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翦为秦始皇灭楚,逼死项羽祖父项燕,秦亡后其家族的结局怎样?
创始人
2025-09-22 00:03:39
0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业中,王翦功不可没。内史腾率军消灭了最弱小的韩国,王贲则攻克了魏国和齐国两国,而王翦更是扫平了赵国、楚国和燕国这三大劲敌。燕国相对较弱,然而赵国和楚国却极为强盛,尤其是楚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军力雄厚。甚至李信,李广的祖先,自信满满出征楚国,却遭受惨败。最终还是老将王翦亲自出马,统领60万重兵,击杀项燕(一说项燕自杀),俘获楚王负当,杀死楚王昌平君,终结了楚国的存在。

楚国灭亡于公元前223年。人们常说十八年后依然是好汉,可实际上秦朝仅仅在十六年后就被刘邦推翻了。这里必须特别指出,如果没有项燕的孙子项羽在巨鹿之战中获胜,刘邦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功!我们甚至可以说,秦朝真正是被项羽灭亡的!在巨鹿之战中,王翦的孙子王离随秦将章邯作战。楚军攻势猛烈,直捣巨鹿,切断了秦军的粮道,掌握了秦军的命运。王离被楚军重重包围,经历了九场激烈战斗,最终未能完成使命,巨鹿失陷,王离兵败被俘。常言道“老子英雄好汉”,但为什么到了孙辈这一代却难以继承荣耀呢?

回想当年秦扫六合之时,王翦一人灭掉三国,他的儿子王贲灭掉两国。而如今,将门虎孙王离不仅未能给秦朝带来光荣,反倒以身殉国,家族一度陷入危机。事实上,王离所面临的困境极为严峻,就算是王翦在当时面对项羽,也难免要付出沉重代价。

王离被俘后选择自尽殉国,那么王翦一族会不会像秦始皇子孙那样断了香火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王翦、王贲、王离都是单传,但王离经历灭国劫难之后,不仅保住了家族的血脉,还为后来形成两大郡王奠定了基础。你知道吗?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还有诗人王维,都是王翦的后代,只不过他们分别来自山东和山西两地。

根据2021年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统计的2020年姓氏人数排名,王、张、李、刘、陈五大姓氏人口均过亿。王姓位列第一,占全国人口的7.94%,总人数达1亿零130万,而张姓紧随其后,人口为1亿零900万,占7.41%。这亿余人的王姓,其源头多达十一种(包含汉族和少数民族改姓),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源自将军王翦的后裔。

虽然王翦、王贲、王离是显赫的军旅世家,但他们的祖先本身也是王族。王翦的得姓祖先是周灵王的太子姬晋,也称太子晋或王子乔。当时洛阳一带连日暴雨,京畿附近的谷河、洛河水位暴涨,威胁着王宫安全。周灵王试图堵河防洪,然而防涝的常识是“宜疏不宜堵”。太子晋多次谏言反对,却被周灵王一意孤行。最终,太子晋愤怒指出他父亲的做法是亡国之举。周灵王大怒,废了太子的身份,剥夺其王族名分,将他驱逐出宫。《新唐书》和《旧唐书》记载,太子晋的儿子守敬(一说宗敬)曾任司徒,为纪念家族王族身份,创立了王氏家族。

王翦被普遍认为是太子晋的第十四至十八世孙,史书中多有不同说法。后来,前蜀后主王衍尊王翦为皇帝,庙号蜀圣祖,谥号至道玉宸皇帝,因此王翦又被称为玉宸大帝。

临终前,王离下令两个儿子各自逃散,以避免全家被灭。长子王元东逃,开启了在山东的生涯,最终成为琅琊(今临沂)人;次子王威西奔,落脚黄土高原,成为山西晋阳(太原)人。

王元落户琅琊,成为当地望族,其后裔与符离人葛婴的后代诸葛亮是同乡。历史上诸葛亮曾痛斥的王朗,正是王元后代。琅琊王氏在两汉时期发展良好,东晋五代时期尤为兴盛。王元的孙子王藏官运亨通,重孙王吉成为谏议大夫,开启了家族的振兴之路。

王吉祖孙三代均为经学大家,实现了家族由“宣武”到“崇文”的文化转型。此后,王郎、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相继出现,琅琊王氏家族在东晋达到了鼎盛。该家族成为晋朝最大世族之一,与谢氏并称“王谢两大望族”,掌握着政权,声势震慑司马氏。在东晋时期,人们常说“王与马共天下”,称赞丞相王导、将军王敦、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等人。此外,还有王恬、王廙、王珣、王敬则、王俭、王融、王褒、王通、王度、王徽之、王僧虔、王涣之、王洽、王昙首等众多人物,成为典型的簪缨世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氏家族在史书上共有62人载入正传,拥有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隋朝建立时,王杰功勋卓著,不仅获封风味安康侯,还被赐予国姓,改为杨杰。为体现忠孝兼顾,杨杰又改为复姓王杨,他的后代有的姓杨,有的姓王,还有的姓王杨。

唐朝时期,琅琊王氏出过四位宰相——王方庆、王睿、王玙、王抟。唐顺宗皇后也出自琅琊王氏,品德贤淑。五代时期,迁居河南的琅琊王氏在四川建立前蜀王朝,其开国皇帝正是王建,而王建是王衍的父亲。此前我们提过,王衍曾追尊太子晋为蜀圣祖。海外高丽王朝的开国者同样名叫王建,他也是琅琊王氏后裔。

王威到了晋阳(太原)后迅速发迹,分为祁县王氏和晋阳县王氏两支。祁县王氏东汉末年出现大司徒王允;晋阳县王氏也涌现王柔、王泽两兄弟。

太原王氏人口兴旺,人才辈出。根据不完全统计,三公六人中有祁县王氏东汉司徒王允,曹魏太尉王凌,南梁司空王茂,晋阳王氏曹魏司空王昶,西晋司徒王浑,西晋司空王浚。皇后有四人,包括东晋哀帝皇后王穆之,简文帝皇后王简姬,孝武帝皇后王法慧及唐高宗皇后王氏(虽被废)。宰相十二人则有西晋侍中王济,东晋尚书令王述,中书令王恭,侍中王爽、王恺,尚书左仆射王愉、王蕴,冠军将军王绥,光禄勋王欣之,蓝田献侯王坦之,尚书左仆射王国宝及唐昭宗宰相王溥。

总的来说,尽管秦朝灭亡一度给王翦后代带来危机,但他们分散避难的策略不仅保护了家族延续,更促成了几百年后乃至千年后形成的显赫名门望族,流传千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藏品名称:明代宣德时期“釉里红... 明代宣德时期“釉里红龙纹玉壶春瓶”详解 一、引言 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的瓷器艺术堪称中...
原创 “... 前言: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君主与大臣之间的关系一直呈现出一种“共治天下”的局面。君主依赖一批才...
浴血燕赵丨倒马关战斗:八路军出...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
原创 安... 研究唐代后期地方独立化倾向的问题,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展开,尤其是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分析。虽然已有...
原创 1... 医院历史的援助活动及困境 医院在其历史中开展了多次援助活动,突出显示了在特定时期的表现。第一次显著...
原创 2... 提起安史之乱,这场震惊大唐历史的浩劫,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为沉痛的一页。安禄山与史思明这两位权臣,在暗地...
原创 德... 提到德国这个国家,许多人对它都有一定的了解。毕竟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全球的舞台上,德国都扮演着举足轻重...
原创 大... 乱世往往造就英雄。 在古代,由于战火频仍,各地不断出现许多堪称英雄的杰出人物。那些声名显赫的皇帝大...
原创 你... 大禹诛杀防风氏:历史事件、背景与影响 大禹诛杀防风氏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段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发...
原创 耿... 汉高祖刘邦在白登之困,曾同匈奴进行和亲,直到汉文帝与汉景帝通过休养生息逐渐恢复汉朝实力。随着汉武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