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
特此撰文——
向全国各族女性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
在我们党的成立初期,就大胆引领女性组织开展追求女性解放和男女平等的妇女运动。
那个时候,在我党建立的首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有三位女性因其卓越贡献被誉为井冈山妇女运动的“三杰”。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三位杰出女性的故事,她们的名字和最终的命运如何。
彭儒,
她出生于湘南的宜章,出生于1913年。早年在湖南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就读时,她接触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因此毅然加入了共青团。当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她被派回家乡秘密进行交通联络工作。1928年,年仅15岁的彭儒跟随湘南起义的队伍,踏上了井冈山。
由于年纪尚小,陈老总决定将她调往地方工作,开始在湘赣边界特委专注于妇女工作,这一转变标志着她走上了根据地妇女工作的领导岗位。她曾担任永吉泰特委妇委书记以及中央局妇委委员兼秘书等职务。
在1928年,彭儒与当时的湘赣特委副书记陈正人结婚,并育有六名子女。
新中国成立之后,彭儒在总工会和中央各部委任职,期间经历了一段不公正的待遇。后来,她担任中纪委委员,并于1985年选择离休。2010年10月5日,彭儒逝世,享年97岁。
吴仲廉,
和彭儒一样,她也是来自湖南宜章,出生于1908年。吴仲廉同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湖南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时,她积极投身于社会运动。1927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湘南起义,并随起义军上了井冈山,期间担任多个要职,包括红四军前委组织干事和红军总司令部直属女子义勇队的指导员,以及红军学校和红军医院的政委等,参与了长征。
吴仲廉的首任丈夫曾日三是时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夫妻俩育有一子。可惜,曾日三在战斗中牺牲,六年后,吴仲廉与第二任丈夫江华再婚,并育有三名子女。
新中国成立后,吴仲廉在浙江从事司法领导工作,以其敢于担当、公正廉洁而获得“女包公”的美誉。然而,她在1967年1月19日却因冤屈离世,后来得到了平反。
曾志,
她同样来自宜章,生于1911年。曾志在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反对旧礼教和提倡男女平等的活动。1926年,她进入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了政治生涯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曾志先后担任衡阳地委组织部干事、郴县县委秘书长、红四军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妇女组组长、湖北临时省委妇委书记以及中央妇委秘书长等职位。
曾志的前两任丈夫相继牺牲,之后与陶铸结为连理。
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先后在武汉、中南局和广东地区工作。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她一度停止工作,直到1977年才重新复职。复职后,曾志积极参与“四化”干部选拔工作,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她于1983年选择离休,并于1998年6月21日离世,享年87岁。
综上所述,上述三位被称为井冈山妇女运动的“三杰”的杰出女性,身上体现着坚定的信念。在她们漫长而艰辛的革命生涯中,她们无畏艰难,勇敢面对各种挑战,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可以说,她们堪比现代版的“穆桂英”与“花木兰”,是中国女性的骄傲与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