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墨说三国:关羽失荆州背后的秘密,孙权亲自劝降的潘濬值得怀疑
创始人
2025-09-21 02:03:31
0

在三国历史中,关羽大意失荆州堪称改变局势的关键事件。失荆州之前,刘备集团在汉中击败曹操,且凭借荆州水淹七军威震天下,强势掌控荆州、益州与汉中,成为三大势力中最具实力的一方。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胁许昌,甚至让曹操萌生迁都邺城的念头。

然而,刘备集团的崛起引发连锁反应,实力最弱的东吴孙权与曹操暗中结盟,策划“白衣渡江”背刺关羽,夺回荆州。孙权的这次行动成功令刘备集团从巅峰跌落,失去关羽与荆州后,刘备势力被迫退守益州,尽管诸葛亮鞠躬尽瘁,也仅能维持三分天下的局面。

关于关羽失荆州的责任,演义与正史中多归咎于孙权趁荆州防备空虚,白衣渡江,导致糜芳、傅士仁等人不战投降,关羽最终战败身亡。失荆州的主要过错被指向背叛的糜芳、傅士仁及未助关羽的刘封,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细读《三国志》正史可发现,关羽失荆州背后或有另一位关键人物——荆州本土人才潘濬。潘濬早在刘表时期便是荆州重要官员,官至江夏从事、湘乡令。刘备入主荆州后,潘濬被重用为荆州治中从事,负责管理文官团队,成为关羽武将身份外的重要文治助手。

刘备入川时,将荆州人才一分为二,一部分随诸葛亮进入益州治理新占领地,另一部分留在荆州辅助关羽。潘濬作为荆州人,受到刘备高度信任;同时,刘备将自己的小舅子糜芳任南郡太守,好友傅士仁任将军,加上曾投降孙权的郝普,形成荆州官员班底。刘备认为凭关羽与潘濬配合,再加上忠诚部下,荆州稳固无忧。

然而,关羽对荆州本地文士一向轻视,糜芳、傅士仁也对关羽颇有怨恨,潘濬与关羽关系亦不睦。史书记载糜芳、傅士仁“素嫌羽轻己”,潘濬“亦与关羽不穆”,关羽自视甚高,善待士卒却傲慢于士大夫。关羽轻视荆州人,荆州人自然无情相待。

趁关羽北上,孙权与吕蒙迅速白衣渡江,出其不意攻占荆州。关羽战败阵亡,荆州大小官员纷纷投降,唯独潘濬坚守不降。孙权占荆州后,亲自迎接潘濬,安慰其泪水。此举看似体现潘濬忠诚刘备,但结合潘濬后续表现,极有可能是孙权与潘濬合演的“忠诚”戏码。

首先,潘濬投降后立获重用,授予重兵大权,成为孙权军中核心人物。三国时期东吴军权多归属个人将领,潘濬初降即受如此重视,显见其地位特殊。其次,潘濬带兵击杀前同僚樊伷,极力巩固孙权统治,表面忠诚背后却出卖旧友。宋代苏辙评论潘濬行为无耻,称乐毅反而感情厚重。

再者,潘濬升迁迅速,成为少府、太常等朝廷高官,掌管重要财政与礼仪职能,权势显赫。五溪蛮族叛乱时,孙权授予潘濬“假节”,象征最高军事权威,极少有降臣能获此殊荣。最后,孙权对潘濬高度信任,公开驳斥对其的怀疑谣言,甚至免除举报者官职。

蜀汉方面,潘濬被大臣杨戏痛斥为“奔臣”,意指叛徒,称其无大德,自绝于人,为两国所笑。潘濬这一角色在历史上评价极为两极,东吴视他为栋梁,蜀汉则视为卖国贼。潘濬极有可能是关羽失荆州、身死幕后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

你怎么看潘濬?欢迎留言交流探讨!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三国志 吴书 潘濬陆凯传》《三国志 蜀书 邓张宗杨传》《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征集中!宁都市民,看看你家有吗... -以上为赞助商广告 江西革命军事馆征集文物史料公告 江西革命军事馆作为省级综合性军事历史类场馆,是传...
原创 “...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与南宋其实是相同的,尽管它们有不同的名字。两个朝代的软弱和窝里横,简直可以说是...
原创 如...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突然病逝,震惊了整个秦朝。秦始皇的突然去世,让历史陷入了深刻的...
原创 我... 天下的局势,总是充满变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从大禹铸造九鼎,划分天下九州开始,历史就不断地在变迁...
原创 大... 在古老的传说中,鲧是位高权重、地位仅次于唐尧的部落领袖。作为贵族出身的“高干子弟”,鲧深得唐尧的信任...
美国「铅中毒」史,触目惊心! 1921年,底特律实验室里,托马斯·米吉利盯着烧瓶中那泛着油光的玩意儿,嘴角得意地上扬。 他搞定了2...
原创 归... 在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间,一场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地缘战略的较量 quietly 达到尾声。2023年,中...
原创 唐... 当然!我帮你把文章保持原意的同时,改写并丰富细节,字数变化不大: --- 功臣,指的是为国家或民族...
原创 德... 格但斯克,位于波兰北部的波罗的海沿岸,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尽管如今它以波兰的名字为人...
原创 百... 一位法国摄影师卡恩拍摄了大量清朝时期的珍贵影像,这些珍贵的照片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终于得以曝光。想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