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用穿越到三国只能投孙权:他向刘备献计三条,刘备就会杀他三次
创始人
2025-09-27 07:31:33
0

将梁山的智多星吴用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比,无疑是对诸葛亮的极大不敬。吴用只是一个土匪集团的“白纸扇”,其所擅长的不过是杀人放火、挖坑下套、打闷棍和绑肉票这些低级伎俩,大智慧和大格局从未显现。而诸葛亮,却是千古流传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和文学家,众所周知的“出师表”使得他成为万世英才的象征,其才智和威望无法与吴用相提并论。吴用无论如何,也无法和诸葛亮的智慧相比,甚至连“伤天和不伤文和”的贾诩以及“以人为粮”的程昱也远远高于他。贾诩的自保之道和程昱的悍勇气魄,都是吴用所无法匹敌的。

假设吴用穿越回到汉朝末年,像袁绍、袁术、吕布、甚至是公孙瓒都不会将其纳为麾下。许攸也不会认为这个书生模样的“加亮先生”能对自己的饭碗造成威胁。今天的话题将聚焦于吴用如果投靠了刘备,并在赤壁之战前后给刘备出谋划策,他会献上哪些“毒计”,以及刘备又会如何对待这些计谋。笔者认为,吴用至少会献出三条计策,而刘备必定会杀他三次。即便刘备宽容,关羽、张飞、赵云也绝对不会放过他。

诸葛亮的《隆中对》建议刘备以荆州为根据地,逐步向益州发展,等时机成熟后,两路出兵进军中原。但诸葛亮未曾说明如何拿下刘表,显然是希望刘表像徐州的陶谦一样,在临终前三次将荆州让与刘备,然而这并非诸葛亮的毒计,而是他所能提出的最为仁义之策。毕竟,刘表既是诸葛亮的姨丈,又是刘备的盟友,因此诸葛亮未敢将计策过于激烈,以免惹来后人指责。而吴用就不同了,吴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早在梁山上投奔王伦时,他便已经有了取而代之的野心。为了替林冲火并王伦,他故意点燃林冲的怒火,暗中策划一切,并且清楚地告诉晁盖,自己必定能通过言辞激起林冲的怒意。可见,吴用行事没有丝毫道德底线。

如果吴用得到了刘备的信任,看到刘表垂老、刘琦病弱、刘琮年幼,他肯定会挑唆刘备采取行动,甚至可能建议刘备设酒宴邀请刘表,借机加害刘表,再嫁祸给蔡瑁、张允和蒯越,最终让刘备顺利登上襄阳的宝座。然而,刘备不是一个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他一向以仁义著称,绝不会采取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竖子欲使孤失信于天下乎?”他绝不会让吴用将计谋付诸实践。

更有人曾说,曹操曾绑架徐庶的母亲,吴用可能会建议刺杀徐母并嫁祸给曹操,这样徐庶便会投效刘备。但根据《水浒传》中的吴用形象来看,他不太可能会这么做。徐庶作为刘备的重要谋士,关羽、张飞、赵云都对他非常尊敬。若徐庶留在刘备军中,吴用的“专用”就不可能实现,因此他可能会通过一些手段将徐庶置于死地。但若吴用真有如此心机,刘备肯定会大为震怒:“徐庶立有大功,徐母即孤之母,竖子要使孤背负杀母恶名耶?”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也绝不会容忍吴用行此不义之事,必定会对吴用进行严惩。

如果吴用真打算计谋破坏刘备和徐庶的关系,他的结局必定是悲惨的。在赤壁之战前,若徐庶受曹操指使劝降刘备,而吴用在旁边,李涯根本不需要费力就能想到吴用的阴谋。实际上,吴用的谋略虽不见得无懈可击,但比起诸葛亮、徐庶等人还是显得过于短视。纵使他能施展一些计策,最终还是无法得到刘备的青睐,反而会被严惩。

《水浒传》中,辽国曾派欧阳侍郎策反宋江,宋江曾求问吴用。吴用所出的计策也极为卑鄙:“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止得个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从其大辽,岂不胜如梁山水寨?”吴用并没有忠诚和正直的心态,他的主张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假如他劝刘备降曹,刘备肯定不会听从。刘备可不是宋江,他知人善任,并且深知曹操的野心。“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刘备绝不会轻易屈服。即使曹操希望刘备投降,吴用也无法从中获得什么好处,因为刘备不可能向曹操低头。

如果吴用选择投靠曹操,结局也同样凄惨。曹操深知吴用的阴险狡诈,并不会轻易容忍他。吴用在曹操的阵营中,极有可能像许攸那样最终被斩杀,或者沦为许攸、祢衡的命运。

综上所述,吴用的谋略虽然不无其巧妙之处,但与三国中的谋士相比,显得过于狭隘和阴险。若他投靠曹操、刘备或孙权,他最终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对于吴用来说,或许最合适的结局就是投靠孙权,孙权若采纳其白衣渡江之计,反而可能会让吴用在权力斗争中找到一线生机。

最后,我们不禁要问:在您看来,吴用的谋略水平,究竟与三国时期哪位谋士最为相似?他投靠曹操、刘备或孙权,能够混到什么样的级别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恒基中国上海项目亮相第十二届西... (2025年11月15日,上海)近日,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全球艺场·艺术上海·艺享生活”的重...
爱艺术爱上海(第三季)|巴林特... 在上海6天,用半个胶卷拍了20多张照片,相机是匈牙利导演巴林特·茨姆勒观看世界的方式。作为第二十七届...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自贡博物... 项目概况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字画保护修复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项目电子化交...
原创 安...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政治动乱,动乱的主要发起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位军阀。然而,在很多历史...
原创 日... 从918年日本侵占东北到1945年正式投降,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无数英雄儿女的牺牲...
原创 她... 在战国时期末期,秦国逐渐变得强大,其他各个诸侯国的贵族们为了抵抗秦国的入侵,挽救自己国家的存亡,纷纷...
原创 1... 11月17日,安理会就美国提出的“涉加沙决议草案”进行了表决,在13票赞成、0票反对的情况下,只有中...
原创 晚... 在清朝即将灭亡的时刻,曾有许多名将涌现,比如左宗棠等人。而在这些名将当中,有一位被称为“满清第一猛将...
原创 孙...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确,有一个孩子名叫孙绍,在孙策去世后,孙权负责照顾这个孩子。孙策去...
原创 如... 虽然扶苏显然比胡亥更具备成为优秀皇帝的潜力,但即便扶苏当上了皇帝,历史的进程也未必会发生太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