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咱今天可得好好唠唠这古埃及金字塔和咱老祖宗那些事儿!您要是端着茶杯坐好了,咱就慢慢掰扯,保准跟拉家常似的,让您听得明明白白 —— 毕竟这几千年前的事儿,说起来可太有意思了,就跟看隔壁邻居家热闹似的,不信您听我说!
先说说埃及那疙瘩的金字塔,到底咋回事儿?
您想啊,几千年前的尼罗河边,那可真叫个热闹!成千上万的工人光着膀子,汗珠子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滴,黝黑的皮肤在太阳底下亮锃锃的。他们干啥呢?正吭哧吭哧拖着巨石呢!那石头老沉了,一块就得两吨多,跟现在两辆小轿车似的!他们就靠粗麻绳勒着肩膀,底下垫着滚木,一步一挪地往工地拽。那沙子堆得老高,一脚踩下去能陷半个脚脖子,走路都费劲,更别说拖石头了。
远处呢,金字塔正跟摞积木似的往上长。您瞅那玩意儿,越盖越高,每一层都透着一股庄重劲儿,看得人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到底咋盖起来的?说出来您可能不信,胡夫金字塔用了差不多两百万块石头呢!要是把这些石头垒成一米见方的墙,能从咱北京一直砌到广州去!而且那石头缝儿严丝合缝,插根针都费劲,现代工艺都得佩服。
埃及人为啥非费这么大劲盖金字塔呢?这就得说说他们的 “脑回路” 了。他们觉得人死了不是完事儿了,而是换个地儿接着活。就跟咱搬家似的,从 “现世” 搬到 “来世”。那来世咋过呢?得把现世的好东西都带着!法老更牛了,他们觉得自己是 “神的儿子”,死了以后得升天当神,金字塔就是他们的 “天梯”。所以啊,每个法老一登基,就跟咱现在买房似的,赶紧给自己 “装修陵墓”,这一修就是几十年,比咱装修房子可费劲多了!
您再瞧瞧金字塔的结构,为啥是三角形?埃及人觉得这形状最结实,还象征着 “神的眼睛”,能跟神唠嗑。可这辉煌背后,全是工人的血汗啊!好多人累得不行,中暑、生病,就埋在工地边上,连名字都没留下。就跟咱现在盖高楼大厦,农民工兄弟挺不容易似的,但他们连个碑都没有,想想也挺心酸的。
这时候咱老祖宗在干啥?可没闲着!
当埃及人在尼罗河边搬石头的时候,咱中华大地上正热闹着呢!那时候还没 “中国” 这概念,大伙儿都以部落为单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看见刮风下雨都觉得是老天爷说话。不过,咱出了五位特牛的领袖,叫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几位可不是一块儿上班的,是轮流当 “带头大哥”,带着大伙儿奔文明。
先说黄帝,那可是咱的 “老祖宗” 了!他老人家可能干了,带着部落种地、搞社会制度,还让仓颉造了字。您想啊,没字之前大伙儿只能结绳记事,多麻烦!有了字,事儿就能记下来了,跟咱现在发朋友圈似的,不过人家是刻在骨头上。颛顼呢,更注重 “精神文明”,他搞了个 “绝地天通”,意思就是人和神得有规矩,不能随便瞎沟通,得通过专门的人来祭祀。这就跟现在公司里分部门似的,各司其职,为后来的官制打了基础。
帝喾讲究 “德治”,就跟现在提倡 “正能量” 似的,让大伙儿讲道德、守规矩。到了尧舜那会儿,可就更厉害了!他们搞 “禅让制”,谁有本事谁当首领,不是父传子,跟现在选班长似的,靠德行和能力说话。您听说过 “大禹治水” 吧?大禹他爹没治好水,大禹接着治,三过家门而不入,靠的就是这股劲儿。
这时候咱老祖宗的生活是啥样的呢?不像埃及人似的集中盖大工程,咱讲究 “以人为本”。大伙儿种地、养蚕、做陶器,慢慢形成了部落联盟。您知道不?那时候已经有礼仪了,比如祭祀的时候该穿啥衣服、该咋磕头,都有讲究。就跟现在过年祭祖似的,得规规矩矩的。而且咱的哲学思想也开始冒头了,啥阴阳、五行啊,虽然没写成书,但大伙儿心里开始琢磨了:这世界到底是咋回事儿?
最有意思的是,当埃及人忙着给法老修 “天梯” 的时候,咱老祖宗在琢磨怎么让大伙儿活得更好。埃及的文明靠法老推动,像个 “集权大公司”,咱这儿呢,靠领袖的德行和大伙儿的智慧,像个 “大家庭”,各有各的路子。
两边文明咋就不一样了?唠唠背后的门道
您说这俩地儿都在大河边(埃及有尼罗河,咱有黄河),咋发展方向差这么多呢?埃及人信 “神权”,觉得法老就是神的代表,一切都得围着法老和来世转,所以举全国之力盖金字塔,把财富和人力都集中在这上面。就跟现在追星似的,砸钱打榜,啥都给 “爱豆” 安排上。
咱这儿呢,更信 “人”。五帝时期就讲究 “以德治国”,领袖得靠本事和品德服人,不是靠 “神神叨叨” 的身份。您看尧舜,都亲自下地干活,跟大伙儿一块儿吃苦,不像法老似的高高在上。咱老祖宗觉得,过日子得实实在在,种地、养蚕、搞生产,比给死人修房子更靠谱。
还有一点特重要:埃及的文明有点 “封闭”,就围绕着法老和神转,老百姓没啥话语权。咱这儿呢,从部落联盟开始,就讲究 “商量着来”,虽然没现在的民主,但选首领啥的也得大伙儿认可。就像盖房子,埃及是法老说 “盖啥样就啥样”,咱这儿是大伙儿琢磨 “咋盖住着舒服”,思路不一样。
现在回头看,这些老祖宗的事儿给咱啥启示?
您说这几千年过去了,埃及的金字塔还在那儿戳着,成了世界奇迹,咱的文明呢?没留下那么多大石头建筑,但咱的文化没断过啊!从五帝到夏商周,再到现在,咱的文字、礼仪、思想一直传下来了,这才是最牛的 “金字塔”—— 精神上的金字塔。
埃及的文明后来慢慢衰落了,可咱中华文明为啥能一直 “在线”?我琢磨着,就是因为咱讲究 “变通” 和 “以人为本”。咱不把希望全寄托在 “神” 或者某个统治者身上,而是靠大伙儿一起努力,遇到事儿能调整。就像治水,堵不行就疏;治国,霸道不行就讲德治,灵活着呢!
现在咱看金字塔,觉得哇塞太厉害了,但也得想想咱老祖宗的智慧 —— 他们没盖出那么高的石头房子,却盖了个更牛的 “文化大厦”,到现在都住着舒服。这就跟人似的,有的人靠外表惊艳一时,有的人靠内涵活得长久,咱中华文明就是后者,您说对吧?
最后再唠唠,这历史啊,就是面镜子
咱现在唠这些,可不是闲着没事儿扯犊子。看看埃及,看看咱自己,能明白好多道理:不管干啥,得脚踏实地,别光想着 “来世”,把现世过好才是真的;还得重视人,尊重大伙儿的智慧,别搞 “一言堂”;再有就是,文化这东西得传承,得跟着时代变,不然就像埃及金字塔似的,成了遗迹,咱得让它活着,活得有滋有味。
您说是不是?这几千年前的事儿,跟咱现在的生活其实也息息相关。就像咱现在盖房子,不光追求高,还得讲究住着舒服、实用;搞管理,不光靠命令,还得讲德行、讲团结。老祖宗的智慧,到现在都不过时呢!
得嘞,今儿这唠嗑就到这儿吧!要是您觉得有意思,咱下次再接着唠唠夏商周那些事儿,比这还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