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深将军简介
李济深(1885—1959),字任潮,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主要创始人和核心领导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著名的抗日将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便开始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坚决反对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不抵抗政策,积极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投身反蒋抗日活动。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他更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抗战后期与共产党密谋组建华南抗日联军。抗战胜利后,李济深在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坚决反对内战,投身于和平民主运动,加入人民民主革命阵线,并于1948年联合国民党左派共同创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参与新政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李济深将军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这里重点介绍他在抗战后期筹划组建华南抗日联军期间,视察郁南县民众武力指挥部、发动抗日和出席抗日座谈会的相关故事。
1944年秋季,李济深将军拟组织成立华南民主联军,旨在开展西南敌后抗日活动。中共中央对此高度重视,认定华南民主联军总司令非李济深莫属,并计划以东江纵队和珠江纵队作为其主力力量。
1945年3月,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根据中央指示,派遣李嘉人作为中共和东江纵队代表,辗转来到罗定。在西江临时工作委员会和三罗党组织的协助下,由唐章陪同,借助狄超白的联系,会见李济深,将共产党对其抗日事业的坚定支持传达给他。会谈中,李济深提出希望从东江纵队调集几个团的兵力支援。三罗党组织根据广东临时省委指示,努力发展自身力量,争取中间势力,坚持敌后抗战,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认真加强与李济深的合作。为此,陪同李嘉人来访的唐章立即通知郁南县民众武力指挥部参谋长李镇靖及开明士绅顾问李光汉前往罗定。利用李济深与李嘉人的会谈机会,安排李镇靖和李光汉(李济深旧部)两次会见李济深。第一次时,李镇靖详细介绍了西江敌情及郁南人民蓬勃的抗日斗争形势,令李济深感到非常欣慰。第二次时,李镇靖建议李济深回苍梧大坡山途中,绕道郁南通门,这条路线路程较短且安全,请他实地视察郁南抗日游击队,以振奋军民士气。李济深当即表示赞同。
李济深和随行人员抵达通门时,党组织以“郁南县民众武力指挥部”名义,由“南武”参谋长李镇靖和顾问李光汉等提前组织,唐章、潘祖岳等领导同志参与,隆重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气氛热烈的“欢迎军事参议院李济深院长抗日大会”。李济深在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发表讲话,深入分析当时局势,阐述他的政治主张。他强调:“不要对政府(指重庆国民政府)抱有幻想,我们必须依靠自身武装力量,实现自卫和自治。南京(汪精卫政权)、重庆(蒋介石政府)都怀疑我李某回乡有阴谋,我虽无阴谋,但有阳谋。所谓阳谋,就是在国土沦陷、民生凋敝之际,动员民众,武装抗日救国,讨伐汪精卫,坚决反对妥协投降。”他的讲话激励了全场与会人员,情绪高涨。会后,李镇靖向李济深详细汇报,“南武”指挥部拥有一支约300人的精干武装队伍,多以共产党员为骨干,还指挥着四五百人的自卫队,成立了“郁南县西区行政自治委员会”,以此取代郁南县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团结开明人士,加强军政干部培训,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推动全县抗日工作,初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游击区。
郁南进步力量的壮大和抗日救国斗争的蓬勃发展,为李济深的抗日民主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与配合。李济深听完汇报后非常满意,称赞道:“你们是真正的抗日力量”,并表示虽然当前形势艰难,但只要时间允许,我们在西南敌后必将有所作为。他对各方支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深表感谢。大会结束约午夜时分,又在“南武”指挥部机关(即原通门中心校)召开了一个由30多人参加的欢迎李济深院长的各界代表座谈会,邀请狄超白、胡希明等人发言。随后,李济深启程返回广西苍梧故乡,途中由“南武”参谋长李镇靖率领警卫排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