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不光聪明,对蜀国是真尽心,可惜还是没能撑住的
创始人
2025-09-22 12:03:03
0

咱们今天聊聊诸葛亮,这人啊,可不光是史书里写的那样神机妙算。你细想他这一辈子,聪明才智是真的,但更打动人的,是那份对蜀国掏心掏肺的劲儿。

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总觉得诸葛亮像个神仙,什么借东风、空城计,好像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后来长大了再读《出师表》,才慢慢咂摸出点别的味道。你看他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的时候,笔尖是不是都带着颤儿?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对着年轻的后主,把该嘱咐的、该担忧的,一桩桩一件件写得明明白白,那哪是臣子给皇帝上书啊,倒像是家里的长辈临出门前,反复叮嘱孩子要好好过日子。

他对蜀国的尽心,真不是嘴上说说。就说北伐那事儿吧,明明知道蜀国国力不如曹魏,明明知道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可还是一次又一次地领兵出征。五丈原的军营里,夜里常常还亮着灯,他披着那件旧氅衣,对着地图看啊看,手指在上面划来划去,有时候咳得厉害,就用手捂着嘴,好半天才缓过来。旁边的侍卫想劝他歇会儿,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 谁都知道,丞相心里装着的,是先帝白帝城托孤的嘱托,是那些跟着先主打天下的老弟兄的期盼。

有回看到记载,说他在军中吃饭,跟士兵们一块儿啃干粮,米饭里混着沙子也不吭声,就着咸菜往下咽。帐外的士兵冻得搓手跺脚,他看到了,默默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来,给站岗的小兵披上。你说这人,脑子里装着千军万马的调度,心里还能顾着这些细碎的事儿,这份心,多沉啊。

其实他也不是没犹豫过吧?有时候夜深人静,对着案头那盏孤灯,会不会想过 “就这样算了吧”?毕竟,后主年纪轻,朝中还有人扯后腿,外面强敌环伺。可他每次犹豫完,还是会把那份退意压下去。记得有次李严在粮草上做了手脚,害得北伐功亏一篑,他回来后气得手抖,可最终也只是把李严贬为庶人,没下狠手。不是心慈手软,是他知道,蜀国经不起内耗了,每一个人,哪怕是有错的人,都得留着劲儿对付外面的敌人。

可惜啊,人终究不是铁打的。最后一次北伐,他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脸色蜡黄,说话都费劲了,可还是强撑着指挥。那天夜里,营寨里刮着大风,把军帐的帘子吹得哗啦响,他忽然叫人把姜维找来,断断续续地交代后事。你能想象那场景吗?一个一辈子要强的人,到了最后关头,声音轻得像羽毛,却还在惦记着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话里,得藏着多少无奈啊。

后来蜀国还是没撑住,有人说他太执着,六出祁山耗尽了国力;也有人说他选的继承人不行。可在我看来,他已经做到极致了。就像一盏油灯,明明油快烧完了,还拼着最后一点光亮想照亮整个屋子,你能怪这灯不够亮吗?

说到底,诸葛亮这辈子,就像个老父亲守着一个家,家里孩子还小,外面豺狼虎豹盯着,他只能咬着牙硬扛。哪怕自己累得直不起腰,也得把家里的柴米油盐、人情往来都安排妥当。这样的人,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都值得让人敬一杯。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要是你也觉得诸葛亮这份心不容易,不妨动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哪天咱们又能聊到哪个让人心头一动的历史人物呢。祝大家都顺顺当当,多赚点小钱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给传记立传 近年来,国际出版界兴起一股新潮流:为其他书籍的创作与出版历程著书立传。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近期推...
《问渠》展于庄家7美术馆开幕:... 9月20日下午,《问渠》书画琴三联展于庄家7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汇聚北京问渠书院徐康岩、何松、隋意扬...
原创 打... 在公元1851年,洪秀全与冯云山、杨秀清等起义领袖,经过了周密的策划与部署,终于在广西金田宣布建立太...
原创 铁... 1946年,作家刘知侠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战史诗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创作中。这部小说几乎完成...
原创 殿... 说起古代当官这事儿,你最先想到的是不是科举考试?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金榜题名那一天。不过啊,在唐朝...
与萌宠“奶龙”来一次亲密接触!... 申城秋高气爽,正是出游好时节。 9月21日下午,晏秋秋直播团队前往位于闵行区浦江郊野公园的奇迹花园,...
原创 关... 武圣关羽在现代网络讨论中常遭到质疑,主要缘由是“武圣人”这一尊称并非其原始身份。最初,中国官方认可的...
原创 刘... 古代将领去世后,皇帝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会为其追谥一个代表其一生的谥号,这既是对其功绩的总结,也是对...
原创 蜀... 提到三国时期,许多人最关注的无疑是蜀汉这个相对较弱的政权,特别是以刘备为开国皇帝的蜀汉,以及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