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作为我国古代权臣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不仅因为其卓越的政治能力而被人铭记,也因其善始善终的处理风格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的是,霍光死后,他的家族并没有得到同样体面的收尾。霍光在世时,尽管汉宣帝曾多次尝试反抗他,但始终不敢与他彻底决裂,然而霍光家族的种种所作所为,却最终使霍家迅速走向灭亡。霍光去世不久,霍家便在一场大规模的清算中彻底被抹去。
一个曾经权势熏天的家族,为什么会在短短数年内陷入如此困境呢?原因不外乎霍家人自己的不知分寸和自大狂妄。若不是他们目中无人,霍家完全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崩塌。
回顾历史,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是当时朝野震动的大事件。巫蛊之乱导致太子刘据被迫丧命,汉武帝在愤怒中决定迁怒于刘据的亲人,下令清除所有刘据的后代。幸运的是,刘据幼孙刘病己(即后来的汉宣帝)在这场灾难中幸运被救,活了下来,并被秘密抚养成人。与此同时,汉武帝临终时,由于无法确定合适的继位人选,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这位年幼的帝王显然无法独立治理国家,因此,霍光等重臣被任命为辅佐之臣,逐步掌握了越来越大的权力。霍光的权势也因此达到巅峰。
然而,刘弗陵年纪轻轻便早逝,且没有留下继承人,这为霍光的权力扩张提供了机会。他初次选择了昌邑王刘贺继位,但由于刘贺软弱无能,最终被霍光废除。霍光开始寻找更合适的继承人,而刘病己不经意间成为了霍光的新目标。就这样,刘病己在霍光的安排下登上了帝位,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尽管霍光依然担任辅政大臣,但新皇刘询并非像之前的刘弗陵那样,心甘情愿地完全依赖霍光。刘询渐渐对霍光产生了不满,开始挑战霍光的权威。
但由于霍光深厚的政治根基和权势,刘询的反抗始终未能取得太大成效。大事依旧由霍光决定,刘询仅能在一些小事上表达个人意见。最令刘询不满的是霍光及其家族的专横和肆意妄为,霍光家族仗着其强大的权势,在朝中横行霸道,这些行径最终导致了霍家家族的灭亡。
刘询在继位前已有一位深爱的妻子,名为许平君。两人的感情深厚,许平君还为刘询生下了一个儿子,家庭生活和睦。然而,在刘询继位后,朝中有大臣认为许平君的出身低微,不配担任皇后,纷纷建议立其他女子为后。霍家人对此尤为激烈,他们希望通过让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以此巩固霍家在朝中的地位。然而,刘询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这个提议,既因为他深爱许平君,也因为霍家人的过分要求让他产生了极大的反感。于是,刘询坚决表示,只有许平君才能成为皇后,甚至引用了“故剑情深”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决心。最终,大臣们只能让步,许平君仍然被立为皇后。
然而,霍光并未就此满足,尤其在汉宣帝打算为父祖平反时,霍光坚决反对。刘询希望为父亲和祖父恢复名誉,将他们重新安葬,并为他们设置园寝,但霍光认为这是对孝武帝的违背,坚决拒绝刘询的请求。在霍光的坚持下,刘询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只能为父祖设置园寝,却无法进行彻底的平反。此事也让刘询对霍光产生了更深的怨恨。
霍家人最后的灾难,竟是在皇后许平君死于霍显之手。霍显为了让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不惜通过阴谋毒死许平君。她找来女医淳于衍,在许平君临产时下毒,导致许平君因毒死而去世。霍显的计划在短期内得逞,但很快,汉宣帝查明了真相。霍显在事情暴露后,急忙将责任推给霍光,而霍光为保护家族利益,尽管震惊,依然力图掩盖此事。最终,这一事件让汉宣帝更加确信霍家涉入其中,为后来的决断埋下了伏笔。
霍成君最终成为了皇后,但汉宣帝心中早已有了计划,等待霍光去世之时便开始对霍家进行彻底清算。霍光因病去世后,霍家的权势迅速崩塌。霍光之子霍禹曾尝试反抗,却在企图造反时被镇压,霍家也因此彻底失去了权力,所有霍家成员被一一诛杀。
霍成君痛苦求饶,但汉宣帝早已恨之入骨,最终不仅废除了霍成君的皇后之位,还将她软禁起来。霍家,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权贵家族,就这样在短短数年内被彻底抹除,彻底销声匿迹。若不是霍家人自己的种种过错,凭借他们的权势,霍家恐怕不会这么迅速地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