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一共25个儿子,为何最终选择曹丕?曹植为什么无法继承大业?
创始人
2025-09-28 16:03:21
0

曹操在临终时曾经深刻地预见到司马懿的野心。他告诉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司马懿不甘心一辈子当个臣子,未来必定会插手曹魏政权,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曹家的统治。虽然曹操早已看透了司马懿的心思,但出于对曹丕能力的信任,尤其是曹丕比司马懿小四岁,曹操最终还是选择没有直接除掉司马懿。曹操认为,曹丕足够聪明、足够有能力去压制司马懿,并且从年龄上看,司马懿年纪较大,按照常理,曹丕会在司马懿之前去世,因此不必太过担心司马懿的威胁。然而,没想到的是,曹丕才40岁便去世了,这样一来,司马懿的机会就来了。此时,许多人开始感叹,如果当初曹操选择曹植或者其他的儿子作为继承人,也许司马懿就不会有后来的机会,甚至可能不会出现司马氏篡魏的历史悲剧。

其实,尽管曹操有25个儿子,然而在这些儿子中,曹丕是最适合继承父亲基业的人。曹操去世时,实际上已有13个儿子去世,剩下的儿子中,也并非每个都具备继承能力。例如,曹林和曹衮的母亲杜氏曾是吕布部下秦宜禄的妻子,曹操将她纳为妾,这使得曹林和曹衮的出身较为复杂,显然无法继承曹家的大业。曹干年幼,仅5岁,显然不具备继承之力;曹茂常年在外为非作歹,早已让朝中大臣和百姓反感;曹徽也因其不端的行为而失去父亲的青睐;曹彰虽然武艺超群,战功赫赫,但他更适合担任将军,而非接手父亲的政权。至于曹据、曹宇、曹峻、曹彪等人,因年龄、能力、威望等原因,也无法担任继承人。

因此,曹操最终只能从曹丕和曹植两人中做出选择。那么,为什么曹操最后选择了曹丕,而不是曹植呢?最直接的原因是曹植犯下了“夜闯司马门”的大错,这让曹操深感震惊,也导致了曹植彻底失去了继承权。根据东汉的礼法,皇宫中的司马门只有皇帝才能乘车通过,其他人只能步行,而曹植竟然在公元216年醉酒后,驾驶马车穿过了司马门,这一举动引发了轩然大波。当这一事件曝光后,许多人认为曹植这是在背后代表曹操行动,结果不仅让曹操精心塑造的“辅佐汉室”的形象遭到破坏,也让他在朝堂上显得极为被动。毕竟,尽管实权在握,曹操仍然需要顾及汉献帝的名义地位。

这件事让曹操对曹植的看法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从此,曹植再也没有机会继承曹操的基业。最终,曹操只能将继承人选定在了曹丕身上,曹丕因此成为了魏国的奠基人,也就是后来的魏文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田... 公元前516年,晏婴陪同齐景公聊天时曾警告说:“田氏虽没有显赫功勋,但他们通过巧妙的手段,借助大斗与...
原创 北... 清朝灭亡后,北洋军阀混战,国内局势一片动荡,各地的军阀们凭借自身的兵力和实力,争相抢夺权力的领导地位...
原创 毛... 毛主席在阅读三国时期的史书时,看到陆逊为东吴抵御刘备的故事,便写下了一句评价:“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2025木工变频真空泵生产厂家... 根据《2025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全屋定制行业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8...
原创 八... 历史上,每当一个王朝灭亡,必然会有一群被称为“遗老遗少”的人出现。最典型的例子是明朝末年的朱三太子和...
明代国公嫡长子世袭后,其他儿子... 说起古代国公的故事,你首先会想到哪个影视角色?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齐国公府的“小公爷...
原创 此... 汉末三国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豪情壮志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仅因为战乱而激烈,还因为那些深厚的兄弟情义让人...
原创 白... 蒋介石和毛泽东之间的恩怨大家都非常清楚。蒋介石不但每天想方设法与毛泽东作对,还时刻担心着内部的威胁。...
原创 在... 在漫长的历史中,总有一些关键时刻,每个细微的决策、言辞,甚至个人的情感和行为,都可能对整个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