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郡王各争利益,庶人重返家乡:记正统年间的大明秦王家族下篇
创始人
2025-09-22 10:31:18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言:在《正统年间的秦王家族上篇》中,笔者重点介绍了当时的秦王朱志(土挈)。至于其他秦藩各郡王的故事,则留待本篇详细叙述。

自洪武三年(1370年)秦藩建立,到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继位,秦藩已有六十余年历史,家族已发展至第四代。为方便读者理解,本文开篇将对秦藩各支宗室作简明梳理。

秦王首封为朱樉,乃明太祖朱元璋嫡次子,死后追谥“愍王”。秦愍王育有六子,长子朱尚炳继承秦王爵位,称秦隐王;次子朱尚烈被封永兴王;三子朱尚煜封保安王;四子朱尚烐为兴平王;五子朱尚灴封永寿王;六子朱尚炌为安定王。

秦隐王朱尚炳有四子。嫡长子朱志堩继封秦王,号秦僖王。庶长子朱志均最初封渭南王,因秦僖王无嗣,继承秦王爵位,即秦怀王。庶次子朱志(土挈)先封富平王,后秦怀王无嗣,晋封秦王,即现任秦王。庶第四子朱志堢封宜川王。

现任秦王朱志(土挈)有四子,嫡长子朱公锡被封为秦世子。庶长子朱公铭封临潼王,庶次子朱公镗为郃阳王,庶第三子朱公鏳封汧阳王。各位读者可参考下方秦藩宗室图,以便理清关系。

朱尚烈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去世,谥号懿简,其庶长子朱志墣于永乐二十年(1422年)继封永兴王。此王事迹颇多。正统三年(1438年),他因私下购买宦官被明英宗警告。永兴王称购买者“自幼被伤”,意为非为入王府故意自残,然而英宗认为此举恐致更多自宫之人欺瞒朝廷,特令永兴王以后严格遵守律例,不得重犯。

此外,永兴王妃陈氏于宣德八年(1433年)去世。朱志墣意图立两名庶子生母张氏为继室,英宗闻讯大为反对,斥其不当,张氏出身使女,身份卑微,令堂叔形象受损。正统六年(1441年),朱志墣又尝试为三子置办童养媳,英宗以“非祖宗旧制”为由拒绝。

辛未年,永兴王奏称:“三子公鉐等拟择良家女子为婚,预令其赴府学习礼仪,待成年后成婚。”朝廷以非旧制驳回。——摘自《明英宗实录卷七十八》

正统十一年(1446年),朱志墣申诉其女儿三原县主婚后无宅,欲征用指挥佥事邢端旧宅。工部坚决反对,称无先例为县主供房。但英宗不欲多争,直接批准。此后,朱志墣提出翰林院撰写先王懿简王朱尚烈及其嫡母高氏、生母马氏生平事迹,均获朝廷认可。

朱尚煜于永乐八年(1410年)去世,谥怀僖王,其庶长子朱志坰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继封保安王。

正统元年(1436年)四月二十五日,第二代保安王朱志坰去世,年仅二十七,谥悼顺。八月,朝廷赐名朱公?给其嫡长子。正统三年(1438年),行在户部建议扣除保安悼顺王四月至十二月岁禄,因陕西布政司未办理应责,但英宗认为“国家待亲藩礼宜从厚”,加上王府尚有嫡长子,特旨免还。皇帝担心朱公?难以维生,命每年赡养五百石米,袭封后给予全禄。

保安王府因无主,大小官员肆意妄为。内使杨坚擅自选仪宾,侵占校尉职务,非法刑罚;小旗徐斌偷开官仓盗粮换驴。府中一片混乱。正统六年(1441年)怀僖王妃陈氏去世后,府内无人管束。

英宗继位时,47岁的兴平王为秦藩中最长寿者。此前诸王无人过四十。兴平王凭资历(英宗叔祖辈分)向朝廷提诸多请求。譬如护卫舍人与军丁开垦荒地十一顷七十亩(约1170亩),请求免交子粒,产出供府所用。英宗认为合理,爽快批准。

然而正统八年(1443年),兴平王府接纳七名伤残净身人,事后才报朝廷,引英宗不满。虽勉强同意,但严令不得再犯。

朱尚烐长子朱志?宣德年间获赐一品冠服,确立继承人地位。但“长子”同世子一样无岁禄。朱尚烐无奈请求朝廷赐米养家,英宗以“皇明祖训无郡王长子支禄例”为由拒绝。——摘自《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

正统十年(1445年)十一月,朱尚烐患风疾,府务由长子代理。朝廷赐药后病情缓解,但正统十三年(1448年)复发。正统十四年(1449年)四月二十四日,兴平王朱尚烐去世,享年六十一,谥恭靖。

朱尚灴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去世,谥怀简。嫡长子朱志埴宣德六年(1430年)继封永寿王,二子朱志垤、朱志埵封镇国将军。

朱志埴妹妹已婚嫁年龄,永寿王为其挑选通政使司右通政李锡之子李珍为仪宾。但礼部弹劾,称京官不得与王府联姻,要求重新选配。——摘自《明英宗实录卷二十二》

原本在王府时事务由永寿王和亲王联络,出府后如何奏事成难题。朱志垤特向朝廷请教。此为新问题,礼部查阅旧例,建议重要奏闻由军机处理,其余先告知郡王,再经亲王府长史转奏。

正统五年(1440年),永寿王上奏因体弱多病,愿每年六月十五日赴南五台观音寺行香。英宗批准。但次年朱志埴与弟朱志埵借机外出游玩三天晚归,激怒英宗,致信严厉警告。——摘自《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一》

永乐十七年(1419年),朱尚炌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发配泗州守祖陵。英宗继位后开恩,允许其返回西安,居住秦愍王坟园。

秦王忧虑六叔再生事端,不仅调校尉轮流守卫坟园,还要求陕西都司与布政司派兵协防。英宗认为此举不妥,指责秦王:“若君行正直,朝廷自不疑。”并强调先王寝园岂容外人频繁出入,如朱尚炌不守法,朝廷自会处置。——摘自《明英宗实录卷十四》

秦王小气,拒供给六叔家衣食,将负担推给陕西布政司。安定王一家生活拮据,常为资源争执。一日朱尚炌长子醉酒后,不仅与弟弟争吵,还误伤母亲王氏。秦王趁机上报朝廷,指其“不孝凶恶”,属重罪。英宗派锦衣卫指挥徐恭押解至京,交由皇亲武定侯郭玹审理。王氏坚称系误伤,英宗明了秦王意图,遂将其放回西安,由母亲家法管教,同时告诫秦王应宽待其母子兄弟。——摘自《明英宗实录卷七十》

秦怀王朱志堢于宣德元年(1426年)去世时,尚未封爵。其兄朱志(土挈)是否有觊觎爵位?若二哥富平王亦逝世,是否有继承机会?朝廷于宣德二年(1427年)封朱志堢为宜川王,二哥封秦王后育有四子,意图未遂。

宜川王与秦王关系冷淡。正统三年(1438年),西安卫指挥沈达调离,朱志堢与永寿王朱志埴争夺沈达旧宅,毗邻宜川王府。身为兄长的秦王未为弟弟出面,而是推给朝廷。行在工部调研后,宅邸判给永寿王府镇国将军朱志埵。——摘自《明英宗实录卷四十二》

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宜川王奏称府内随侍旗校104人,每年交屯田子粒648石,岁费廪米1197石,“所入不偿所费”,请求让旗校自给自足,减轻负担。此事难免存有私利,实际减轻了府库压力。

永兴王曾立继室先例,宜川王妃王氏去世后,朱志堢欲立侧室孙氏为继妃。英宗不悦,认为名分不可滥用,遂只封孙氏为夫人。——摘自《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三十八》

正统十三年(1448年)八月二十一日,宜川王朱志堢去世,年仅二十九,谥庄靖。

结语:至于秦王朱志(土挈)子女,放于末尾略述。正统七年(1442年)庶长子朱公铭封临潼王,庶次子朱公镗封郃阳王;嫡长女封延川郡主,次女澄城郡主,第三女石泉郡主。正统十一年(1446年),嫡长子朱公锡册封秦世子,庶第三子朱公鏳封汧阳王。

嫡母隐王妃刘氏于正统四年(1439年)十二月去世,朝廷为其建坟安葬。朱志(土挈)不满坟地狭窄,要求朝廷出资扩建。工部权衡后,拟免除秦王府护卫2700人年上交16000石粮食,拨粮修缮坟园。隐王妃侄子刘瑭刚归籍,朱志(土挈)即霸占赐予刘瑭的宅邸。此举令英宗极为不满,坚决否决修坟建议,讥讽其“若真孝心,自己想办法”。

至于土木堡之变后秦藩各宗室反应,保安国、兴平国、宜川国由谁继封,留待下一篇详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给传记立传 近年来,国际出版界兴起一股新潮流:为其他书籍的创作与出版历程著书立传。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近期推...
《问渠》展于庄家7美术馆开幕:... 9月20日下午,《问渠》书画琴三联展于庄家7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汇聚北京问渠书院徐康岩、何松、隋意扬...
原创 打... 在公元1851年,洪秀全与冯云山、杨秀清等起义领袖,经过了周密的策划与部署,终于在广西金田宣布建立太...
原创 铁... 1946年,作家刘知侠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战史诗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创作中。这部小说几乎完成...
原创 殿... 说起古代当官这事儿,你最先想到的是不是科举考试?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金榜题名那一天。不过啊,在唐朝...
与萌宠“奶龙”来一次亲密接触!... 申城秋高气爽,正是出游好时节。 9月21日下午,晏秋秋直播团队前往位于闵行区浦江郊野公园的奇迹花园,...
原创 关... 武圣关羽在现代网络讨论中常遭到质疑,主要缘由是“武圣人”这一尊称并非其原始身份。最初,中国官方认可的...
原创 刘... 古代将领去世后,皇帝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会为其追谥一个代表其一生的谥号,这既是对其功绩的总结,也是对...
原创 蜀... 提到三国时期,许多人最关注的无疑是蜀汉这个相对较弱的政权,特别是以刘备为开国皇帝的蜀汉,以及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