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席悦 田路路/文图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区域美术书法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2025年9月9日下午,郑州市二七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学研究室于二七区淮河东路小学成功举办了中小学美术书法学科“教材教法辅导、学业质量分析暨学科艺术实践”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区域美育教育质量整体跃升。
活动伊始,与会教师在淮河东路小学书记、校长杨帆的亲自引领与深度讲解下,沉浸式观摩了特色鲜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丰硕美育成果。从承载校史的“梦想大道”、“淮东站”高铁模型,到象征五育并举的校园雕塑“树爷爷讲故事”读书角;从展现科技特色的“黄河少年机器人科技俱乐部”、“爱迪生创客空间”,到浸润传统文化的书法、陶艺、沙画工作室;从弘扬红色基因的文化长廊,到联通世界的“国际文化墙”……校园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深厚底蕴,为教师们如何深度挖掘、活化利用校本资源,探索学科融合与情境化教学提供了鲜活范例与深刻启迪。
在核心教研环节,区教研员王莹莹老师立足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紧扣教材核心内容与教学关键难点,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教材教法辅导。讲座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素养立意”,深入剖析了“主题单元架构”等教学策略,倡导通过“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等路径,有效落实“以美育人”目标。结合详实的区域学业质量分析数据,教研员对学生在造型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维度的优势与短板进行了精准把脉,为后续精准教学改进、优化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明确方向。
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同步举办的“‘红色少年行’主题作品展评”。展出的师生作品主题鲜明、内涵深刻、形式多元,生动诠释了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与艺术表达的创新活力。教师们通过观摩、互评,深入探讨了红色美育资源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方面的独特育人价值与深度开发路径,进一步拓宽了美育实践的视野。
此次教研活动以内容扎实、形式创新、站位高远为特点,有效搭建了区域美术书法教师专业成长与交流互鉴的高端平台,实现了“以研促教、以研提质、以美育人”的预期目标。
上一篇:傅继英书法:德配天地