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美国亲手为中国递出了一个战略“王炸”,如今在西太平洋的牌桌上,美国及其盟友都惊愕不已——这张牌不仅未能如他们所愿,反而让自己的手疼痛不已。
这张牌究竟是如何被递出的呢?追溯到2001年,华盛顿的决策者们挥出了两记重拳:首先,他们同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次,在反恐战争中全力以赴,尤其聚焦阿富汗。彼时,他们或许认为这将使中国逐渐依附于西方的文化与经济体系,未曾想,这两招却让他们自身的霸权付出了沉重代价。
首先谈谈WTO的事情。当年的美国精英们或许满心欢喜,他们以为开放中国的贸易市场,不仅能够更好地销售本国商品,还希望中国能逐渐采用西方的价值观。然而当中国拿到入场券后,便迅速展开了经济腾飞的步伐。进入世贸组织的第三年,中国便开始大量投资于高铁、电网和5G基站,结果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蔓延之际,中国却手握2万亿美元的外汇,冷静购入优质资产。更让人震惊的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破坏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仿佛“咔”地一下断了一段锁链。
再来看美国的反恐战争。美国在中东的持续打击花费了整整20年,动用了3万亿美元——这一数额足够建设三十条贯穿中国的高铁。在美国的航母在遥远的中东沙漠中锈蚀之时,福建的船厂中,003号航母的龙骨却在忙着焊接。早在多年前,布热津斯基便警告过这种战略的缺陷,但显然,战火的轰鸣声掩盖了他的重要发言。如今回顾历史,恐怕连本拉登都未曾想到,自己的行为竟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数年的“保护伞”。
然而,令美国最为痛心的是,在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时,他们以为中国会愤怒翻桌,结果中国却借助WTO的优势悄然崛起;在台海事务上,美国频频跳脚,却因911事件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剧本。
时至今日,在西太平洋的每一艘055型驱逐舰上,似乎都能铭刻上“感谢2001年美国好友送来的战略机遇”的字样。这二十年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魔幻剧:美国在沙漠中费尽心思寻找可疑证据的时候,中国却在南海不遗余力地填岛造陆;华尔街玩弄次贷泡沫,深圳的无人机却早已飞往非洲递送快递;新能源车如雨后春笋般在街头涌现,轻松超越底特律的老品牌;当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正式上天之际,甚至连美国的星链信号也不得不为之让路。
昔日美国以为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道缝隙,结果没想到中国却如同猛兽般一跃而起,拆掉了墙壁,建立起摩天大楼。现在,在TikTok平台上,美国年轻人跟着中文歌曲扭动腰肢,而国会山的诸位老者,是否终于明白了这些呢?
等你们总算解决完恐怖分子回头一看,原本那个“小跟班”已经巧妙地利用你们所传授的规则和技术,直取你们的利益。历史无可逆转,但这局棋从一开始就已经摆定——你给予的机会,最终化为了自己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