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许多强悍的特种部队,他们在战场上威风凛凛,为中国历史的进程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这些著名的部队中,蜀国的白毦兵无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白毦兵是刘备的近卫军,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在《诸葛亮集》中,这支部队被称为“蜀国的上等精兵”。白毦兵的统帅是陈到,他是刘备最早的一批重要将领之一,早在黄忠、马超、魏延、赵云之前就加入了刘备阵营,仅次于关羽和张飞。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陈到字叔至,以忠勇著称。在刘备担任豫州牧时,陈到领兵投奔刘备,并被刘备任命为“近士”。“近士”就是负责保护刘备的近卫,类似于魏国的许褚、典韦,吴国的周泰。
有的网友可能会问,既然陈到是“近士”,那么赵云是什么身份呢?小编认为,赵云的职务曾是中护军,而陈到的职位则是近卫兵的统帅。两人职责有所不同,陈到的职务相当于正保镖,而赵云则像是副保镖。例如,在曹操身边,典韦是正保镖,许褚则是副保镖,直到典韦去世后,许褚才升任为正保镖。
有的网友可能会提出疑问:既然陈到如此重要,为什么《三国演义》中却没有提到他呢?我曾一直思考这个问题,难道陈到不够有名吗?其实,陈到能够在百度上找到资料,说明他还是有一定名气的,而且历史上也有许多记载,说明他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人。只不过与赵云相比,陈到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因此被后人遗忘也是情理之中。
那么,陈到作为近卫军的统帅,为什么不像赵云一样广为人知?他到底有哪些优点呢?我仔细阅读了《九州华阳志》、《魏略》、《资治通鉴》、《诸葛亮集》、《三国志》等书籍,终于找到了陈到的优点和特点,并和大家一起探讨。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陈到的武力应该在赵云之上。因为赵云保护的是刘备的家属,而陈到则直接负责刘备的安全,责任显然更重。刘备将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陈到,这已经说明陈到的武力和能力,实际上超过了赵云。那么,为什么赵云如此有名,而陈到却鲜有人知呢?
我认为这与《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有很大关系。在《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武力得到了作者极高的评价,而陈到却几乎没有被提及。这只能说明,作者更倾向于描写赵云,而忽视了陈到的存在。那么,为什么作者如此偏爱赵云,甚至将陈到的功劳都归给了赵云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赵云在民间的形象更为深入人心。在刘备成为汉中王时,赵云曾反对将财物分封给权贵,主张将其归还给百姓。刘备虽然采纳了赵云的建议,但这也让赵云得罪了许多当时的权贵,影响了他日后的地位。但与此同时,赵云的做法深得百姓的喜爱和支持,这使得他的名字在民间广泛传播,最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而陈到则没有类似的事迹来赢得民众的支持,因此他的名字未能广泛流传。
陈到虽然以忠勇著称,负责刘备的安全,而且所率领的白毦兵是刘备的近卫部队,地位和责任都非常重要。但由于陈到并没有像赵云那样有体恤民情的事迹,再加上他的事迹和赵云有很多重合之处,所以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作者更倾向于突出赵云的形象。
总的来说,陈到在《三国演义》中并未被过多描写,可能与两方面的原因有关。首先,陈到的民间影响力不如赵云,后者有着更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民众基础。其次,陈到和赵云的事迹有些重叠,罗贯中在创作时可能为了避免混淆,选择了更突出赵云这个形象。最终,陈到的名字虽然在史册中留下了痕迹,但在文学作品中未能像赵云那样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