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宗仁回国后找大将张云逸道歉,张让家人回避,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创始人
2025-09-21 08:03:50
0

1965年7月20日,北京机场异常热闹,原因十分简单:李宗仁回国了。

为了迎接这位久别祖国的老将,周总理特意筹划了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李宗仁刚一踏出机场,就看见前来迎接的队伍超过百人,既有我军的多位将领,也有众多民主人士和当年参加国军起义的将领。

这样的盛情厚意,无疑令李宗仁内心激动不已。回想两天前,他还觉得自己能够返回祖国简直不可思议。他曾对秘书感叹道:“十六年前我离开广州时,万万没想到还能回来!”

确实,不只是十六年前的李宗仁难以想象自己会归来,现场不少起义将领也深感惊讶。毕竟1949年,当他因划江而治失败,被迫匆忙离开祖国时,心情是那样沉重而决绝。

这次李宗仁能够归来,背后凝聚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多方努力。周总理甚至向他承诺了“四可”:

第一,允许他回国定居;

第二,回国后仍可再赴美国;

第三,可以先在欧洲逗留一段时间,之后再定居去向;

第四,回国后若想出国,还能随时再回来。

这“四可”的承诺极大地释放了李宗仁的心结,也为他安定下来提供了保障,于是才有了这天北京机场的热闹场面。

在人群注视下,李宗仁身穿西装,精神焕发,挽着妻子郭德洁的手缓步前行。忽然,他在人群中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还未反应过来,那人已快步迎上前,笑着问:“不认识我了?”

原来是他的老战友张云逸。

张云逸比李宗仁只小一岁,如今也已73岁。十年前,他曾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

显然,张云逸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周总理的精心安排。对此,李宗仁心知肚明。两人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不少,而张云逸本人最初也并不愿意前来接机。

作为1955年被授予开国大将称号的将军之一,张云逸身上有着传奇色彩。军界普遍认可他的“三高”:高德望、高智慧、高威望。

新中国成立后,德高望重的张云逸一直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特别关怀。

1965年7月中旬,正在家中休养的张云逸突然接到中央办公厅的电话,通知他周总理约见。

听到周总理的名字,张云逸立刻开始准备。电话中虽然未透露具体事情,但从语气判断,这次见面非常紧急,耽误不得。

不久,他准时出现在中南海西花厅。许久未见的周总理紧握着张云逸的手,满脸亲切。周总理比张云逸年轻六岁,见面第一句话便是:“胜之兄,我们好久没见了,最近身体还好吧?”

张云逸笑着回答:“我很好,不过您看起来瘦了许多!”

周总理轻轻一笑,连续几天的繁重工作确实让他难得好好休息。两人边走边聊,进入总理办公室。待张云逸坐下后,周总理正式说明来意:

李宗仁即将回国,中央希望张云逸能作为主要代表之一,去机场迎接他。

初听此事,张云逸心中颇感惊讶:一方面,他不明白为何“消失”多年的李宗仁会突然决定回来;另一方面,两人曾多年征战沙场,感情复杂,他并不愿意见到这位旧敌。

尽管心存不情愿,张云逸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一任务。除了作为老革命家的大局观,关键还因为这项任务是由周恩来亲自下达。

张云逸的戎马生涯中,许多重要时刻都与周恩来密切相关。这里简述两件代表性的往事:一是周恩来安排陈赓救他,一是张云逸保护周恩来。

先说周恩来安排陈赓救他。

1928年夏,年轻的张云逸正在上海活动。经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上级命令他迅速前往广西从事兵运工作。

张云逸立即订好船票,回住所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然而就在临行前夕,四名警察突然闯入,将他按住。张云逸假扮商人,自信未被识破,问他们的目的。警察却指控他贩毒,还将一些“毒品”放进他的皮箱以陷害他。

面对敌人的有备而来,张云逸知道抵赖无用,只得跟随他们离开。出门后,他遇到另一伙警察头目。那头目问:“抓的什么人?”押送的警察说:“一个贩毒犯。”

张云逸试图喊冤,未说几句便被塞住嘴巴,还挨了一记巴掌,现场顿时安静。警察头目命令:“快去执行任务,别看热闹!”

张云逸被蒙上头套押上警车,车子开到偏僻宅院才将头套取下。忽然,他听到熟悉声音:“怎么还绑着?”一看,竟是周恩来。再仔细辨认,警察头目正是陈赓扮演的。

想起刚才那耳光,张云逸调侃陈赓:“你真会演苦肉计,不怕我找你算账?”陈赓无奈解释这是必要之计,否则没人会相信他们。

这次事件极为危险,如果没有周恩来巧妙策划和陈赓的机智应对,后果不堪设想。此后,张云逸对两位战友心怀感激。

再说张云逸保护周恩来。

1937年,周恩来奉命从延安前往西安商谈国共合作,张云逸则途经西安赴香港处理统一战线事务。两人同行同坐一辆卡车。

车子行至延安与甘泉交界的劳山山坳时遭遇伏击。经验丰富的张云逸立刻判断遭遇埋伏,立即协助周恩来指挥战斗。

他一边射击,一边指挥警卫陈友才掩护周恩来撤退。敌军约两百人,我军仅二十余人。关键时刻,张云逸喊道:“周副主席,你们先走,我来掩护!”

周恩来坚持分头撤离,躲入丛林。经过激烈搏斗,最后仅剩周恩来、张云逸和孔石泉三人幸存,陈友才等警卫英勇牺牲。

事后,周恩来特意与张云逸、孔石泉合影,并在照片背面题词“劳山遇险,仅剩三人”。张云逸曾对周恩来说:“您若有闪失,我这老警卫员就是千古罪人!”

这两件事,使得张云逸与周恩来不仅是战友,更是“难友”。在烽火岁月中,张云逸长期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工作。

建国后,张云逸常对子女说:“当年在武汉,我和周恩来常常在路边的小摊子上吃锅贴。”每次回忆,他脸上总带笑容。

正因如此,周总理让张云逸去接李宗仁,无论出于大局考虑,还是个人情谊,他都必定接受。

周总理做事自有其深意。他此次请身在北京养病的张云逸出山,主要原因是:张云逸和李宗仁是老相识。

两人之间的关系,既是战壕中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曾在战场上成为对手。

先说他们共同守望的岁月。

张云逸是广东文昌人,16岁时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不久便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填志愿书时,还用指尖滴血作誓。

李宗仁来自广西桂林,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正是在张云逸加入同盟会的第二年,1910年10月,李宗仁也加入同盟会。

两人都是同盟会成员,共同参加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后又同赴北伐,成为战场上的并肩作战者。因均受正规军事教育,两人都是那个年代国军中最有前途的军官。

后来虽然路线不同,但在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期间,两人在抗日战场上仍有不错配合。

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得知李宗仁前线形势紧张,张云逸立即率部在津浦铁路南段袭击日军,冒巨大风险为李宗仁提供战略支援,这一事实李宗仁无法否认。

但同时,张云逸和李宗仁也是多年敌对的仇人。

抗战相持阶段,桂系听蒋介石指挥,积极反共。李宗仁多次与张云逸部队交战,甚至对其家属也无情打压。

1940年,张云逸的妻子携子前来相见,不料途中被桂系扣押。反动派甚至用家人生命威胁张云逸,希望他停止前线反共作战。

张云逸坚决不屈,公开声讨蒋介石和李宗仁的无耻行径,继续指挥前线作战。最终,周恩来亲自周旋,妻儿获救,但当时已被扣押半年多。护送家人的部下也遭杀害,令张云逸痛心。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解放战争期间,张云逸攻势凶猛。1949年12月广西全境解放,桂系残匪最终被剿灭。

本来,如果1965年李宗仁不回国,几十年恩怨基本画上句号。但此次李宗仁归来,明显对国家统一极具积极意义,张云逸自然不会为难他。

但这并不代表李宗仁内心坦然。归国后,他忙于拜访旧部和起义将领,看到新中国的巨变,愈发觉得归来是明智之举,同时对过去行为心存愧疚。

某日,他主动提出无论如何要拜访张云逸大将,向统战部同志说:“我们相识近六十年,我非常想见他!”

统战部认为,此次会面正是化解多年恩怨的良机,便安排李宗仁前往张云逸寓所——北京南池子大街18号。

当然,工作人员事先也通知了张云逸。得知消息,张云逸做了周全安排:家人全部外出,只留下秘书、参谋和必需的服务员。

这些家人包括儿子,也包括当年被桂系扣押的妻子韩碧。韩碧被扣押期间坚贞不屈,获释后见丈夫泪流满面。建国后,她被安排在广西保育院和总参管理局工作。

张云逸让家人离开,既为谈话保密,也给李宗仁减轻压力。安排妥当后,李宗仁的车驶进张家院子,张云逸早早在门前迎接。

李宗仁此次还带了秘书程思远等人。众人落座后,张云逸让服务员端上茶点,热情招待。

谈话中,李宗仁忽然站起身,向张云逸深深一躬,说道:“胜之兄,过去的事,实在对不起你!”

李宗仁的歉意让在场人员颇为惊讶。张云逸则以宽宏大量回应,提出三点看法:

第一,新的时代已经开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战争的形态不仅仅体现在武力冲突上,间谍活动和非法测绘同样是现代战争的重要一环。中国境内有大量的测绘基...
原创 山... 1974年,在山东菏泽市的革命纪念馆,一位眼中带着泪光的年轻人偶然发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在专...
原创 日... 韩国人在日本投降日忙着和日本算账,中国公知忙着带头反思 导语:8月15日,日本投降日这一天,各大网络...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新闻战士何... 新华社太原7月11日电 题:新闻战士何云: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新华社记者万倩仪 巍巍太行,苍山如刃...
原创 清... 昔日,帝王的后宫总是被描绘为一片繁花似锦的世界,妃嫔们美艳无比,宛如天上人间的仙子。许多历史记载中,...
原创 郭... 郭亮是明朝初期杰出的将领,靖难之役的功臣,他的出生地在安徽合肥。关于他的历史记载相对稀少,使得后世对...
「榜样」“娃娃书记”的致富经 【人物名片】 马具广,临泉县滑集镇党委副书记、南杨小村党支部书记,曾获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原创 陈... 陈寅恪,作为一位深具影响力的学者,终其一生专注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史的研究,为中国历史学界贡献了无数宝...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桂涛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云南人民的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市属公园迎来秋季赏花潮,4...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秋高气爽,颐和园、天坛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等北京市属公园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