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同时尽量保持字数变化不大。
---
作者:武陟东旭
1940年春天,陈毅司令员与两名警卫员正沿路前往茅山,途中突然遭到路边一伙人的袭击,局势瞬间变得极其紧张和危险。就在危机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一支人马迅速赶来,敌人闻风丧胆,仓皇撤退。
这支及时出现的援军正是爱国志士、茅山保安司令樊玉琳。他们当时正从天王寺执行任务,袭击敌军据点归来,偶然看到陈毅遇险,立刻挺身相救,并当场抓获了五名敌方俘虏。
经过审讯,这些袭击者交代说他们属于纪振纲自卫团。陈毅的警卫员们听后怒骂纪振纲是“两面三刀、不像东西”,但陈毅神情却异常凝重,忧心忡忡地说:“事情不好,纪团长恐怕有麻烦了,我们必须马上去救他!”
纪振纲,湖北英山县人,19岁时进入南京讲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加入新军。他曾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还曾担任黎元洪总统的秘书以及冯玉祥将军的参谋。
1917年,纪振纲退役归隐,购置了茅山附近数千亩土地,开辟了一座规模宏大的茶园,茶叶销往海内外,生意兴隆。随后,他又将盈利投资到畜牧场、米面加工厂及罐头厂等多个产业。二十年间,他成为方圆百里内首屈一指的富豪。
有了财富后,纪振纲开始涉足政界,先后担任金坛、丹阳、镇江、句容四县“防匪委员会”主任。他的亲信遍布各地,许多区长、乡长和保长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凭借手中资源,他建立了一支超过300人的私人武装部队,专门负责保护家园。
由于军饷丰厚,他对部队招兵选将极为严格,多为历经沙场的老兵。部队装备也极为精良,除了最新式的德国步枪,还有三十多挺马克沁机枪和迫击炮,使得新四军对此羡慕不已。
1938年夏,新四军一支队抵达苏南茅山后,收编了许多抗日游击队。这些游击队装备简陋,有的战士手持的大刀长矛显得格外落后。新四军虽然由南京当局提供装备,但扩编的部队未被正式承认,无法得到系统配备,只能靠自力更生。
这使得新四军对武器的需求急剧上升,便有人提出是否能将纪振纲的民团纳入改编,既能提升战斗力,也能解决机枪等武器短缺的问题。
于是,陈毅司令亲自登门拜访,哨兵报信说:“新四军司令员求见。”然而纪振纲傲慢地回应:“新四军?新六军也不见。”陈毅并未气馁,给了哨兵一块大洋,请他再去通报。哨兵见钱眼开,又回来说:“来者气度不凡,神色庄重,也很恭敬。”纪振纲这才勉强让陈毅进屋。
刚坐下,纪振纲便问:“陈司令,你的部队多少人?”陈毅答:“两千余人。”纪振纲冷笑道:“我当年在冯老总(冯玉祥)麾下当参谋时,麾下四十万大军,这点兵力打日本人太少,等你们壮大了再谈合作吧。”
这话让陈毅尴尬,但他没有气馁。面对见多世面的纪振纲,耐心才是关键。不久后,陈毅再次拜访,依然无功而返。
虽然如此,陈毅的努力也并非毫无成效。纪振纲被他的真诚打动,提供了不少经费和上千套棉衣。但一提到合作,纪振纲总是含糊其辞。
事实上,不仅是陈毅对纪振纲有所图谋,驻守当地的伪军和顽军也垂涎他的武器装备。
1938年5月,纪振纲迎来53岁生日,伪军和顽军纷纷派人祝寿,礼物竟是两辆汽车,比亲儿子还孝顺。纪振纲对来客笑脸相迎,礼数周全,但始终不表态,这让伪顽代表愤怒得跺脚。
当收编陷入僵局时,一位姓刘的绅士对陈毅说:“我有办法,等着我的好消息。”这天,刘绅士去拜访纪振纲。早年纪振纲事业刚起步时,刘绅士曾助他一臂之力,堪称纪府座上宾。
寒暄间,刘绅士问:“听说新四军的陈毅拜访过你?”纪振纲答:“是的,那个年轻人很执着,口才也不错。新四军打仗很利索,在韦岗和新丰打过胜仗。”
刘绅士劝道:“老兄,可别被他们蒙蔽了,这‘四’姓‘共’,擅长搞宣传,只会搞小打小闹。你跟他们来往要谨慎。”
纪振纲不解:“小心什么?”刘绅士认真说:“茅山有日军,他们凶悍难缠,日后会给你制造麻烦,生活会很难。”
纪振纲身居高位惯听奉承话,最讨厌被吓唬,气得怒道:“我纪农诚长这么大谁没怕过?我就是要靠近陈毅,能怎样?”
刘绅士用激将法成功激起了纪振纲的斗志。刘绅士刚离开,纪振纲便约见陈毅,表达了合作意愿。
然而,正当改编工作逐步推进时,文章开头的袭击事件突然发生。陈毅遭到刺杀,危急时刻樊玉琳及时赶到,击退刺客并抓获几名敌人。
樊玉琳审讯中质问:“你们是谁派来的?”对方答:“我们是纪振纲的人。”又问:“为何要袭击新四军首长?”回答:“纪振纲投靠了日本人,他命令我们行动。”
陈毅警卫听罢大骂,樊玉琳也勃然大怒。樊玉琳原是句容县某区区长,1937年底日军占领苏南后,他组织千人抗日队伍,并在陈毅影响下加入正规抗日力量。
樊玉琳气愤难抑,拔枪欲追击刺客,陈毅却沉着冷静,怀疑刺客言辞不实。他追问:“纪振纲何时下令?何时会见日本人?副官名谁?”俘虏答不上,支吾其词。
陈毅迅速断定:“这伙刺客并非纪振纲亲兵。他本人遭遇危险,我们必须马上去营救他。”说完,毫不犹豫地与樊玉琳带队直奔茅山镇茅麓公司。
抵达现场,眼前景象令陈毅震惊——数十名新四军士兵围堵茅麓公司,嚷嚷着限时交出百万元保护费,否则将血洗工厂。
陈毅纳闷,吩咐樊玉琳暗中侦察。樊玉琳观察后答:“这些人我不认识,肯定不是新四军。”
陈毅命令:“既然如此,就缴械!”樊玉琳迅速占领高地,架设机枪,喝令:“你们已被包围,放下武器,否则全军覆没!”敌人见势识趣,纷纷缴械,少数顽抗者被击毙。
原来,刺杀陈毅的刺客是纪振纲自卫团三连连长岳建民雇佣的杀手,而冒充新四军敲诈纪振纲的则是假扮的伪军。
真相大白后,陈毅站在门外高声呼喊:“纪先生,我是陈毅,前来救你。”纪振纲如梦初醒,下令开门,亲自迎接陈毅。
获悉敌人阴谋后,纪振纲信心倍增,激动地对陈毅说:“我纪某铁了心支持新四军,看我的行动!”数日后,他决定前往上海,临行前将自己的抗日民团和武器全部交给陈毅,使新四军实力大增。
1940年3月,陈毅派人护送纪振纲回到其上海法租界环龙路18号的住所。为表达谢意,纪振纲赠予陈毅多年来珍藏的16倍双筒望远镜、一把镶金勃朗宁手枪及七省军用地图。
陈毅作为杰出军事家,善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直觉。若被表面现象蒙蔽,新四军与纪振纲的关系将被误解,敌人的阴谋得逞,改编工作也将难以顺利进行。
后记:
得知纪振纲将人马和武器交给新四军后,日本人极为恼恨,1944年曾试图闯入纪振纲位于法租界的家中,幸亏巡警及时阻止。
纪振纲被迫携家迁往江西上饶。抗战胜利后,茅麓公司被蒋介石政府作为“敌产”接收,纪振纲将相关部门告上法庭。开庭前夕,他突发疾病猝然离世,疑似遭到暗杀,留下无限遗憾。
---
如果你需要,我还可以帮你提炼重点或调整文风。你觉得这样改写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