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蠢,只是他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
创始人
2025-09-23 14:30:55
0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真诚地邀请您点击一下页面上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方便您日后持续收到类似优质内容的推送,还能让您更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在进入关中之前,项羽曾慷慨激昂地说过:“先入定关中者为王!”然而,真正第一个率先占领咸阳的,却是他的劲敌刘邦。项羽的谋士范增因此设计了著名的鸿门宴,意图借机斩杀刘邦,斩草除根,避免后患。

但宴席之上,面对刘邦表面上假意示弱的求和,项羽反而被迷惑住了心神,陷入了犹豫和优柔寡断之中,最终让刘邦逃脱,得以重新积蓄力量。

后来,刘邦慧眼识人,重用了韩信这位名将,犹如虎添翼,使得楚军节节败退,最终在垓下展开了决定性决战。被誉为“西楚霸王”的项羽,命运却走到了尽头。他没有选择回归江东,谋求东山再起,而是在乌江边自刎,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那么,项羽为何甘愿舍弃渡江重整旗鼓的机会,宁愿在乌江边自尽?那一刻,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公元前202年12月,项羽的军队已被汉军团团围困于垓下,形势危急至极。夜晚,营外传来阵阵楚歌,凄凉哀怨,汉军用这种方式有意动摇楚军士气。

项羽从梦中惊醒,听着这似乎是楚地的哀歌,心头满是伤感,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他借酒消愁,放声悲歌,内心痛苦难言。他的爱妾虞姬含泪劝他说:“别再犹豫,放手一搏吧。”说完,虞姬便在项羽面前自刎,令人心碎。

项羽此时已无退路,只能带领八百骑兵夜间突围。但刘邦怎会轻易放过他?穿越淮河、越过湖沼,激烈厮杀之后,这八百骑兵只剩下二十八人。

眼前是滔滔乌江,身后是数千汉军的追击,项羽仰天长叹:“天要亡我!”但作为威风凛凛的西楚霸王,他骨子里的傲气依然在。他转身对随行的将士说:“若真是天命如此,非我能力不及,那便痛快地战一场,让世人知道,西楚霸王绝非空名!”

随后,他策马冲锋,手持兵刃,斩杀汉军数百人,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抵达乌江。早已收到风声的乌江亭长备好小船,看到满身血污、伤痕累累的项羽,急忙上前劝说他渡江。

亭长说:“江东虽小,却也有千里良田,数十万百姓,您快快渡江,汉军追不上您,日后还可东山再起。”

然而,项羽此时却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他忽然明白,亭长的话中隐含着更深的含义——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天命,而是自身的问题。

虞姬已逝,昔日随他西征的江东子弟无一幸存,他已经孤苦无依,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项羽的心境豁然开朗,他深情地抚摸跟随多年的战马乌骓,命亭长带马先行离开。亭长见无法说服楚王,只能长叹一声,带着马远去。

已经看淡生死的项羽转身迎向汉军,仰天长笑,对汉军将领冷冷说道:“听说刘邦高价悬赏我的人头,不如我亲手送上这份‘奖赏’!”说罢,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辉煌而悲壮的一生。

项羽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归根结底,是他失去了民心,注定了大势已去,只能以死谢罪。那他到底做了什么,导致自己陷入这般境地呢?

项羽最大的致命缺陷是过于刚愎自用,固执己见,拒绝采纳他人建议,性格又急躁易怒,最终导致众叛亲离。

被他扶持的楚王后代熊心被尊为“义帝”,却被项羽视为傀儡。当熊心支持刘邦按约入咸阳时,招致了项羽的嫉恨。项羽觉得熊心失了面子,背叛了自己,竟然私自将其暗杀,留下恶名,也为刘邦挑起楚汉战争提供借口。

在对待范增的问题上也可见一斑。范增是项羽的得力谋士,被尊称为“亚父”,政治上项羽力不从心,若能采纳范增建议,未必不会赢。鸿门宴时,范增多次示意项羽动手,项羽却迟疑不决,令范增气愤地骂他“竖子”,二人关系从此恶化。

刘邦巧妙利用项羽多疑自大的性格,挑拨两人关系。范增被误解,愤而告老还乡,途中去世。有传言称他是怕落得熊心那样被暗杀的下场,才假死隐居。

相比之下,刘邦则吸纳了大量能臣良将,且表面谦恭,广纳贤言。与项羽的刚愎自用相比,刘邦更适合做大一统的帝王。

因此,项羽败北只是时间问题。自视甚高的他,也绝不会接受退回江东的结局。

当项羽被围困时,曾想向南逃跑。但站在乌江边,他却后悔了。骄傲的他不愿以逃亡者的身份回家乡。曾信誓旦旦要成就霸业的他,如今随自己的人无一幸存,即使渡江,也难免遭排斥。

即便被接纳,要东山再起,心中也会时刻回忆落荒而逃的屈辱,更要警惕刘邦的剿杀,过上逃避藏匿的生活。

而且,以项羽多疑的性格,怎会不怀疑亭长真心?他不愿冒险,将马交给对方,自己的生死却只依赖自己判断。

项羽的功绩足以载入史册,为维护声誉,这位自尊心极强的西楚霸王绝不会屈服投降,作为贵族出身的他更不可能苟且偷生。

所以,自刎成为他对绝境的最后反抗。

在逃亡途中,项羽还曾问一位老农路,但老农故意指错方向,让他们陷入泥沼。老农凭他们衣着已猜出身份,却故意误导。

亭长口中江东百姓愿接纳的话,反而让项羽彻底清醒:如今局面是他轻敌和忽视民心所致。攻秦时,他虽然勇猛,却屠城残杀,面对忠臣,却不善任人唯贤,不听谏言。

连一个普通农夫都不愿帮他,那么江东百姓又怎会接纳他?又何必将战火引到家乡,令无辜百姓遭难?

站在乌江边,再伟大的英雄,在滔滔江水面前也只是沧海一粟。项羽虽勇冠三军,却只懂得争夺天下,不懂治理国家,或许只能算是战场上的雄杰,难以成为治国明君。

自刎乌江,成为后人感叹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壮烈选择,也许是他最合适的结局。

——摘自李桂海《刘邦、项羽争雄记》与相关学术资料整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冬日阅读盛宴:如何让孩子与书籍... 当寒风轻拂窗棂,落叶铺成金毯,2025“书香四季·品读自然”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冬季之约即将拉开帷...
古力娜扎公布冬季最新性感写真,... 前几天,古力娜扎晒出了冬季最新时尚写真,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古力娜扎身上成熟的女性韵味越来越充足,更...
原创 明...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万种人”。这句话深刻表达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中国历代的开国皇帝...
原创 同...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隔着王莽建立的短命新朝。西汉的灭亡是因为王莽篡位,而东汉的灭亡则是因为曹丕篡...
原创 发... 赵云初登场时,曾与文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双方足足交手了六十回合,却始终未分出胜负。然而,在延津之...
原创 毛...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举行了第一次授衔仪式。毛主席亲自为朱德等十大元帅授衔,这一天对毛主席而...
原创 博... 博望坡之战中,诸葛亮巧妙地利用赵云诱敌,把夏侯惇引入博望坡,成功用火攻摧毁了夏侯惇的十万大军。那么,...
原创 关...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死后事宜有过类似的描述,尤其是关于他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这些都明确归属于东...
解晓方艺术鉴赏(一):心与梅花... 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城市史的山东文化重镇临沂,受东夷文化、儒家学说影响至深,到魏晋时期,短短时间接连出现...
中央歌剧院奏响“声韵和鸣” 展... 11月18日,中央歌剧院剧场内掌声如潮,”声韵和鸣”世界经典作品音乐会——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成果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