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五省联军: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势力
东南五省联军,或称东南军,是民国时期由直系军阀孙传芳领导的一支地方性军队。该军队由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江西五省的地方军队组成,因此被称为“东南五省联军”。在这个时期,东南五省联军成为了民国政坛上的一股强大力量。
在东南五省联军的鼎盛时期,部队的兵员数量曾达到20万,统治一方,威震东南。它与奉系军阀张作霖、直系军阀吴佩孚并列,形成了民国时期的三大军阀之一,直接取代了原先的皖系军阀的地位,成为了军阀割据的强大力量。而东南五省联军的总司令无疑是被誉为“东南王”的孙传芳,他的领导地位不可动摇。
东南五省联军下属的各省军队总司令
大家或许都知道,东南五省联军的总司令是孙传芳,但他所领导的五支地方部队——浙军、闽军、苏军、皖军和赣军的总司令又分别是谁呢?
1. 浙军:浙军是由浙江的士兵组成的部队,简称“浙军”。这支部队的编制较为庞大,内含四个师,五个混成旅,以及一个独立炮兵团、保安队和缉私队。正是由于这样强大的装备和多样化的配置,浙军成为了东南五省联军中装备最精良、人数最多的部队。浙军的总司令是孙传芳本人,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东南五省联军的总司令,还因为浙军是他直接控制的一支部队,借以保卫自己的统治地位,以防内外的叛乱。
2. 闽军:闽军是由福建的士兵组成的部队,简称“闽军”。在1923年,闽军的编制为三个师和三个旅。到1925年,闽军得到了扩编,增设了两个旅,并组建了补充旅以及海军陆战队。闽军的总司令是孙传芳的同学,周荫人,他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军事素养非凡。1926年,周荫人领导的闽军被北伐军击败,之后他成为了光杆司令,最终被迫辞去职务,并在天津度过了余生,直到1956年去世,享年69岁。
3. 苏军:苏军是由江苏的士兵组成的部队,简称“苏军”。江苏省自清朝以来便是富裕的地区,经济发达,因此苏军也是东南五省联军中最富裕的一支部队。苏军的编制包括三个师、三个旅和一个炮兵旅,总司令是郑俊彦。他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为浙江督军卢永祥的部下。由于卢永祥在江浙战争中的失败,其部队被孙传芳收编,郑俊彦也因此转投孙传芳麾下,最终出任苏军的总司令。
4. 皖军:皖军是由安徽的士兵组成的部队,简称“皖军”。值得注意的是,这支部队与段祺瑞所领导的皖系军阀不同。皖军的编制较为精简,只有一个师和三个混成旅。总司令是陈调元,他同样毕业于保定军校,是一位著名的倒戈将军。陈调元曾先后投靠过冯国璋的直系和张作霖的奉系。北伐战争时期,他又投靠了南方的蒋介石,并在其领导下获得重用。1944年,陈调元因病去世,享年78岁,事后被追授一级上将军衔。
5. 赣军:赣军是由江西的士兵组成的部队,简称“赣军”。在赣军成立初期,孙传芳任命方本仁为总司令。然而,方本仁被邓如琢逐出赣军,最终失去了总司令的位置。邓如琢随后成为赣军的第二任总司令,同时还兼任军务督办,掌握军政大权。
总结
民国时期,东南五省联军成为了三大军阀之一,其中五省军队的总司令分别由孙传芳、周荫人、郑俊彦、陈调元和邓如琢担任。每个军队的总司令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贡献,他们在民国纷乱的时期,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地方势力,彼此间的政治博弈和军阀割据形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