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延的能力与徐晃张辽相比如何?三人能力如何排名?一文说清楚
创始人
2025-09-24 05:03:06
0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名将如云,谋士星罗棋布,各个阵营都拥有一批赫赫有名的将领。以曹魏阵营为例,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名将齐聚,尤以“五子良将”及曹氏和夏侯氏的武将为代表。孙吴方面则有周瑜、程普、黄盖、吕蒙、周泰、甘宁等人,主要是江东的四大都督和江东十二虎臣。蜀汉阵营则以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魏延为主力,这些将领主要由五虎上将和蜀汉的第二代武将组成。

一、比战绩

既然说的是武将的能力,首先自然要比较他们的战绩。没有实际战绩的武将,不过是纸上谈兵,缺乏实战基础。

先看魏延。魏延原为刘备的部曲,随刘备入川,与刘璋作战时大展身手,凭借勇猛作战获得刘备的破格提拔,被任命为牙门将,后升任镇远将军,并独自守卫益州北方重要门户——汉中。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不亚于荆州。

史书中并未详细记载魏延在刘备手下具体立下了哪些战功,因为当时刘备是反政府武将,许多事迹未被官方详细记载,就连关羽、张飞的诸多战绩也多有缺失,因此魏延早期的战绩也多有空白。

魏延有两场重要战役值得一提:

第一场是阳溪之战。魏延联手吴懿大败曹魏名将费瑶和郭淮的联军。此战是一场主力部队间的正面对决,蜀军作为远道而来的进攻方,兵力和装备均不如曹军,但魏延仍旧击溃了对手。此战证明了魏延军事才能远胜郭淮——一位曾经成功击退姜维的曹魏西部名将。魏延因此战功显赫,晋升为征西大将军。

另一场是卤城之战。在诸葛亮率军北伐期间,魏延与高翔、吴班共同击败了司马懿。战果包括缴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和角弩三千一百张。这场战役是诸葛亮北伐中司马懿遭受的最大损失之一,尽管具体细节未详,但魏延在其中的表现不可小觑。

相比之下,张辽和徐晃作为曹操麾下的将领,作为政府军的代表,其战绩被详细记录,甚至连小战小役也有详尽记载。张辽的代表战绩主要包括三场:

1. 白狼山之战斩杀蹋顿。此役是曹操与乌桓的决战。张辽建议趁敌军阵型未稳时主动出击,获曹操委以临时总指挥重任。尽管曹军人数较少,且长途跋涉疲惫,张辽依旧敢于冲锋陷阵,亲手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击溃敌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此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张辽勇猛无畏,能在狭路相逢时压倒对手;二是乌桓虽然人数众多,却准备不足,被张辽的突袭打乱阵脚。张辽因此战功首屈一指。

2. 天柱山战役斩杀陈兰、梅成。陈兰与梅成是江淮地区的豪强,他们盘踞险要天柱山拒守。张辽不顾地形险峻,强攻敌阵,展现了极高的勇气和决断力,成功击溃对手,斩杀两名首领,平息了地方叛乱。

3. 合肥之战大破孙权。此战张辽影响最大。孙权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城,仅有七千曹军坚守,守军中包括张辽、乐进与李典。张辽率八百精锐突入孙权大营,一阵血战杀得孙军大乱,斩杀两员将领,全身而退。此役后,孙权对张辽心生忌惮,甚至在张辽病重时也不敢轻视。孙权曾言:“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足见张辽的威慑力。

张辽的战绩充分展现了其勇猛果敢、敢于身先士卒的特质,他常担当前锋,屡建奇功,存活于多场恶战中,体现了其非凡的战场领导力。

徐晃的战绩同样丰富,常随主将征战,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襄樊之战击败关羽。关羽当时威名远扬,连于禁和庞德等曹魏名将皆被其俘获或斩杀。徐晃在此役面对巨大压力,以声东击西之计成功击败关羽。实际上,关羽败北还有后方被偷袭、军心瓦解等因素,尤其是孙权与曹操的密信被射入关羽营地,动摇了其军心。此外,关羽孤军无援,战斗到后期已力尽兵疲,最终败北。徐晃可谓捡了大便宜,但此役确实使其声名大噪。

综合三人战绩,张辽的数量和含金量最高,魏延次之,徐晃排名第三。

二、比地位

魏延在蜀汉拥有相当于战区司令的封疆大吏身份,独自镇守汉中近十年。蜀汉第一代武将逐渐凋零后,魏延成为第二代武将中的领军人物,掌握兵权,地位尊崇,仅次于诸葛亮。

张辽在曹魏则属于中层将领,主要任务是随主将出征,如官渡之战、白马之战、赤壁之战等,多为副将角色。合肥之战后,他被任命为征东将军,仍受夏侯惇节制。曹操去世后,曹丕才将他提拔为前将军,成为四方将军之一,但依旧不是主将。在曹丕南征孙权时,张辽还需听从曹休的指挥。

总体来说,张辽虽能力出众,但终其一生未能真正成为主将,最高地位为中层将领中的佼佼者,远不及魏延的封疆地位。

徐晃的地位同样属于中层,将多随主将作战。虽在襄樊之战立有战功,但仍受曹仁节制。即便曹仁被关羽围困,徐晃也无法独立指挥。徐晃的官职多为平寇将军,爵位和地位均不及张辽,更谈不上魏延。

以地位排序:魏延最高,是蜀汉诸葛亮时代的军事二把手;张辽次之,是曹魏中层将领的领军人物;徐晃位列末位,属于普通中层将军。

三、比谋略

魏延最著名的谋略是子午谷奇谋,但此计最终失败。该谋略依赖于敌人弃城逃跑和保持秘密潜行,然而中国历史上鲜有秦岭一带成功偷袭的先例,甚至刘邦的还定三秦战役也非偷袭成功。可见魏延的谋略有失现实。

张辽不仅勇猛,还有极强的战略眼光。白狼山之战,他洞察胜利关键在于趁敌军未集结完全时先发制人,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准确。合肥之战中同样体现了他的先见之明。此外,张辽能洞察敌将昌豨的归降意图,显示出他对敌人心理和细节的精准把控,令他百战百胜。

徐晃的谋略则相对单一,襄樊之战的声东击西战术虽实用,却缺乏复杂性,且并非击败关羽的决定性因素。

总体来看,谋略层面张辽居首,魏延次之,徐晃居末。

四、比名声与评价

魏延被孙权评价为“小人”,孙权曾言若无诸葛亮,魏延恐成祸害,后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陈寿亦评价魏延自招祸端。魏延性格高傲自负,善待士卒,但因处事幼稚多疑,诸葛亮去世后攻打杨仪,最终被王平瓦解兵力,自己也被马岱所杀,全家被诛,结局凄惨。魏延某种意义上可称“小关羽”,无论能力还是性格都与关羽有相似之处,但性格上的傲慢和不合群使其命运多舛。

张辽则被曹丕誉为“古代召虎”,召虎是周宣王的名臣,为国家社稷甘愿牺牲己子,彰显忠诚与大义。曹操评价张辽文武双全、勇猛善战、谋略周密、身先士卒,是全能型将领。张辽更入选古今六十四名将,得以供奉于武庙,享有崇高荣耀,足见其地位之尊。

徐晃则被曹操比作汉朝名将周亚夫,纪律严明、性格稳重,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徐晃无显赫优点,但也无重大缺陷,是一名低调沉稳的中层将领。

综上,名声和评价方面,张辽最高,徐晃次之,魏延最低。

综合比较三人能力,排名如下:

第一位:张辽

第二位:魏延

第三位:徐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谈到梁山好汉,大家总是联想到“义”字。的确,他们最初的相遇正是因为“义”而走到了一起。然而,随着时间...
原创 继... 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的电子屏闪烁着冰冷的“售罄”字样,蜿蜒数公里的队伍中,行李箱滚轮声压低了孩子的...
原创 清... 邓海山:从贫困少年到冷酷刽子手的悲剧一生 清朝末年,邓海山是最后一位担任刽子手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血...
原创 八... 平型关战役刚打完,八路军 115 师副师长聂荣臻就领了个艰巨任务,带着杨成武的独立团一头扎进了敌后。...
原创 石... 唐明宗李嗣源有一个非常得力的女婿,名叫石敬瑭。石敬瑭的父亲是石建恩,李嗣源和石建恩早年有着深厚的交情...
原创 长... 在清朝末期,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爆发了广泛的农民起义。原本势如破竹的太平军,因失去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城...
浙江宁海营前赵氏宗谱!赵匡胤后... 编辑 | 趙英雄 翻开《营前赵氏宗谱》,一幅家族的辉煌画卷徐徐展开。世系、世传、世泽、世芳等篇章详尽...
原创 周... 这篇文章详细探讨了孙权的政治决策及其后果,以下是原文内容经过改写后、增加细节的版本: --- “故...
为什么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 (声明:本文内容参考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创作的,文章末尾标注文献来源) 东周:一场持续五百年的权...
河北石家庄一小区今冬不供暖?当... “云杉溪谷小区竣工验收后,去年10月份交到了我们手里。当初交房的时候,开发商说今年开始供暖,现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