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三国时代一位颇具霸气的枭雄,性格狠辣至极,甚至能下得了手杀害对自己有恩的人。那一次,他在逃亡途中遇到了曾对他施恩的吕奢伯,幸亏得到了吕奢伯的救助,才得以逃过追杀。那时,曹操正在午睡,却忽然听见院子里传来磨刀声,随后看到恩伯带着一群人朝他房间走来,心中顿生疑窦,猜测吕奢伯可能泄露了自己的行踪给敌人。于是他立刻挥起大刀,冲出屋外,将院子里的众人砍杀了七七八八。直到最后,在吕奢伯的解释下,他才得知那些人是为了给他设宴接风洗尘而准备杀猪办酒。可惜错杀了那么多人之后,曹操依然不敢留下吕奢伯,担心他会给自己招来更大的麻烦,于是宁愿“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对自己有恩的吕奢伯。
正是曹操这种多疑且行事果断狠厉的性格,使他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枭雄。虽然在他的仕途上,像陈登、贾诩这些谋士多次让他陷入危机,但曹操却能放下身段,重用他们的人才,这也体现出他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正因如此,曹操才能在乱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独特的性格和能力在逆境中得以充分展现。
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枭雄,也有五位令他极为忌惮的人物,其中东吴有一人,蜀汉则有三人。那么,这五位究竟是谁呢?
首先是吕布,三国中公认的“第一猛将”,其英勇形象早已深植人心。那么为何曹操对吕布如此忌惮呢?在《三国演义》中,吕布骑着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威猛无比,先后辅佐丁原和董卓,最终杀死两人,自立为一方诸侯。在曹操眼里,吕布心怀狼子野心,难以掌控。吕布字奉先,生性勇猛,原为并州刺史丁原的骑都尉,驻守河内。丁原对吕布极其器重,并任命他为主簿。后来董卓入京,曾劝吕布杀死丁原,吞并其军队,吕布任骑都尉,两人结为异姓父子。董卓对吕布关爱有加,吕布更是被封为中郎将和都亭侯。
然而,董卓残暴多疑,常对吕布拳脚相向,甚至投掷手戟。吕布和董卓身边的婢女有私情,内心惶恐不安。王允见吕布对董卓怨恨已深,遂暗中策划除掉董卓,劝吕布动手。吕布起初犹豫,毕竟董卓视他如养父,但王允冷言相劝,称董卓非亲父亲,最终吕布出手将董卓杀死。正如曹操所说,吕布狼子野心难以长久忍耐。
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时,曾被吕布军大败,左手在突围中被烧伤。随后,曹操调集重兵东征,步步紧逼,最终生擒并斩杀吕布,正是出于对这位第一猛将的忌惮。
第二位令曹操忌惮的是张飞,尽管张飞与曹操在战场上是对手,但两人之间还有复杂的亲戚关系。张飞是曹操侄女婿,这缘分通过夏侯家族建立。曹操的父亲被一宦官收养,改姓曹,实际本家是夏侯氏,故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等是同族。夏侯渊的侄女成为张飞的妻子,因此张飞可算是曹操的堂侄女婿。
张飞虽然表面是个粗犷汉子,但在军事谋略上颇有建树,尤以三次战绩闻名。一次是在长坂坡,张飞单骑立于桥头,命士兵扬起尘土,制造疑兵,吓退曹操数十名猛将;二次是刘备攻取西川时,张飞以假乱真,成功降服严颜,获得数十座城池;第三次则是在宕渠以巧计击败张郃。张飞的智慧和勇猛,使得曹操对他极为忌惮。
第三位是与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他设计水淹曹操七军,使曹操差点放弃许都迁都长安。此战让曹操深刻意识到关羽的威胁,因此对他心存畏惧。
第四位是马超,潼关之战中,马超大败曹营众将,甚至让曹操弃袍割髯,颜面扫地。曹操曾试图偷袭马超,结果遭到沉重打击。连续的失败让曹操对马超丧失信心,最终只能通过离间计才得以击败。曹操感叹:“马超不死,我没有葬身之地。”可见他对马超的深深忌惮。
最后一位是孙策,起初曹操并未将他放在眼里,误以为孙策是靠父亲孙坚的名声立足。但孙策称霸江东后,曹操不得不正视他的实力,十分忌惮。为此,曹操与孙策联姻,以稳固两者关系,保障自身安全。即便如此,曹操仍时刻提防孙策偷袭许都,若孙策未早逝,官渡之战时或许能给曹操沉重打击。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令曹操忌惮的五位猛将分别是吕布、张飞、关羽、马超和孙策。尽管三国群雄猛将众多,但唯有这五位真正令曹操感到压力巨大,其他人则难以威胁他的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