这种想法仅限于思考而已。在后来从汉中出兵进行北伐的战斗中,诸葛亮多次提到要是荆州仍然在蜀汉手中,那么按照《隆中对》中制定的战略计划,他就可以同时从两个方向出兵进行北伐。他的心中不免怀有遗憾,希望能争取更有利的局面。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没有选择先收复荆州再发起北伐中原呢?这一决定与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遇的惨败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刘备坚定不移地选择伐吴,试图收回荆州,这不仅没有实现目标,反而让蜀汉损失大半国力。在夷陵之战中,刘备险些全军覆没,最终仅以微薄的力量逃至白帝城。战败后,蜀汉的形势变得异常危急,面临东吴与曹魏两大敌国的威胁,同时内部又爆发了多次叛乱。《先主传》和《诸葛亮传》均记载了“南中诸郡并皆叛乱”的情况,汉嘉太守黄元因刘备生病而起兵拒守,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的重中之重便是如何稳定政权、平息内乱,而非贪图复杂的军事冒险。

其次,蜀汉的国力问题也极大限制了诸葛亮的选择。经过关羽失去荆州和刘备在夷陵的失败,蜀汉的实力已经是魏蜀吴三国中最为薄弱的。曹魏的存在本来就与蜀汉死敌,而虽然东吴与蜀汉之间有过仇怨,但两国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同仇敌忾。蜀汉在国力最弱的情况下,诸葛亮若是同时与曹魏和东吴开战,必然会导致两面受敌,政治和军事上都是一个极为愚蠢的选择。因此,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遣使者与东吴重新建立盟约,恢复和修复双方的关系,这种联盟一直持续到蜀汉灭亡。

再者,就算诸葛亮真有意先收复荆州再北伐中原,他所面对的后果可能更为不堪设想。首先,从现实情况来看,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东吴的掌控之中,蜀汉的地理优势以及曾经的民心已经不复存在;其次,刘备伐吴一役正是先前的教训,他在世时尚有对东吴发动攻势的能力,而刘备死后,蜀汉经过诸葛亮五年努力才逐渐恢复生机。诸葛亮若再次伐吴,胜算恐怕也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稳妥。

最后,东吴占据荆州后将拥有长江这条天然屏障,诸葛亮如果想要夺回荆州无异于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与强敌对抗。荆州的水军在关羽的指挥下已全军覆没,刘备伐吴之战中也未敢同时从水陆两路进攻。经历了十多年发展,东吴的水军已经堪称“无敌”,仅凭益州的步军想要战胜东吴如虎的水师,诸葛亮的想法无疑是痴人说梦。

如果蜀汉和东吴互相攻伐,最终获益的将只会是强大的魏国。魏国的统治者一直希望能消灭江东和西蜀,以便一统天下,蜀吴一旦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魏国必将坐享其成。

综上所述,刘备去世后,蜀汉之所以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吴蜀之间的联盟,以及诸葛亮的英明决策。如果那时蜀国选择与东吴争夺荆州爆发战争,往往只会加速蜀国的灭亡,绝非明智之举。夷陵之战后,蜀国实力受到了严重削弱,面临倾覆的危险,相反,东吴实力大增,想要从他们手中收复荆州可谓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田... 公元前516年,晏婴陪同齐景公聊天时曾警告说:“田氏虽没有显赫功勋,但他们通过巧妙的手段,借助大斗与...
原创 北... 清朝灭亡后,北洋军阀混战,国内局势一片动荡,各地的军阀们凭借自身的兵力和实力,争相抢夺权力的领导地位...
原创 毛... 毛主席在阅读三国时期的史书时,看到陆逊为东吴抵御刘备的故事,便写下了一句评价:“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2025木工变频真空泵生产厂家... 根据《2025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全屋定制行业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8...
原创 八... 历史上,每当一个王朝灭亡,必然会有一群被称为“遗老遗少”的人出现。最典型的例子是明朝末年的朱三太子和...
明代国公嫡长子世袭后,其他儿子... 说起古代国公的故事,你首先会想到哪个影视角色?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齐国公府的“小公爷...
原创 此... 汉末三国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豪情壮志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仅因为战乱而激烈,还因为那些深厚的兄弟情义让人...
原创 白... 蒋介石和毛泽东之间的恩怨大家都非常清楚。蒋介石不但每天想方设法与毛泽东作对,还时刻担心着内部的威胁。...
原创 在... 在漫长的历史中,总有一些关键时刻,每个细微的决策、言辞,甚至个人的情感和行为,都可能对整个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