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7月的一天,郭化若终于获得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批准,前往华东前线作战。他此前一直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申请到前线作战,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如愿以偿。
在他抵达之前,毛主席特别指示山东的陈毅司令员,安排郭化若同志先到山东工作。毛主席对郭化若的军事才华赞赏有加,认为他在军委机关长期工作,理论水平高超,但需要在实战中得到锤炼。
陈毅对郭化若的到来充满期待和兴奋。作为老同志,陈毅早在红军时期就与郭化若相识,对他的能力和潜力有着深刻的了解。然而,当陈毅提出让郭化若担任鲁南军区司令员时,郭化若却直接拒绝了这一职务,提议自己担任副司令员,因为他认为这个职位更符合他目前的能力和经验。
陈毅派人与郭化若交谈,希望说服他接受司令员的职位。然而,郭化若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自己刚到鲁南军区,对当地的情况和部队的特点尚不了解,因此选择担任副司令员,更能够适应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面对郭化若的坚持,陈毅了解到他的真诚和考虑。他理解郭化若的立场,并尊重他的选择。最终,在双方充分沟通和理解后,陈毅任命郭化若为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发挥出色。
郭化若的谦逊和顾全大局的精神在后来的事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在1955年的授衔过程中,他坚持评为中将,而不是更高的上将,表现出他对组织的忠诚和大局观念,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