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71年,年仅五岁的拓跋宏继承了父亲的帝位,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作为北魏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拓跋宏一生经历了两任皇后,其中最为人知的便是他的第二任皇后冯妙莲。她的故事,充满了权谋与争斗,令人唏嘘。
冯润,字妙莲,后世人普遍称她为冯妙莲,出身于显赫的家庭。她的父亲是太师冯熙,母亲为妾室常氏。冯妙莲还是冯太皇太后的侄女,依照辈分,她比拓跋宏年长一辈。然而,尽管两人有年龄差距,冯妙莲却比拓跋宏小了几岁,且两人年纪相差并不太大。
到了公元483年,拓跋宏已经17岁,正是适婚的年纪。为了让他成婚,冯太后开始为其挑选合适的妃子。年仅14岁的冯妙莲和她的妹妹一起入宫,进入了拓跋宏的视线。冯妙莲不仅容貌倾国倾城,而且非常擅长讨人喜欢,很快便得到了拓跋宏的宠爱,最终被封为皇后。
然而,随着冯妙莲地位的不断上升,她的性格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势。她不仅展现出非凡的权力欲望,还敢于公开操控宫中的事务,甚至要求拓跋宏的妹妹彭城公主(其丈夫早逝)嫁给自己的弟弟。虽然彭城公主失去了丈夫,但她绝非易于屈服之人。当她发现自己被迫婚姻时,立刻冒着倾盆大雨前往远在前线的拓跋宏处报信,急切地向他诉说自己被逼婚的情况。不仅如此,彭城公主还将冯妙莲与他人私通之事揭露出来,拓跋宏顿时愣住了。
原来,在拓跋宏南征期间,冯妙莲在深宫内感到寂寞,竟然与假宦官高菩萨、中常侍双蒙等人发生了不正当关系。这一事件虽然众人皆知,却因无人敢揭露而未曾公之于众。可冯妙莲因逼婚彭城公主,终于将她的不端行为暴露了出来。拓跋宏起初难以置信,自己深爱的皇后竟做出如此令人不齿之事。但随着宦官刘腾的密报,这件丑闻终被证实,拓跋宏终于不得不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
回到洛阳后,拓跋宏亲自审问了冯妙莲,并迅速将她的男宠们处死。为了保全皇室的颜面,他并未废除冯妙莲的皇后身份,而是将她冷落。根据《魏书》的记载,拓跋宏在病重期间曾对彭城王勰说:“后宫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为之所,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可赐自尽别宫,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
到了公元499年,拓跋宏在战场上染病,生命垂危时,他留下遗诏,要求大臣们在他死后,立即杀掉冯妙莲。拓跋宏深知,冯妙莲若继续存在,将极有可能威胁到国家的未来,甚至带来灭亡的危险。或许出于某种心软,拓跋宏并未在自己有生之年处决冯妙莲,而是希望大臣们能在他死后采取行动。
根据《魏书》的记载,当拓跋宏的遗诏传到洛阳时,咸阳王禧等人对遗诏表示认同,认为这是英明之举,他们一致认为,若不将冯妙莲除去,未来可能会引发国家动荡,甚至危及他们的性命。即使没有遗诏,他们也会通过其他方式铲除冯妙莲的权力,避免她对国家的危害。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