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时期,宋朝与蒙古联手共同抗击金朝,但谁曾想到,在金朝灭亡后的第二年,蒙古便转向了宋朝,发动了对南宋的进攻。蒙古铁骑迅速踏破中原,宋理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土一点点被蒙古占领,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然而,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宋理宗去世后竟然未能得到应有的安宁。他的陵墓不仅遭到盗掘,甚至尸体也被残忍破坏,头骨被制成了酒器,几十年间无人过问,直到朱元璋登基,事情才得以妥善处理。
1276年,忽必烈成功攻占南宋的都城临安,彻底消灭了南宋的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次年,忽必烈任命杨琏真珈为江南地区的佛教都统,负责该地的佛教事务。当时,江南的百姓并未意识到,作为一名佛教徒的杨琏真珈,日后竟会做出如此邪恶之事。
在大都,杨琏真珈并未拥有实权,尽管他心怀野心,却始终没有能力去争斗,只能安安静静地钻研佛法。然而,来到江南后,杨琏真珈的真实面目渐渐暴露出来——他贪财好利,行事恣意妄为。
1278年,杨琏真珈在元朝丞相桑哥的支持下,开始了他的“老本行”。杨琏真珈并非蒙古人,而是党项人,他表面上是一个佛教徒,但实际上却擅长盗墓。正是通过桑哥的推荐,杨琏真珈得到了忽必烈的信任和重用。
一旦掌握了官职,杨琏真珈便开始琢磨如何挖掘陵墓,盗取珍贵宝物。尽管他刚刚上任,手中的权力还算有限,但桑哥的支持让他变得肆无忌惮。白天,他带领僧人们为百姓祈福消灾,而到了夜晚,他便变身为盗墓贼。不到一年的时间,江南地区的许多官员的坟墓都被洗劫一空,盗来的金银珠宝和奇珍异宝,他一部分交给桑哥,另一部分则用来建立佛堂,剩余的则全部收入囊中。表面是佛,心中却是魔。
随着他越来越大胆,杨琏真珈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南宋的皇陵——“江南六陵”上。他和一帮盗贼先是将守陵的看守毒打,逼迫他们离开,随后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盗掘。根据西夏人流传的传统,得到皇帝的头骨,不仅能驱邪避祸,还能带来财富与好运,因此杨琏真珈产生了将帝王头骨带走的恶念。
当他们打开宋理宗的棺椁时,一股白色气体突然扑面而来,众人惊讶地发现,尽管宋理宗的尸体已过世十五年,但仍完好无损,没有任何腐烂的迹象。原来,当时为了保留皇帝遗体的完好无损,宋理宗的棺椁内被注入了大量水银,这也是他尸体得以保存的原因。
经过短暂的震惊后,杨琏真珈和他的盗墓贼开始了疯狂的抢掠。宋理宗在位四十多年,随葬的宝物数不胜数。盗贼们粗暴地将宋理宗的尸体拖出,抢走了所有的陪葬品,甚至连他口中的夜明珠也不放过。
除了宋理宗的墓被盗,其他六位宋朝历任帝王的墓地也惨遭蹂躏。南宋的陵园一片狼藉,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生前受人敬仰,死后却遭到了异族的侮辱。尤其是宋理宗的尸体,被倒挂在阳光下暴晒,三天三夜后才将体内的水银蒸发殆尽,最终变成了一具干尸,面目全非。
宋理宗生前本是一个傀儡皇帝,他被群臣推上了皇位,实际权力一直被掌握在权臣手中。前十年,他隐忍装作昏庸,沉迷于享乐,直到权臣去世后,才终于开始掌握了真正的权力。为了抵抗金朝,他选择与蒙古联手灭掉金朝,却未曾料到,蒙古的野心早已超出了此范围,南宋也注定难逃厄运。果然,金朝覆灭后的第二年,宋理宗便面临了蒙古的铁蹄侵袭。
在蒙古的攻势下,南宋的将士节节败退,江山岌岌可危。即使如此,宋理宗已心力交瘁,终在1264年去世,被安葬在南宋的皇陵。
七天之后,杨琏真珈再次带领盗墓贼回到宋陵,却意外发现宋理宗的头颅异常庞大,远超其他帝王的头骨。他想起了那个古老的说法,于是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恶手。
杨琏真珈原本计划将这些历代帝王的遗骨集齐带回宫中,而他的真正动机并非出于良心,而是听信谗言,打算将这些尸骨和牛马的骨头一起埋在地下,再在上面建一座白塔,名曰“镇本”,宣称是为了压制江南百姓对元朝统治的反抗。
然而,杨琏真珈并未料到,这些尸骨最终的命运更加凄惨。宋理宗的头颅被割下,带回宫中,经过巧匠的打磨,最终被制成了一个酒器。这个器皿光滑如玉,镶嵌了精美的银饰和珠玉,被杨琏真珈当作珍宝,时常拿出来把玩,饮酒作乐。他甚至放声大笑道:“天下江山,尽在我的酒杯之中!真是苦尽甘来啊……”
然而,杨琏真珈的“好日子”并未持续太久。1291年,他因涉及元朝丞相桑哥的贪污案,被革职查办,最终在闹市被斩首示众,结束了他充满罪恶的生涯。实际上,忽必烈之所以处死杨琏真珈,除了贪污腐败外,还因为他已经成为了桑哥的亲信,深深卷入了朝廷的权力斗争。
杨琏真珈曾珍藏的宋理宗头骨酒器也被送到了宫中,成为元朝皇室的一件“镇压之宝”。朱元璋在听到这一恶行后,愤怒至极,无法理解忽必烈为何纵容杨琏真珈做出如此罪大恶极的事。他命令徐达一定要找到宋理宗的头骨,并将其送回中原妥善安葬。
元朝末年,民间起义此起彼伏,朱元璋便是其中的领袖之一。他率领起义军从南到北,最终在1368年攻破了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徐达在宫中的一处隐秘角落找到宋理宗的头骨,将其带回中原,经过一番修葺,最终将其安葬在永穆故陵。宋理宗终于得以长眠,享受一丝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