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泽东造访十三陵,如何评点明朝皇帝?
创始人
2025-09-16 13:05:25
0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意思不变,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

---

1951年,毛主席乘车抵达了明十三陵。此时这里刚经历了一次整修,环境焕然一新,且专门派有人守护。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名字已经响彻全国,但看守十三陵的守卫并没有在第一眼认出他。

守卫回忆说,当时毛主席穿着一套朴素的灰色中山装,手中还拄着一根拐杖,显得朴实无华。明十三陵作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严禁在附近放火,禁止破坏这里的任何一砖一瓦。这里仅有两名看守,虽然工作看似轻松,但对这两个人来说责任重大,压力不小。

恰巧守卫正在巡视,见到毛主席来访,但并未认出他,只觉得来人身份非凡。附近有几个孩子好奇地触摸着一辆车,守卫担心车辆被弄坏,便大声喝止他们。毕竟,毛主席正是乘坐这辆车而来,虽然守卫不知其身份,但从车辆和来人的气度便觉不简单。

为了避免小孩打扰到贵宾,守卫严厉喊叫。听到声音,孩子们不敢再嬉闹,毛主席则径直走向守卫。很快,毛主席亲切地询问守卫的姓名,并表示想要参观十三陵。守卫得知后,便热心地为他指引方向。

毛主席一行很快来到十三陵,细致地观赏了明成祖朱棣的陵碑。面对这位埋藏在地下的开国皇帝,毛主席感慨道:“他真是个有胆识的人。”因为朱棣敢于将陵墓建在此地,面对当时强大的蒙古势力毫无畏惧,展现出卓越的勇气和智慧。

继续深入十三陵,毛主席还见到了嘉靖皇帝的陵墓。他评价嘉靖“非常迷信,不亲政,重用奸臣”,这与历史上嘉靖的名声和作为不谋而合。

参观结束后,毛主席表示还想前往定陵看看。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的安息之地,毛主席看后感慨颇多,“他10岁即登基,长大后却沉迷酒色财气,极度奢靡。”万历皇帝的昏庸确实使明朝民心渐失,朝廷渐趋衰败,最终走向灭亡。

1958年,毛主席再次来到明十三陵地区,重游这片历史遗迹。对朱棣,他依然赞赏有加,认为朱棣选址十三陵非常英明。但他也指出,如此规模宏大的陵墓建设,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有些劳民伤财。随后,毛主席与周总理讨论了明朝灭亡的种种原因。

毛主席谈到朱棣,称他令人敬佩。朱棣虽然不是正统继承人,乃朱元璋第四子,但他曾任燕王,是历史上首位凭借兵力成功篡位的皇帝。当年建文帝试图削藩,引发朱棣反抗,最终攻入南京,将建文帝赶下皇位。

参观明十三陵时,毛主席还称赞朱棣的政治眼光,敢将首都设于北京。朱棣确实是第一个把北京作为汉人都城的皇帝,并为后世奠定了北京的地位。

朱棣在政治上表现出色,22年在位期间勤政为民,未曾懈怠。晚年他曾希望能游山玩水,不再被繁重政务束缚。虽然他夺取王位的手段饱受争议,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不可否认。

作为燕王时,朱棣多次北征,威慑蒙古,疏通大运河,这些都是明朝强盛的重要功绩。尽管皇位不正,但他的才能早已让人忘却出身。他还支持郑和下西洋,促进明朝与海外的交流。

朱棣面对战事毫不犹豫,有效缓解了蒙古的威胁,也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功绩斐然。

明朝建国后,流民众多,尤其是朱棣夺权后,流民问题更加严重。朱棣积极寻找安置办法,为他们谋求生计。令人惋惜的是,他在第五次北征时病逝于蒙古草原,一代雄主从此谢幕。

回顾朱棣的成就,无论对百姓还是国家,都值得称赞。难怪毛主席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勇敢且有才干。

相比之下,同为明朝皇帝的嘉靖和万历却失去了民心。毛主席曾指出,万历年幼即位,长大后却极度奢靡。定陵便是他的陵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万历为修建陵墓花费巨大。

定陵建成后,万历更加放纵自己,25年间沉迷宫廷享乐,几乎不理朝政。

万历幼年登基时,太后为稳定政局,委任张居正和冯保辅政,他们兢兢业业,严格管教年幼皇帝,防止他沉迷玩乐。聪明的李太后更是为万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张居正和李太后去世后,万历完全放飞自我。

早年张居正曾在礼仪和政治上多次教导万历,且万历聪明好学,深知过度挥霍对国家不利。张居正病重时,万历甚至亲自煮饭照料。若只看万历前期,他与朱棣颇为相似。

但后期的万历变得放纵,宠爱妃子,溺爱儿子,贪恋财富。皇宫生活奢华无度,为了买珠宝,他曾花费两千四百万两白银。

他还通过抄家来攫取财富,甚至不惜抄没曾经辅佐他的张居正家产。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从曾经亲自照料张居正的小皇帝,变成了恨张居正的昏君。

这种巨大转变让人震惊,毕竟张居正一直为皇帝和百姓着想,毫无私心。

然而万历不顾一切,甚至连辅佐过他的冯保也遭到抄家。抄家所得有限,万历又强令臣子进奉,借此表忠。

后来他重用宦官,令他们掌管矿产,结果导致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毛主席认为,万历是明朝灭亡的根源,无道昏君的典型。

万历在位48年,荒废政治长达25年,许多后世学者认为明朝的衰败基本始于万历。

明朝后期的皇帝,多不适合治国,反而有些适合从事手工艺,比如喜爱木工的明熹宗。

除了万历,还有嘉靖皇帝同样荒唐。嘉靖在位45年,万历48年,两人几乎折腾了明朝近百年,最终加速其灭亡。

嘉靖能即位完全是侥幸,原本只是乡野少年,若非堂兄猝死,根本轮不到他当皇帝。

他15岁继位,却没遇到像张居正那样的贤臣,反而得遇奸臣严嵩,并深信不疑。

嘉靖与万历一样,长达20年不理朝政,朝廷完全被严嵩把持,奸臣当道使百姓痛苦不堪。

嘉靖还迷信修仙,荒废政事,封官赐爵大量道士方士。

但他最终未能羽化,反因服丹药过多而死于乾清宫。

毛主席曾批评嘉靖,认为他迷信且重用奸臣,甚至将贤臣海瑞下狱。

朝中已有不少官员不满嘉靖的懈政,但反对者多遭打压。

海瑞不惧权贵,直言进谏,因而被监禁。

他一生嫉恶如仇,反对严嵩及其集团对民众的掠夺,虽官职不高,却坚持为民。

毛主席对嘉靖的批评,正是对其昏庸无能的写照。

嘉靖死后,海瑞才得释放,经历四朝皇帝,最终在万历十五年病逝。

虽为四朝元老,但生不逢时,恰逢明朝两位败家皇帝——嘉靖和万历。

毛主席与周总理多次讨论明朝灭亡原因,周总理强调人心离散、兵力不足和粮食短缺。

实际上,明朝灭亡原因复杂,嘉靖和万历的荒废政务近百年是主要因素。

奸臣当道,宦官专权,也加速了朝代崩溃。

经济困境,银根紧缩,更是雪上加霜。

明末鼠疫频发,尤其是万历年间,山西一带受灾严重。

明朝上层沉迷补品消费,大量白银流向东北,因大量采购人参鹿茸等珍品。

尽管古代以铜钱为主,黄金白银仍是重要财富,且依赖美洲银矿产出。

但美洲银产有限,导致白银流入减少,财政捉襟见肘。

天灾人祸叠加,明朝危机加剧。

此时李自成起义,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响应,明朝逐渐失去民心。

崇祯年间鼠疫、旱灾、蝗灾接连不断,迫使百姓揭竿而起。

李自成自称“闯王”,举兵反抗,势如破竹,攻破西安。

他建立短暂王朝,但清军入侵中原,明朝已无力抵抗,最终灭亡。

---

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帮你把这段历史内容整理成更口语化或更正式的版本,或者添加更多细节和背景介绍,你看怎么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两名领导干部被查!最新通报 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敦满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1月21日,据广西纪检监察网消息,广西投...
特朗普沉默多天后,美国开始支持... 文/三玄 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宣称“台湾有事”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引发轩然大波之后,美国总统特朗...
原创 匈... 匈奴,自从战国末期起便成为了中原王朝的长期敌人,给汉朝带来了不少威胁。 长城的修建正是为了防止匈...
绿水青山孕育千年窑火 编者按:央广网《远山的回响》系列报道推出第五季《山水人间二十年》,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
吕文扬绘画大师名作流传耀丹青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的璀璨星河中,吕文扬大师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人文情怀,留下了无数震撼人心的...
内斗不止,分红530亿:科兴生...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曾在新冠疫情期间凭借疫苗一年狂赚600亿元人民币的科兴生物,如今正面临...
歌手孙悦因家人去世,取消演出,... 11月20日晚,曾因演唱《祝你平安》等经典歌曲被大众熟知的歌手孙悦,在微博上发文表示:“家翁猝然离逝...
股票行情快报:明牌珠宝(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明牌珠宝(002574)报收于5.88元,下跌1.34...
吕文扬绘画大师艺贯中西成一家 在中国画坛百花齐放的画卷中,吕文扬大师以“艺贯中西”的独特风骨,勾勒出跨越时空的艺术新境。他深耕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